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的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  相似文献   

2.
杨磊 《四川气象》2007,27(3):31-31,36
本文根据Satelit 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冲击电压放电试验,分析了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和提前放电避雷针内部提前放电脉冲振荡装置在冲击电压作用后的工作性能,得知Satelit 提前放电避雷针具有显著的引雷作用,比普通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高3.7%;提前放电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设备时,比普通避雷针更能有效地减少雷电的绕击和侧击;提前放电避雷针在高电压冲击后,其提前放电特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Satelit+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冲击电压放电试验,分析了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和提前放电避雷针内部提前放电脉冲振荡装置在冲击电压作用后的工作性能,得知Satelit+提前放电避雷针具有显著的引雷作用,比普通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高3.7%;提前放电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设备时,比普通避雷针更能有效地减少雷电的绕击和侧击;提前放电避雷针在高电压冲击后,其提前放电特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谢石林 《气象》1987,13(8):55-55
电接风向风速计是气象台站常年使用的一种测风仪器,由于安装在室外的测风杆顶端,往往容易遭受雷击。 雷击可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天电直接击中仪器的放电现象叫直接雷击,这种情况极少发生。电接风仪的感应部分和架空电缆被空中带电云强电场的感生电动势突然冲击仪器的现象,叫感  相似文献   

5.
一次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及农村防雷安全基本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天华 《河南气象》2014,(2):117-119
通过对2011年濮阳县农村一次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分析和总结了此次雷击的3个原因:1)杨树成为雷击事故接闪点,在雷电发生过程中起到避雷针直接引雷的作用,是发生雷击事故的源头。2)杨树遭雷击后对村民住宅建筑造成雷电反击,当雷击到树木上时,树木上的高电压与附近的房屋、金属物体、电子电气设备之间间隙不够也会发生反击。3)雷电电磁感应引起雷电侵入波造成电气设备损害。此外,分析了当地农村住宅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当地农村住宅大多为自建房,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基本没有防直击雷装置,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冰箱、空调、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的推广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这些电器的电源、信号线路多数是裸露架空引入,线路长且布线不规范,杂乱无章,一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措施,是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通道。因此应加强农村防雷安全监管和防雷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个防雷设计方案的分析,阐述了如何正确理解防雷设计方案中电涌保护器(SPD)的标称放电电流、电压保护水平(Up)等参数。通过对两个型号的Ⅱ级试验SPD检测报告中数据的对比分析,指出不应仅以SPD的铭牌上标注的电压保护水平(Up)值作为电压保护水平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依据,应结合SPD检测报告中的数据综合判断。建议生产商根据检测报告,标注几个标称放电电流值以下的特征电流对应的Up值,或者在产品说明中绘制冲击电流残压曲线图,完善SPD限压特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在LPZ0区与LPZ1区交界处安装避雷器,在直接雷击防护设施完善的环境,能有效防御雷电波危害,在直接雷击环境条件恶劣(如移动基站)的地方,应在入户前一杆增设一级放电间隙。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楠  闫景东  汪鲁刚 《气象科技》2008,36(3):360-363
针对雷击可能造成的雷击电磁脉冲对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情况,对雷电的分类、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雷电入侵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介绍了雷电浪涌保护器(SPD)的类型、组成元器件及主要技术指标;重点介绍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SPD的选用原则和选型计算,通过对SPD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大放电电流的详细计算,提出参照连接器类型,按照工作电压、工作频率的要求选择正确合理SPD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刚 《气象科技》2007,35(Z1):18-20
电阻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为500kV/m已是共识,然而笔者在研制"低压电源避雷绝缘子"专利产品过程中,发现小间隙电阻电压降的空气击穿强度大大高于此值,于是在"外径千分尺"上设立可调节放电间隙,从0间距开始,每次扩大0.01mm,对空气微小间隙放电的伏距特性进行测试研究.发现空气间隙放电的伏距特性随着间隙的增大由非线性变化区段发展到线性变化区段的规律,0.4 mm是非线性变化区段变为线性区段的关节点.当间隙小于0.4 mm时,击穿电压与击穿距离存在降指数函数关系;当间隙大于等于0.4mm时,击穿电压正比于距离加一个常量,即距离每增加0.01mm,击穿电压增加5 V,常量为1560 V.500kV/m只是间隙在大于等于0.4mm区段并间隙无限增大时空气击穿强度无限趋近的最低值,与微小间隙的空气击穿强度严重不符.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对于强电设备的防雷措施比较完善,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对于弱电设备的防雷却显得很薄弱,每年各种弱电设备因雷击而遭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随着电力系统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弱电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保护弱电系统免遭损害也越来越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此作一初步的探讨。由于一些电子设备工作电压仅几伏,传递信息电流也很小,对外界的干扰极其敏感,而雷电的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因此,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避雷针能防止直接雷击,但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