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矾石综合利用途径的探析和热熔提Al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矾石综合利用的研究,有多种方法可供参考,通常是利用明矾石中的K、S、Al三种元素。碱熔法从明矾石中提Al的研究 从明矾石中提Al的物理工作参数和综合利用明矾石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明矾石是一种有价值的多元素矿产资源,从中可回收40多种化工产品。综合利用明矾石是当前明矾石工业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介绍了国内外明矾石综合利用的概况,在陶瓷、水泥、填料和聚合铝的生产领域,明矾石产品正在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了用明矾石制取钾肥和作玻璃工业代用原料的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 明矾石是一种含钾、铝硫酸盐矿物。我国明矾石矿产资源丰富,多分布在工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因此,综合利用明矾石,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明矾石工业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部分明矾石矿的资料,就明矾石的性质和综合利用的方向作一些论述,供明矾石开发研究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紫金山金铜矿中火山机构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特征的明矾石。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岩相学、矿相学、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热差分析等手段,对紫金山金铜矿中的脉石矿物明矾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矾石分为岩浆热液、岩浆蒸汽、蒸汽加热三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型明矾石呈鳞片状分布明矾石化花岗岩中或呈柱、粒状分布于矿体中;岩浆蒸汽型明矾石多呈脉状分布于矿体上部,晶体呈页片状;蒸汽加热型明矾石呈粉末状分布在潜水面附近。明矾石有多种颜色,与铜矿石矿物共生的明矾石多呈玫瑰色,而蚀变花岗岩中或潜水面附近粉末状的明矾石多呈粉红色、肉红色或灰白色。电子探针显示明矾石化学成分相对理论值具有富Al,贫K、SO3,富Na、Ca、Ba、Ti等微量元素,且火山口附近明矾石含钠较高,而远离火山口的北西矿带及深部含钠较低。粉晶衍射显示北西矿带中明矾石的晶胞参数从火山口由近到远,从浅部到深部,晶胞参数增大。热差分析显示火山口处明矾石的吸热谷较深。这些特征显示火山口附近明矾石形成温度较高,远离火山口的西北矿带及深部明矾石形成温度较低,其形成与潜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安徽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酸性蚀变岩帽是岩浆热液流体和围岩在近地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重要指标。发育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内的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产出面积较大( 20km~2)。前人对该酸性蚀变岩帽中的明矾石矿床的地质和地化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详细的年代学研究工作尚未开展。为精确厘定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本文开展了明矾石~(40)Ar-~(39)Ar法和金红石原位U-Pb法定年。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共有三种类型:ⅠA型明矾石主要呈交代蚀变发生在热液蚀变早阶段,与石英、粒状黄铁矿或赤铁矿、少量金红石共生;ⅠB型明矾石形成于热液蚀变晚阶段,主要呈叶片状集合体充填在开放空间中,与石英、星点状赤铁矿、粒状金红石集合体共生,少量金红石和赤铁矿沿明矾石解理裂隙分布;Ⅱ型明矾石是表生明矾石,主要呈细粒集合体沿裂隙分布,与赤铁矿、高岭石、地开石共生。三类明矾石形成于不同环境下:ⅠA和ⅠB型明矾石形成于岩浆热液环境下,是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主要产物;Ⅱ型细粒明矾石分布在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非明矾石矿区,是表生环境下的产物。ⅠA型明矾石的~(40)Ar-~(39)Ar定年的坪年龄为131±6Ma,代表了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与Ⅱ型明矾石密切共生的金红石U-Pb定年结果为32. 7±4Ma,在该期间,整个盆地内无岩浆活动发生,该年龄反映了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经历表生氧化作用的时间。明矾石和金红石定年结果分别对应岩浆热液和表生明矾石的形成时代。在利用明矾石进行找矿工作时需先明确明矾石成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深成明矾石是下一阶段的找矿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福建南屿明矾石矿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存榕  接晶 《福建地质》2005,24(4):229-234
对南屿明矾石矿作水泥混合材的配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品位的明矾石矿不同类型的其他混合材、石膏、水泥熟料共进行29组试验,测试水泥的有关物化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南屿明矾石矿可以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对其他相似类型的明矾石矿开发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明矾石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秀  王翠芝 《现代地质》2014,28(1):42-50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位于紫金山矿田中部,受火山机构控制,其矿化特征是脉状隐爆角砾岩发育及蚀变分带明显且严格控制相应的矿化。以隐爆角砾岩脉为中心,从内向外,从上到下,依次为硅化带、明矾石化带、地开石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控制着上部金矿体,明矾石化带控制着下部高硫化型铜矿体。明矾石可分为4种产出类型,分别为蚀变岩型明矾石、与铜-硫化物共生的明矾石、脉状明矾石和粉末状明矾石。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1)明矾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流体属于NaCl-H2O体系;(2)成矿流体密度为0.5~1 g/cm3,均一温度集中在200~360 ℃,盐度小于20%,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体系;(3)从蚀变岩型、与铜-硫化物共生型、脉状明矾石到粉末状明矾石,其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4)成矿压力多集中在40×105~160×105 Pa,估算其深度为500~1 600 m;(5)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中发生过沸腾和不混溶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州南屿明矾石矿区Ⅲ号矿体,地层复杂,主要矿层有石英明矾石、凝灰状、微脉状、块状石英明矾石、黄铁矿明矾石等,有时还夹有石膏薄层。上部水敏性地层遇水膨胀,容易引起钻孔缩径,中部岩层为硬、脆、碎状和酥、脆、碎状,在受钻具回转作用和冲洗液浸蚀下容易形成钻孔超径的“大肚子”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 综观浙江省21个明矾石矿区和矿点,无不与火山构造有关。本文仅就该地区明矾石与火山构造的关系加以论述,以对明矾石矿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理提供一些佐证。一、明矾石矿床与火山构造的关系浙江省特别是浙东南地区,除分布少量变质岩和侵入岩体外,全省70%的大地被火山岩所覆盖。这样广布的火山岩,火山构造无疑是比较发育的。我们在研究明矾石地质资料过程中,根据火山活动产物的物质组成及形成顺序、岩相特征和原生构造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浙江省明矾石矿资源丰富。随着明矾石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从明矾石中提取钾肥的工业性生产日益重要,明矾石矿的用途和需求量一定会进一步扩大与增长,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地质资料加以整理和总结,以便查明其分布规律,明确其找矿方向。本文是根据有关单位的地质资料和我们的工作成果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范裕  周涛发  袁峰  唐敏惠  张乐骏  马良  谢杰 《岩石学报》2010,26(12):3657-3666
庐枞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庐枞盆地内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广泛,包括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四组火山岩以及34个侵入岩体。盆地内产出一系列铁、铜、铅、锌、铀等金属矿床,同时还大量产出以明矾石和硬石膏为代表的非金属矿床。庐枞盆地北部砖桥组火山岩内中酸性硫酸盐蚀变广泛发育,指示盆地内存在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系统。本文以盆地北部矾山明矾石矿床为研究对象,查明了矾山明矾石矿体主要赋存在火山碎屑岩内,矿体呈似层状,产状基本上与围岩一致,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明矾石矿石为主,明矾石主要为钾明矾石,主要蚀变类型包括明矾石化、硅化、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明矾石的δ34S值范围为20.29‰~23.18‰,平均值为21.86‰,黄铁矿δ34S值范围为-7.06‰~-8.36‰,平均值为-7.49‰,明矾石和黄铁矿δ34S平均值计算Δ34SAlun-Py为29.35‰,指示矾山明矾石为岩浆热液与火山岩地层水岩作用的产物,硫同位素温度计计算得出明矾石形成温度为264℃。通过相关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庐枞盆地内存在高硫化型低温热液系统,系统中广泛发育的酸性蚀变很可能是玢岩铁矿成矿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玢岩铁矿系统成矿气液不断作用并演化到了最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孙衍东  谢桂青  陈静 《矿床地质》2022,41(3):489-505
含明矾石蚀变岩帽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顶部的标志性蚀变,但关于其找矿指向性矿物——明矾石的特征系统地研究不够,特别是如何通过明矾石矿物学特征有效判断蚀变岩帽下伏的成矿潜力,是目前的难题。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探明了以紫金山金-铜矿床、大矾山蚀变岩帽为代表的多个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矿床和含明矾石蚀变岩帽,是探讨该问题的理想对象。文章以大矾山蚀变岩帽(面积约8 km2)为研究对象,利用短波红外光谱、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技术分析手段,开展明矾石的矿物组合、类型和波谱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大矾山蚀变岩帽主要蚀变矿物为石英、明矾石、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白云母及少量蒙脱石,具有蚀变分带特征,中间主要为石英-明矾石-地开石和地开石-叶腊石蚀变带,南部主要为白云母化-蒙脱石蚀变带,北部为高岭石-白云母蚀变带。研究区的明矾石全为钾质明矾石,按晶形可分为粒状、叶片状和纤维状3种类型,明矾石颗粒普遍发育环带,暗示其形成过程中流体具脉冲式特征。明矾石的短波红外特征吸收峰在1477.69~1479.98 nm之间,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的趋势,反映出热源可能位于西北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笔者认为大矾山蚀变岩帽是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区的西北部靠近热源中心,其深部沿断裂带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黄绿色明矾石玉作为近年来市场上新出现的玉石品种,目前有关其宝石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相对不足,为其科学鉴定和质量评价造成一定困难。为此,本文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技术,从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方面对黄绿色明矾石玉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其颜色成因。结果表明:黄绿色明矾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明矾石,未见其他矿物成分;玉石整体呈隐晶质结构,粒尺寸小于5μm,这是样品呈现细腻玉石质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缺少如纤维状或鳞片状交织结构,韧性相对较差;黄绿色明矾石玉主要化学成分为O、Al、S、K,此外过渡金属元素V、Fe、Cr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3591.52μg/g、4717.99μg/g、2077.67μg/g,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存在的500nm以下和以826nm为中心的吸收,认为其黄绿色形成与V~(3+)、Cr~(3+)和Fe~(3+)进入明矾石晶格中类质同相替代Al~(3+)有关;明矾石玉黄褐色风化皮结构相对较粗,主要组成矿物为明矾石和石英,含少量针铁矿和极少量锐钛矿,其黄褐色主要受以针铁矿为主的表生褐铁矿浸染所致。本研究基本明确了黄绿色明矾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及其致色机理,可为今后该玉石的科学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傅林聪 《福建地质》1998,17(4):210-213
通过对南屿明矾石矿的地质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低品位明矾石可以开发利用。该矿山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矾石矿资源丰富,是我国历史上利用较早的非金属化工矿产资源之一,已有3000多年开发应用史,但明矾石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仅有几十年历史。古代应用明矾石矿石炼制出明矾,主要应用于医药、净水和染织等行业。在宋代,明矾曾被官方列为专卖的盐、柴、酒、香料、矾五品之一。近  相似文献   

16.
昌化明矾石地鸡血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浙江昌化里梅总洞口新发现的明矾石地鸡血石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地”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明矾石,仅有少量迪开石和高岭石。  相似文献   

17.
平和矾山地区围岩蚀变类型为次生石英岩化,可细分为石英-黄铁矿-明矾石化、硅化和绢云母-叶蜡石化等三个相带,具北西向带状对称式水平分带和略显垂直分带现象.蚀变以高硫型明矾石次生石英岩化为主,相当于紫金山铜金矿床蚀变分带的外带,即石英-明矾石化带.深部可能贮存有隐伏的铜多金属矿体,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明矾石矿应用于水泥生产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存榕 《福建地质》2002,21(2):103-106
依据市场调查和生产实际,阐述了福建低品位明矾石矿应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通过掺入一定量的南屿明矾石矿,对水泥强度、安定性所产生的影响,提高了水泥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再次强调,将明矾石矿石中的过剩铝氧直接当作有害组分是不合理的。就明矾石综合利用而言,真正的有害组分来自脉石矿物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并非过剩铝氧。  相似文献   

20.
明矾石合成4A沸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明矾石矿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物理化学性能较好的4A沸石。通过对4A沸石合成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和主要工作参数的研究,提供了合成4A沸石的新途径,丰富了明矾石矿综合利用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