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根据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协定,中、日联合考察队于1981年7—8月对中国天山博格达峰及胜利达坂地区的冰川进行了考察。考察队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谢自楚、郑本兴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仇家琪助理研究员,兰州大学伍光和讲师等12人,与日本名古屋大学水圈研究所渡边兴亚副教授,日本山口大学教育系上田丰副教授2人组成。  相似文献   

2.
横断山冰川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组成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冰川组,围绕研究横断山区现代冰川之基本特征,先后有三十多名冰川工作者,自1981年6月至1983年8月,对横断山区的玉龙山、白芒雪山、梅丽雪山、雪宝顶、雀儿山等山脉的现代冰川进行了考察。考察项目有冰川、冻  相似文献   

3.
1985年4-6月,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与新疆水文总站等有关单位联合组成的叶尔羌河冰川洪水考察队,进入喀喇昆仑山脉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地区北坡,对叶尔羌河主要支流之一的克勒青河上游谷地进行科学考察,首次获得该区有关冰川洪水等方面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叶尔羌河发源于乔戈里峰地区,主要由冰雪融水补给,是喀什地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资源。但  相似文献   

4.
据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由日本名古屋大学水圈研究所助教授渡道兴亚、山江大学教育部助教授上田丰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察队,于1981年7—8月,主要对我国天山博格达峰北坡的现代冰川进行了考察研究,同时也对周围地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遗迹进行了研究。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为中国天山东部最高峰。以主峰山体为中心,发育了共201条、面积为135.18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是当地山区及山前平原区工农牧林业用水及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科学院与西德马普学会有关科技协定,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高原生物研究所与西德哥丁根大学联合组成的考察队,于1981年6月至9月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及祁连山区的冰川、冻土、地貌、植被、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性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日本极地研究所和北海道大学应用物理系组成的西昆仑山联合考察队,共15人,于1985年7-8月,对我国西昆仑山南坡进行了现代冰川、第四纪冰川、地貌、冻土和气候等学科的科学考察。西昆仑山是我国现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发育有大型的山谷冰川、宽尾冰川、平顶冰川。南坡共有冰川428条,冰川面积1628.3平方公里,冰川储量260.3497立方公里。北坡冰川更为发育,约有1300余条,  相似文献   

7.
托木尔峰地区的现代冰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7年及1978年夏季,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单位组成的登山科学考察队,在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7435.3米)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我们在这次冰川考察中,开展了以现代冰川基本特征和古冰川作用的研究工作,并在西琼台兰冰川建立了短期的半定位观测站。现将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是大雪山的最高峰,海拔7556米,是我国七千米以上高峰中位置最东的一座,周围六千米以上的山峰重恋叠蟑,使其成为“山中之王”。贡嘎山区有现代冰川45条,面积290平方公里,皆自贡嘎山主峰呈发射状流出。贡嘎山由于位置和景象特殊,早就为中外人士所注目。据说3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就从峨嵋山上看见了它。对贡嘎山的科学考察,开始于1878年奥人劳策,其后有美国、中国、英国、瑞士、日本、瑞典等国先后在贡嘎山进行考察和旅行。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组成一支13人考察队对海螺沟冰川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书刊介绍·     
这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专门性科学专集。巴托拉冰川系世界中低纬度山区长度超过50公里的八大冰川之一,影响著名的中巴公路交通。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派出的、由施雅风教授等同志组成的冰川考察组,于1974、1975年对该冰川进行了详细考察。本书以专题形式总结了这次考察的成果,全书十六个章节,四十万宇,分别论述了有关巴托拉冰川及其邻近地区冰川的生成、发育、历史演变、冰川动态、运动、消融以及冰川水文、气候等特征;进行了冰川区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制就一幅1:60000彩色巴托拉冰川图;计算了冰川融水的最大流量;预报了本世纪内冰川的  相似文献   

10.
1987年6月,李鹏、胡启立、宋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新疆视察工作期间,提出了利用石油勘探条件,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的初步设想。7月13日,宋健同志主持召开了有国家科委、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土局等部门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商讨组织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的有关问题,会上确定了考察的三项主要任务,组成了科学考察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考察队的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阿尔泰山的冻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组织的冰川冻土考察队于1980年首次对我国阿尔泰山地区冻土及冰川进行了考察。考察区位于阿尔泰山中部的南坡,北起49°8′N,向东南延伸450km到46°N附近。山体西北部宽约150km,东南部约80km,海拔高度从北向南和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区西部的友谊峰是阿尔泰山最高峰,海拔4374m,其周围是该区冰川最为发育的地区。山区东南部山峰高度在3200—3500m,无现代冰川发育。  相似文献   

12.
郑本兴 《冰川冻土》2011,33(3):703-705
中国是欧亚大陆冰川最多的国家,也是中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现代冰川近6万km2,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高山区.1957年以前,只有西方探险家和少数中国学者进行过一般性考察研究.1957年夏,我和唐邦兴随施雅风先生横穿祁连山西段,进行中国地貌区划路线考察时,登上了党河南山北坡的马厂雪山冰川,深深地感到冰川融水与荒漠绿洲的关系,水就是生命线的含义.施雅风先生回到北京以后就向中国科学院领导汇报,提出开展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和融冰化雪试验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竺可祯副院长的支持,于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甘肃青海综合科学考察队冰川分队,融冰化雪试验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朱岗昆先生带领苏从先、杨颂禧等进行;冰川考察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所施雅风先生带领郑本兴、朱景郊、王宗太等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足在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地学部和院图书馆领导大力支持下,于1983年9月20日在成都建立起来的,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河南地理研究所、河北地理研究所、湖南经济地理研究所和云南地理研究所等12个单位组成。他们分布在11个省市,工作遍及全国各地。由于情报网的组织工作尚不够完善,大专院校的地理机构还没有参加地理科学情报网,他们是一支雄厚的科技力量,他们参加情报网将对我们的工作会有更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天山冰川站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方向83公里处环境幽静的后峡谷地。海拔2130米。该站由大本营,夏季高山营地和观测研究区组成,它是我院唯一以冰川研究为主的高寒区自然地理科学的综合研究基地。二十多年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天山冰川站不仅在常规观测、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增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邀请法国洞穴联盟并与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组织了这次洞穴考察。这次考察自1984年秋天开始酝酿并作了大量的资料准备、研究地区踏勘等工作,于1986年秋开始第二阶段野外调查工作。考察队由法国的洞穴学家、地质学家14人及中国岩溶与洞穴科学家7人组成。从1986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对贵州省安顺、织金、紫云、罗甸等地区47个洞穴进行了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我个人进行了长江全程飘流。在长江源头地区,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唐邦兴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蒲健晨同志一起到达姜古迪如冰川考察。在我的《长江源头地区的考察报告》中,明确叙述了关于“长江双源”的观点,即当曲、沱沱河同为长江之源。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阿尔泰山现代冰川的基本特征——以哈拉斯冰川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阿尔泰山是我国纬度最高(45°47'—49°10'N)、又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冰川区。虽然一些国内外学者曾在中、低山进行过地质地貌调查,也涉及到第四纪冰川作用,但有关现代冰川的考察研究却是空白。 1980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组织了阿尔泰山冰川冻土考察队,首次对阿尔泰山最大的山谷冰川,即哈拉斯冰川(5 A255E21)进行了半定位研究,观测了该  相似文献   

18.
王文浚同志1937年生于湖北宜昌,1960年毕业于武汉水利学院,同年10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曾任该所冰川水文课题组组长和水文研究室负责人等职务。参加过新疆天山、西藏东南部和甘肃天水等地的冰川水文及泥石流研究工作。不幸于1969年12月因患肝癌,与世长辞,终年仅32岁。  相似文献   

19.
1958年由施雅风教授创建的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的成立,标志着冰川学在我国的诞生。三十年来,在施雅风等开创者的带领下,中国冰川学经历了发展—挫折—再发展的曲折过程,终于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为中心的,包括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地理系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理系等近300名中国冰川学专业队伍。研究对象涉及现代冰川、积雪、河冰、海冰、地下冰和第四纪古冰川等冰冻圈各个部分。研究范围包括冰雪物理力学、地球化学、冰川气候、冰川积雪水文、冰川沉积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以中国中低纬度高  相似文献   

20.
《新疆地下水》一书系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研究成果专著——新疆综合考察丛书之一,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地反映新疆地下水情况的著作。全书共分四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