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ADTD雷电探测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建峰  刘梦雨  吴昊 《气象科技》2012,40(2):180-184
介绍ADTD雷电探测系统的探测原理,分析子站故障对探测网络和探测数据的影响。通过分析ADTD雷电探测系统组成结构和基本设备状态,提炼出了ADTD雷电探测系统的故障分析思路和方法。结合湖北省ADTD雷电探测系统在2006—2010年业务运行中的主要故障,总结了ADTD雷电探测系统运行中的典型故障及其现象、可能原因与排除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指出影响ADTD雷电探测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实践表明,基于ADTD雷电探测系统组成结构和设备状态表征的故障分析思路清晰,方法可操作性强,对故障的快速定位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
选用安康2005年11月(59个时次)同步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对L波段探测系统和59-701探测系统等压面各要素的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套系统的高度、温度探测值比较接近,但L波段探测系统的高度、温度离散度小于59-701探测系统,其高度、温度测值波动小,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探测数据准确、可靠;L波段探测系统的相对湿度测值低于59-701探测系统,且两者测值相差较大,L波段探空仪湿度传感器灵敏度高,采样速度快,但相对湿度测值离散度较大,和59型探空仪相比,其相对湿度测值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杭州L波段和59-701高空探测系统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兰娟  华行祥 《气象科技》2007,35(5):750-754
为比较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和59-701高空探测系统的资料异同,采用平均差、均方差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杭州站平行观测一个月资料的温压湿资料,比较其异同及产生原因,为更好利用高空探测资料、改进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发现: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比59-701高空探测系统所测的温度、高度资料更稳定、离散率更小,对提高预报准确率有利。两套系统的温度差值在70 hPa层出现明显拐点,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其性能、操作方法、业务流程等与59-701探测系统有所不同。文章介绍了杭州高空站2002~2004年3年中使用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一些使用技巧和故障处理方法。内容包括雷达检查、探空仪基测、电池浸泡、仪器装配、瞬间观测及数据输入、气球施放、旁瓣抓球判断、探测中途丢球、放球软件出现非正常现象等。  相似文献   

5.
从现行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程序V3.32版入手,分析L波段(1型)高空探测系统在规范使用、质量考核与处理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行高空探测系统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移动气象台中的大气探测系统,包括探测系统的结构、移动雷达和移动气象站的功能及技术指标以及在架设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高空气象探测的静态特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业务需求,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灵敏度、量程及测量范围、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准确度、分辨率、漂移等探测系统的静态特征量。  相似文献   

8.
李凯  黄秀韶  马骏  顾谦 《山东气象》2006,26(3):31-32
介绍了移动气象台中的大气探测系统,包括探测系统的结构、移动雷达和移动气象站的功能及技术指标以及在架设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其性能、操作方法、业务流程等与59-701探测系统有所不同.本文介绍了伊宁高空站在2006-2007年使用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一些使用技巧和故障处理方法.内容包括雷达常规检查、探空仪基测、电池浸泡、仪器装配、瞬间观测及数据输入、气球施放、旁瓣抓球判断、探测中途无探空信号、放球软件出现非正常现象等.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介绍我国机载云探测系统的发展历程、应用情况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对新一代机载云探测系统SPEC的系统组成、探测原理、探测方法和探测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随着科学研究人员对云探测精细程度、准确度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往使用的粒子观测系统(PMS)等云探测系统已无法满足一些科学试验的需求;S...  相似文献   

11.

选用安康2005年11月(59个时次)同步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对L波段探测系
统和59-701探测系统等压面各要素的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套系统的高度、温度探
测值比较接近,但L波段探测系统的高度、温度离散度小于59-701探测系统,其高度、温度测值
波动小,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探测数据准确、可靠;L波段探测系统的相对湿度测值低于59
-701探测系统,且两者测值相差较大,L波段探空仪湿度传感器灵敏度高,采样速度快,但相对
湿度测值离散度较大,和59型探空仪相比,其相对湿度测值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特殊问题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为我国高空探测系统换型的主要设备.本文对雷达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天线抖动、无法自动跟踪、丢球后寻找等一些问题,以及软件处理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列出现象、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光电探测系统在光度测量及光谱检测领域应用广泛,是检测的核心部件.光电探测系统的响应时间反映了该系统能够探测的极限,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必要.本文展示了一种能够准确测量光电探测系统响应时间的方法,以常用的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波长为763 nm)为光源,采用方波信号调谐光源输出,测量了系统的响应时间.结果显示,示波器内电阻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存在影响,当电阻为50 Ω时,探测系统的响应时间为4.5 μs.降低电阻值,可以进一步缩短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分析L波段(1型)高空探测系统(V3.32版)在规范使用、质量考核与处理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该系统应用经验和特殊记录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现行高空探测系统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GFE(L)型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简称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此系统与59—701雷达探测系统相比较。具有基值测定方便快捷、操作系统自动化、数据准确率高、记录审对.多样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提高了人员的效率,减少了探测数据的出错率。但在实际运用中还会出现一些情况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数据质量。为气象防灾减灾及社会各部门提供更好的气象信息保障,为此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两种探空系统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01二次测风雷达-59型机械式探空仪高空探测系统与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高空探测系统(以下简称L波段探空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软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几种特殊故障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L波段雷达能准确、可靠、安全连续的正常运行,并在大气监测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雷达探测系统的保障将起到关键作用。文章针对东胜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个例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根据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的特点,结合阳江探空站使用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多年的经验,总结几年来使用该系统施放前出现的种种情况,探讨施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确保高空探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系统软件包括两大部分,即放球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是与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实用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