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相含煤地层的定量学研究—定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肖氏图解对比法,对潮水盆地西大窑煤田陆相含煤地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地区陆相含煤地层的复合标准剖面,获得5个等间时间界面值,并与传统划分方法进行比较,提出了定量地层(图解对比)的划分方案。依时间图解对比结果,纵向上划分出三个不同时间的煤组,并进行了远距离对比。计算出不同地段各钻孔的沉积速率,论述了各地段的沉积先后的差异、沉积速率与煤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曾凡祥  马金凤  徐岩 《江苏地质》2020,44(4):356-361
通过对南海北部海域浅层剖面资料的分析研究,解决了多个数据处理难点。针对SEGY数据中的坐标错误,提出从导航定位原始资料中获取相应位置数据,改写SEGY道头信息,解决了SEGY数据道头坐标错误的问题;对波形进行相应处理,提高了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分辨率;针对浅地层剖面震源位置不准的问题,对震源位置进行了校正;对同一设计测线多次分段作业剖面进行了剖面连接等。旨在为浅地层剖面的后续综合地质解译提供理想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苏皖南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地层保存较为完整,但地震资料品质参差不齐,深部海相层能量反射弱,揭露海相地层的深井较少等,难以按常规的强相位进行追踪对比。选择无为盆地中野外露头好,有 MT、重力、磁力、地震等资料的测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初步摸清盆地结构;利用地震和地质方法进行层位标定;再选择有代表性的地震测线建立基干剖面,并经平衡剖面技术验证后推广到整个苏皖南地区,做到了点一线一面的结合。采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本次成功地解释了无为盆地20条约600km 的地震剖面,恢复了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发现和落实了18个局部构造(圈闭)。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大套波组特征对比的方法要比强相位对比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云南泥盆纪地层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回归分析对云南省十三个泥盆纪剖面作了系统的数字计算.这个方法是肖(Shaw A.B.,1964)首次系统地应用于地层对比,它主要是通过对化石层位的回归分析求出不同剖面的相对沉积速率,作为地层对比的根据.这种对比被认为近似于时间对比.因为笔者是首次尝试,感到正确应用这种方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也看到这种方法比传统方法是前进了一步,为我们能科学地作地层对比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所依据的地层资料,大部分是云南地质工作者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但这些资料原不是为了作数学对比的专门资料,所以不完全符合作数学分析的要求,可以预见分析中会有很大误差.笔者的目的是尝试用前人的资料作数学分析,看能取得多大效果.初步看来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嫩江组剖面进行厘米级刻画,分析其为一套深湖相与滨浅湖交互相沉积。在滨浅湖交互相沉积段,水体频繁波动,且波动幅度大。根据颜色、岩性将嫩江组一段地层划分为34个米级旋回,Fischer图解分析将米级旋回归并为11个五级旋回和2个四级旋回。剖面中发育的介形虫灰岩、白云岩结核和火山灰层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段连续取心中都有响应;剖面和井的Fischer图解对比发现,第15个旋回开始到第25个旋回结束,松辽盆地沉积中心向西北方向迁移,且可能伴随着盆地东缘的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6.
在用导线投影法绘制实测地层剖面的过程中,由于导线总方位与实测导线方位之间存在误差,导致绘出的剖面不能真实反映被实测剖面的地形地质信息.根据现阶段野外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提出了道格拉斯-普克(Douglas-Peucker)分裂法、线性回归拟合法2种校正方法.将线性回归拟合法应用于粤西北庞西垌银(金)矿床Ⅰ号主矿体的实测剖面.  相似文献   

7.
井间地层对比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内容.由于测井资料的井间对比存在穿时问题,因此提出一种井震结合的等时地层对比方法.从岩心资料出发,利用岩心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刻度,并充分利用现代测井新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岩相、沉积(微)相划分和层序地层分析.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把单井分析结果标注到地震剖面上去,确定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地质意义.分别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岩相、沉积相以及层序地层特征,通过层位标定后,使得这些特征在剖面上和空间上达到一致来保证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在具有等时意义的地震强同相轴的控制下,参考约束地震反演剖面,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划分结果完成井间等时地层对比.这样的对比保证了井间对比的等时性,又确定了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地质意义,使测井、地震、地质三者紧密结合.这一方法对于建立正确的地层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在胜坨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蒂  孙珍  杨少坤  林鹤鸣 《地球科学》2011,36(5):789-797
曾母盆地是南沙海区研究和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 其地层系统一直是建立整个南沙海区地层系统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大和横向相变快等原因, 对曾母盆地的分层方案和地层时代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为了给曾母盆地甚至南沙海区的油气勘探中地层划分对比和地震剖面的解释提供基础依据, 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国外有钻井控制的地震剖面和分层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实用的、便于与南海北部盆地对比的曾母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将中海油对南海北部诸盆地制定的一套地层界面编号系统和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局对曾母盆地地层的命名结合起来, 并根据国外在曾母盆地获得的钻探和联井地震测线资料对界面的时代作了一定调整, 将曾母盆地基底以上的地层划分为4组1群(曾母组、立地组、海宁组、南康组、北康群), 之间由5个重要不整合面(Tg、T60、T40、T32、T30) 相分隔.还将该方案与国内外其他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以供阅读有关资料时参考.为了方便将这套地层系统应用于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 用实例显示了同一地层中由于地层相变而造成的地震相的巨大变化, 以及各重要不整合面的特征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建立前寒武纪统一地层表是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只有当同位素年令测定方法出现以后,结合生物地层法才开始对前寒武纪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对不同构造岩相带的地层剖面进行全球性的对比。不久前,K.兰卡玛提出的建立全球性的统一地层表的方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倡议。到目前为止,建立前寒武纪统一地层表大致提出了三种方法:①标准剖面法:划分地层及其相应的地质年代时,应有一个标准层型剖面作为对比的依据,这一标准的层  相似文献   

10.
微动-谱比探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克服传统物探方法在山区、植被茂密地区或地质情况复杂地区勘探效果不佳的缺陷,微动-谱比探测法具有地形适应能力强、施工快捷安全并具备一定抗干扰能力的优点,成为山区物探技术的重要补充手段。文章选择东南沿海某构造发育地区开展微动-谱比法的试验工作,布置微动测线2条,谱比法测线1条,分别拾取频散曲线和计算H/V谱曲线,获得横波速度剖面和微动-谱比法联合反演剖面。通过与试验区地质资料和大功率电法资料对比,证实微动谱比法技术在山区浅层(0~120 m)具备一定的勘查效果,尤其对构造、侵入岩体反应灵敏,可区分大套地层,所得横波速度信息可直接为工程建设提供弹性参数,为在山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确定构造、侵入岩体和地层分布情况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