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江平 《地质论评》1999,45(7):1111-1115
阿吾拉勒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表明,本区火山岩为双峰式组合特征,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富碱质的弱碱性系列,属陆内裂谷构造环境。火山岩普遍含钠长石,系深部富碱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火山活动与铜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孙德有  周永胜 《世界地质》1995,14(3):17-20,27
吉林太古宙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类主要由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地质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是母岩浆早期经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之后,剩余岩浆又通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最主要的分离矿物相是斜长石和黑云母。  相似文献   

3.
选取塔里木东北部的笔架山二叠纪火山岩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论证火山岩的亲缘关系以及火山岩与侵入岩的关系,探讨岩浆演化过程与源区性质。笔架山一带二叠纪火山岩分布于笔架山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北侧。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有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85.0±2.9)Ma,属二叠纪乌拉尔世。该火山岩多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安山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都是由拉斑玄武质岩浆通过分离结晶作用演化而成,玄武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玄武岩的w(TiO2)(2.35%~3.81%)、w(TFeO)(10.59%~13.87%)、w(P2O5)(0.35%~0.50%)高,属于高钛玄武岩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Nd-Sr同位素组成具有OIB亲和性,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玄武岩的岩浆源区属尖晶石稳定域。笔架山二叠纪侵入岩和火山岩的时空关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演化程度的研究表明:二者是同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岩浆进入现存岩浆房后,大量的堆晶相形成了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而演化的岩浆沿岩浆房顶部或旁侧的断层带溢出而形成基性-中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是由幔源岩浆的热量引起地壳重熔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北部黑石北湖新生代钾质火山岩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宁维坤  迟效国  刘建峰  赵芝  李才 《地质通报》2009,28(9):1355-1360
昆仑岩带新生代钾质火山活动是青藏高原北缘深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记录。有关岩浆源区的性质和岩浆产生的机制一直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阐述了昆仑岩带黑石北湖钾质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与西昆仑康西瓦和泉水沟新生代火山岩进行了成因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昆仑火山岩带玄武质岩石的K2O和Na2O含量变化较大,从钠质过渡到钾质,硅碱图显示玄武质初始岩浆向钾质安粗岩方向演化。黑石北湖火山岩的高场强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岩浆源区具有EMⅡ的性质。岩石LREE的强烈富集和HREE的强烈分馏指示岩浆来自富集型含石榴子石地幔源区。不相容元素K/Nb、Ba/La等比值具有岛弧火山岩与OIB型玄武岩的过渡特征,指示源区为曾遭受软流圈流(熔)体交代的古俯冲地幔楔。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会昌岩背火山岩、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火山岩与花岗岩是同源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花岗岩是由于地幔或下地壳富碱稀薄岩浆上侵,引起上地壳物质同熔,形成中酸性岩浆,经在深部岩浆房充分分异演化,形成酸性岩浆上侵结晶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苏岩石系列的成因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苏岩石系列具有高SiO2富碱的特征,各组成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脉动型或涌动型侵入接触关系。但是,无论是主元素还是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不能用单一的岩浆成因模型得到解释。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浆起源于麻粒岩相下地壳,源区残留矿物组合中含有斜长石,不含石榴石和角闪石。较早形成的芒乃陶勒盖单元可能与钾长石的堆晶作用有关,哈纳音哈达单元有幔源组分的贡献,哈纳音哈达与塔木嘎特两个单元之间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而最后形成的乌兰哈达单元则可能是更深位岩浆侵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足洞和关西两个岩体形成地质背景、岩石学、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成岩时代、铅和氧同位素组成以及初始锶比值的研究,充分表明,足洞岩体由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白云母钾长-碱长花岗岩组成,是燕山中晚期(124Ma)形成的富HREE花岗岩体;关西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则是燕山早期(170Ma)的富LREE花岗岩体。前者的特征相当于S型花岗岩,后者相当于兼有S型特征的Ⅰ型花岗岩。由于成岩的源岩性质、再生岩浆REE含量和配分以及自交代程度的不同,是造成这两个岩体所含重、轻稀土差别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稀土内生地球化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李勇  张士贞  李奋其  秦雅东 《地球科学》2020,45(8):2846-2856
目前关于拉萨地块西段狮泉河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报道相对较少,限制了对该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认识.对狮泉河地区石英闪长岩和闪长质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岩石学特征与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寄主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161.1±1.7 Ma,闪长质包体的年龄为159.8±1.6 Ma和157.0±1.3 Ma,两者为同期形成.寄主石英闪长岩为I型准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闪长质包体为准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套岩石可能与中侏罗世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有关,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引起幔源物质发生熔融,上涌的幔源岩浆与拉萨地块古老基底重熔形成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了含闪长质包体的晚侏罗世岩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岩浆结晶及成矿作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镁铁质干岩浆体系、长英质湿岩浆体系的岩浆结晶作用模拟,以及有关的岩浆矿床成矿作用、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模拟。基于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笔者首次提出了模拟岩石学的概念。预测在今后5~10年内,模拟岩石学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将对现代岩石成因理论、实验岩石学与矿物学、实验地球化学、矿床成因理论和矿产预测及勘察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岳龙  王敏  曾昌兴  陈仁  贺永忠  易成兴 《贵州地质》2021,38(1):35-42, 64
笔者在参与西藏1∶25万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对西藏鱼鳞山地区鱼鳞山组火山岩进行进一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挖掘及再研究。研究表明该组由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组成至少具有三个韵律;主量元素表明其为高碱富钾的基—中性岩类,属钾玄岩系列—高钾质系列;稀土元素中轻重稀土的∑LREE/∑HREE比值和(La/Yb) N比值分别为16.44~19.39和73.04~84.18,火山岩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较大;微量元素中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相对于相邻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且Sr同样表现出亏损态势。结合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鱼鳞山组火山岩为板内裂谷幔源玄武质岩浆演化而来,仅伴有少量的地壳混染,为喜山造山运动中板内应力松驰阶段之产物,近东西向昆楚克错断裂在喜山期复活为岩浆活动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11.
中新生代频繁的岩浆活动是辽河盆地重要特征之一,东部凹陷作为各时期岩浆活动的中心,下第三系火山岩基本覆盖了整个凹陷。受构造运动差异影响,东部凹陷各地区不同时期岩浆活动强度不同,房身泡组火山岩分布最广,从沙三段到东营组沉积时期岩浆活动具有自中部向南、北转移的特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主要火山熔岩类型为碱性玄武岩、粗面岩和辉绿玢岩;岩石化学组成上具有高碱、高铝和镁,较富集轻稀土元素,Eu异常不明显(δEu为0.70~1.05),弱亏损Ti、P、Sr、Ta元素的特征。岩石εNd(t)和(N(^87Sr)/N(^86Sr)).组成分别为-2.8~2.8和0.7046~0.7067。综合研究表明,玄武质岩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而粗面岩和辉绿玢岩可能源于幔源玄武质岩浆的分异,但辉绿岩受地壳物质污染较重;该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反映出早第三纪辽河盆地处于拉张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准噶尔沿达拉布特构造带出露几个主要由碱长花岗岩组成的花岗岩基(包括庙儿沟、阿克巴斯套、克拉玛依及红山等岩体)。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碱长花岗岩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其10000×Ga A/l比值大。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证实它们的形成时代均为~300Ma,与东准噶尔的碱性花岗岩体的侵位年龄一致。这些碱长花岗岩在成因类型上属A2型,形成于后碰撞的张性环境中。花岗岩的Nεd(t)= 6.42~ 7.46,但众多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不是直接来源于亏损地幔,而更可能是由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的年轻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闪长质岩浆再经过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扎兰屯地区四班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细粒闪长质包体。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303±3Ma和291±3Ma,属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四班花岗质岩石高硅(67.9~77.5 wt%)、富碱(K_2O+Na_2O=7.55~10.79 w%)、相对高铝(Al_2O_3=12.05~16.33 wt%),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等),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四班花岗质岩石内部发育的闪长质微粒包体及花岗岩与其伴生的基性岩的"一锅粥"现象,表明四班花岗质岩石具有岩浆混合成因的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也支持上述观点。四班岩体显示后碰撞岩浆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为后碰撞阶段岩石圈地幔拆沉减薄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岩浆熔体中的挥发性组分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永峰  常兆山 《地学前缘》1996,3(4):195-199
文章论述了挥发性组分在岩浆熔体中的溶解行为及其在岩浆熔体中溶解的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挥发性组分对岩浆演化及岩石学成因方面的意义:溶解在岩浆中的水可明显地改变矿物从岩浆中结晶出的顺序,改变岩浆熔体的演化轨迹。含水玄武岩浆在其早期结晶出铁的氧化物并与Si和富碱质组分分异从而使其成为Fe亏损的钙-碱性系列的岩浆,而无水玄武岩浆演化的早期不能结晶出磁铁矿,因而演化成富Fe且具中等Si含量的拉斑玄武岩系列。溶解于岩浆中H2O的离解将产生高fO2环境,从而导致Fe的氧化物在岩浆演化早期沉淀。  相似文献   

15.
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岩浆矽卡岩是由钙硅酸盐熔(流)体或钙矽卡岩质岩浆贯入结晶或/和隐爆团结(结晶)形成的。主要呈脉状体,少数呈角砾岩筒(带),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可产于各类不同岩石(层)中。岩浆矽卡岩与富碱中基-中酸性侵入岩密切共生,两者在主化学成分上具共轭、互补关系,组成特征的岩浆矽卡岩 -富碱(中基-中酸)侵入岩对。它们是深部高位岩浆房受钙质强烈混染的富碱闪长质岩浆发生不混溶分 离所衍生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熔(流)体或岩浆的产物。与岩浆矽卡岩有关的各类矿床,主要是含同生铁氧 化物/硫化物液体的钙矽卡岩(矿)浆,伴随其成岩演变的产物,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岩)浆矽卡岩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16.
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张旗  王焰 《地质通报》2002,21(7):431-435
讨论了中国东部C型埃达克岩与环太平洋典型埃达克岩的异同点及其不同的产出背景,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具埃达克岩特征的中酸性火成岩是陆内岩浆作用的产物,推测是来自岩石圈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到加厚的具克拉通性质的陆壳(>50km)底部导致古老的下地壳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论述了埃达克岩,尤其是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指出埃达克岩的发现开创了岛弧岩浆成因的新系列,是岩石学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突破,开拓了花岗岩研究的新思路。探讨了埃达克岩可能的形成构造背景,指出利用埃达克岩可以追踪地质历史上的地壳增厚及其相关事件,反演下地壳组成。讨论了埃达克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浙江青田花岗岩中岩石包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浙江青田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中有许多石英闪长质岩石包体,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以微细粒结构、具冷凝边构造、并发育针状磷灰石为特征。岩石包体与寄主花岗岩的主要氧化物、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呈线性关系。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表明,石英闪长质岩石包体属淬冷包体,由玄武质岩浆和花岗质岩浆通过不均匀的混合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陕西镇坪双河口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地质与勘探》2018,54(5):929-939
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陕西双河口铌矿床的赋矿特征与矿床成因,本文做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镇坪双河口铌矿床是以铌为主的大型矿床,该矿床赋矿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斑鸠关组,控矿构造为北西向次级断裂带,赋矿岩石以黑云母粗面岩为主,热液蚀变发育,铌矿化与钠长石化、钠铁闪石化、黑云母化关系密切。矿区粗面质火山岩富碱质,具有Eu负异常,含矿粗面岩富钠、轻稀土元素。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早期岩浆结晶分异初步富集铌-稀土元素,岩浆期后碱质交代作用进一步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地区钙碱质火山岩中石榴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秦岭钙碱质火山岩中首次发现富铁铝成分的石榴石,成分与国外已有资料相比明显地富Ca。在证据表明,区内火山岩中石榴石不是外来捕获晶或残留相,而是偏“干”的岩浆处于早期高压环境下的结晶相。石榴石晶体周边生长的斜长石晶环并不是岩浆反应产物,而是岩浆在温压突变条件下以被消融残留的石榴石为中心从岩浆中直接晶出的。依据地质和实验岩石学资料推断,西秦岭中生代含石榴石钙碱质火山岩浆可能起源于50km以下的地壳基底。  相似文献   

20.
月球的化学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是一个发生了化学分异的星球,它由月壳、月幔±一个小的金属月核组成。大量观察事实显示月球曾经有过岩浆洋,岩浆洋的结晶分异主导了月球的化学演化。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月球是在太阳系演化的早期,至少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星球,与即将完成原始吸积的地球胚胎发生偏心撞击,造成地球的熔融,形成岩浆洋,飞溅出来的物质迅速吸积形成绕地球运动的月球,并且在月球上形成了全球规模的岩浆洋,进而发生了结晶分异。,由于月球上没有海洋和板块俯冲,岩浆洋分异是其化学演化的主要途径。月球岩浆洋的80%~85%在大撞击后的100Ma内已经固化,这可能是由于月球体积小、表面没有大气包裹所致。月球极贫水,因此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斜长石首先结晶。斜长石由于密度小于玄武质岩浆而漂浮在岩浆洋的表层,橄榄石等密度大的矿物则堆积在岩浆洋的底部。随着结晶分异的进行,残余岩浆不断富集不相容元素,包括K、U等放射性元素;与此同时,密度较大的钛铁矿开始结晶,造成高钛堆晶岩密度大于其下的橄榄石堆晶岩的不稳定结构,进而发生月幔翻转,引发一系列岩浆活动,进而形成月球上特有的镁质系列、碱质系列等岩石。由于月球氧逸度较低,Eu主要以+2价形式存在,因此斜长石高度富集Eu,相应地除高地斜长岩外,其他岩石均表现为Eu高度亏损的特点。与此同时,Re在低氧逸度下表现为强亲铁元素的特点,Re/Os在月球岩浆过程中不发生分异。月球的体积远小于地球,因而其演化时间远远短于地球,很多原始的分异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月球的化学演化是类地行星早期演化过程的“化石”,尽管与现代的地球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于认识地球早期演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