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西江和北江三角洲区的水沙特点及河道演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随继 《沉积学报》2002,20(3):376-38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有关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 初步揭示了西江和北江在流速与流量、水位、含沙量、断面宽深比之关系方面的差别。结合河道平面及断面形态和河道冲淤特性, 探讨了其河型特点及成因。认为研究区西江为典型的网状河流, 而北江仍处于网状河流的发育初期。该区网状河流多河道的形成遵循冲裂机制, 人工堤围加速了河道沉积、抑制了河漫滩地的淤积, 从而使河道及河漫滩地的加积表现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3)
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脚步的加快,环境破坏和污染加剧,河流成了纳污的主要载体。河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辽宁省阜新市柳河河道沙土淤积、防洪标准、河床不平整、水土流失、农田防淹防冲、人为破坏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柳河河道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清淤、护岸固坝、生态修复三大柳河河道治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柳河河道的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为类似河道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2)
针对山区型中小河流现状和河道水文特征,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洪措施可切实提升山区河流防洪标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充分考虑中小河流现存的问题以及山区型河道洪水特点,遵循提高防洪标准、增强岸坡岸脚稳定性、减轻土壤侵蚀、畅通山洪出路的原则,提出通过实施清淤疏浚、硬性防护、生态防护等山区型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技术,可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及完善河道生态建设,以期为山区型中小河流防洪规划以及行洪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2)
河道治理除满足防洪排涝要求外,还应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本文以某河道治理为例,通过分析确定河道断面及护坡型式,确保两岸河堤不受侵蚀,并设计"跌水墙+人工湖"体系来降低河水流速,达到清淤效果。同时,以湿地湖为基础,通过种植植物、建造人工浮岛来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4)
通过对长丰河的河床的地质构造的勘探及河道大断面冲淤变化、多年平均流量分析,利用坎德尔秩次相关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法、线性趋势回归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检验,发现多年平均流量呈现逐年显著减少趋势,得出:长丰河河道整体趋于稳定,纵横断面变化不大。从河道近几年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来看,随着多年平均流量的显著减小,河道冲刷也在趋于减小,由于长丰河洪水主要来源于上游暴雨,当汛期来临时,洪水挟带泥沙造成河道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在必要情况下,应对河道进行不定期清淤。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测三峡水库135m运行阶段永久船闸下引航道及口门区泥沙淤积与水沙因子变化,计算分析了下引航道及口门区的淤积量及分布、拦门沙淤积形态、淤积机理及清淤时机,建立了口门含沙量与长江含沙量、口门斜流流速与长江流量、拦门沙淤积高度与来沙量等关系;并结合倒灌异重流理论,计算验证了下引航道及口门区异重流、环流淤积。结果表明,下引航道及口门区主要集中在主汛期(7~9月)淤积,汛末(10~12月)进行一次清淤即可满足航深要求。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河湖疏浚对洪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北达  李正最 《水文》2004,24(2):35-39,54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但由于接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和典型河段疏挖竣工资料,运用水力学和水文学方法对疏浚前后洪水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实施河道疏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掌握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是实施河道疏浚工程的关键,是沿线生态闸堰设置及两岸提防工程修建的基础.通过区域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出河道疏浚段的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等特征,为河道疏浚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1,(2)
水库泥沙淤积会侵占水库库容,直接影响水库灌溉发电效益,削弱水库防洪能力。通过实施水库清淤工程,可恢复水库库容,延长水库使用寿命,还可资源化利用水库淤积物。以陕西城固县堰沟河水库清淤工程为例,在对水库淤积现状、清淤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清淤工程的具体过程进行简单论述,并对清淤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最终确定合理清淤方案。研究结果以期对同类水库清淤工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52~2003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实测断面资料分析,天然状态下该河段均处在淤积状态,青铜峡、三盛公水库建成运行初期水库蓄混排清,不同的水沙组合使河道有冲有淤,青铜峡水库蓄满失去蓄混排清功能后,河道又长期处在淤积状态。河道冲淤量与来水量、来沙量的线性组合高度相关,表明该河段冲淤量与河道的水沙组合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由此建立了计算河道冲淤量的数学模型。来沙系数是判断河道冲淤变化的关键指标,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来沙系数小于或等于0.005时河道发生冲刷,来沙系数在0.005~0.009之间时河道有冲有淤,来沙系数大于0.009时河道发生淤积,来沙系数大于0.015时淤积量趋于稳定,且以1.0为渐近线。  相似文献   

11.
周长岩  董经峰 《地下水》1994,16(1):10-12
小管径井是农村生活用水的主要工程,目前有相当数量产生了淤积,影响着工程效益的发挥。本文从对该类井的淤积现状、淤积原因等方面调查入手,对其防治措施及清淤方法进行了探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利用船闸泄水进行下游引航道清淤,对减少清淤成本、提高通航效率有着重要的工程价值。建立枢纽及船闸下游引航道的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采用已有模型试验对水流场和泥沙场进行验证。研究引航道及口门区的泥沙淤积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船闸输水系统的水力特性,研究了不同冲刷流量、冲刷时间和初始淤积厚度下引航道及口门区的冲刷效果,得出船闸泄水量与引航道及口门区最大淤积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初始淤积地形和冲刷流量下,引航道及口门区的最大淤积厚度与冲刷时间呈线性变化,冲刷流量越大,泥沙厚度下降的斜率越大。淤积厚度低于一定值后,随冲刷时间的增加,冲刷效果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1,(1)
根据十家子河龙城桥至铁路桥段河道状况及城市景观要求,对十家子河3号人工湖建设工程库区的防渗方案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用湖底土工膜防渗方案技术,并利用三道坝的蓄水及河道整理形成3号人工湖,对充库供水进行了初步分析,避免在今后人工湖实际运行中因库区淤积造成河道行洪断面变小,影响上下游河道行洪安全,和维持人工湖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七里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主要通过退养还湿、清淤疏浚和岸线综合整治对七里海潟湖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通过水上钻探取样技术,对七里海潟湖进行工程勘察,根据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该区域工程地质特征、液化分区情况和浅层土类别,对工程疏浚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清淤疏浚和岸线整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期黄河下游游荡段滩岸崩退过程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冲刷剧烈,滩岸崩退过程较为显著。估算典型断面的滩岸崩退过程,不仅有助于全面掌握该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同时也能为河道整治及规划等提供相关参数。以1999—2013年游荡段典型断面(水文断面及淤积断面)汛后实测地形资料为基础,确定了这些断面平滩河宽的调整过程,发现多年平均崩退速率最大达215 m/a;分析了影响滩岸崩退过程的不同因素,发现滩岸土体组成及力学特性、滩槽高差等因素虽对崩退过程有一定影响,但来水来沙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游荡段水文断面及淤积断面滩岸累计崩退宽度与前期5年平均汛期水流冲刷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85以上。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用来估算游荡段典型断面滩岸的崩退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河河口段一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黄河河口段河道来水来沙特性和河道冲淤演变特点,综合考虑了断面上水沙分布和冲淤分布不均匀,阻力变化、河口三角洲淤积延伸等问题,建立了黄河利津以下河口段一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用该模型对多年汛期和冬季河口段内水沙进行验证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本模型可用来预测河口段内沿程不同时刻水位、含沙量及河床冲淤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1990,(1)
据机井测改工作调查,机井普遍存在淤积问题,不仅影响单井出水量。还使不少机井报废。我县完成的JQ—120型机井复合清淤机,经试用,清淤效果显著。据抽水试验,清淤的16眼机井,单井出水量较清淤前增加眼8t/h,因淤积报废重新清淤恢复的9眼井单井出水量达到20t/h~50t/h。清淤的25单井,总计收费8310元。咸阳市清淤机井764眼,平均单井出水量由45.1t/h增加到59.98t/h。因此机井清淤是机井灌区挖潜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5,(5)
河流断面的变化是研究河道冲淤情况及河流河床冲淤情况及河流河床演变最直观、最简洁的办法。在分析辽河下游河流输沙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辽河干流具有代表性水文站的实测大断面,对河床泥沙冲淤及动态演变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辽河干流典型站径流输沙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对稳定,2010-2013年显著减少,不同年代中冲淤基本交替进行,辽河干流整体是淤积的。  相似文献   

19.
佟志涛 《地下水》2019,(1):234-236
河道疏浚工程方案优选指标通常具有不可公度、非线性、多维特征,采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法因数字换限制往往难以获取指标之间的内在作用规律,而投影寻踪法在分析处理高维非正态分布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据此,本文以北票市凌河流域河道疏浚工程为例,利用模型对工程方案进行了优选分析。研究表明:疏浚工程方案Ⅱ最优,该评价结果与专家意见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在河道疏浚工程方案优选法方面,投影寻踪模型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与科学性,该方法计算简单、原理清晰,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流域河道疏浚方案的优选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大勇  姜嘉礼  艾尼瓦尔 《水文》2003,23(5):28-33,37
通过理论公式、历史实测资料和断面测流法实验资料,分析计算了大凌河白石水库下游各河段抽水井对河水的吸夺量,进而定量地分析了白石水库下游沿河水源工程在河道干枯条件下对白石水库水源的吸夺率,为水库合理征收用水工程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