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0—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可被引文献量等期刊来源指标,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公布的11种大气科学核心期刊的各项来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来11种期刊的载文能力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年均可被引文献量为1 326篇,论文发表总页数为11 270,论文篇均长度为8.5页,平均引文数为23篇,基金论文比为0.92。展望未来中文核心期刊的发展方向是:刊期缩短、可被引文献量增多、论文篇均长度增大、平均引文数增加、基金论文比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0—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数据,对9种大气科学更名期刊的多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来9种期刊的多年平均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1.285,复合总被引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个别期刊的他引总引比还很低,且多数期刊的互引指数偏低;多数期刊的可被引文献量和论文发表总页数变化不大,但多数期刊的篇均长度、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多数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存在下降趋势,而总下载量变化不大;多数期刊建有自主网站,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问题,建议期刊编辑部应重视自主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下大力气办好"过刊浏览"和"预出版"栏目。  相似文献   

3.
《干旱气象》2009,27(4):333-333
近几年,《干旱气象》的各种期刊评价指标有显著上升,影响因子2006年度达到1.02,2007年虽有所下降,但2008年又上升为0.992,总被引频次由2005年的116上升到2008年的393次,期刊引用刊数由2005年的52刊上升到2008年的128刊,基金论文比稳定在0.80左右,他引率也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干旱气象》2014,(1):92-92
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干旱气象》核心影响因子为1.054,在全部1994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13位,在大气科学类15种期刊中列第6位;核心总被引频次686,核心即年指标0.107。根据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关于2013年气象正研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关于核心期刊的说明,《干旱气象》视为二级核心刊物。  相似文献   

5.
正据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气象与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为2. 063,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并以41名的成绩冲进全国五十强。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为38. 8分、核心他引率721条。以上三项期刊主要指标均刷新了本刊的历史记录,再创新高。在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2. 660,也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多种学术指标特征,并回顾了近年期刊传播能力。结果表明:2006--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被引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呈逐年增加趋势;总被引频次由2006年的145次增加至2009年的645次;影响因子由2006年的0.177增加至2009年的1.389;他引影响因子由2007年的0.470增加至2009年的0.989。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稳定在90篇/年;基金论文比由2007年的0.38增加至2009年的0.78。期刊被引计量指标和来源期刊计量指标的净增率均较大。目前,《气象与环境学报》已传播到1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各洲相比,期刊下载量和浏览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分别为66.11%和73.71%;中国国内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下载量和浏览量为最高,分别为13.21%和11.91%。  相似文献   

7.
正据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气象与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为1.647,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二名,并以76名的成绩冲进全国百强。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为37.1分、核心他引率638条,均刷新了本刊的历史记录。在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2.835,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正据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气象与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为1.647,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二名,并以76名的成绩冲进全国百强。且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为37.1分、核心他引率638条,均刷新了本刊的历史记录。而在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2.835,排在全国大气科学类期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9.
《高原气象》作为国内集中体现高原气象、大气科学及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载体,至今已创刊30年。本文利用文献数据库提供的详细信息,基于《高原气象》刊载论文的数量、学科分类、研究地域、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被引用情况、基金资助及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的量化年际分布,分析了该刊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变化,探讨了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组织机构分布、核心作者和学科资助基金的主要构成。结果表明,在30年中,《高原气象》的论文发表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这种增长趋势尤为明显;相关研究机构具有明显的学科相关性,西北地区较多;青藏高原、数值模拟和气候变化为该刊出现频次最高的3个关键词,自1991年至今,青藏高原和数值模拟基本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说明二者是《高原气象》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引文分析表明,《高原气象》刊载的论文被CSCD和SCI引用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不断提高,这进一步说明该刊的学科影响力在持续增强。另外,由于新兴研究力量的兴起和研究者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求,导致该刊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这对《高原气象》的持续发展和向国际推介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分析了2006-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多种学术指标特征,并回顾了近年期刊传播能力.结果表明:2006-12009年,<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被引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他引影响因子呈逐年增加趋势;总被引频次由2006年的145次增加至2009年的645次;影响因子由2006年的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