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涛 《西部资源》2019,(2):80-81
以某拟选址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查明场地所在地经济、交通、气候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环境保护条件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鉴于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面的成效,将其运用到该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中,对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进行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查明场地所处位置以及自然地理、气候、经济交通、环境保护以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因为本次研究调查是基于完成状态下垃圾填埋场的评估和对于已经存在的选址的反论证,因此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提供的数据,结合对福州市市民连续4天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情况的问卷调查,对福州市垃圾的产量及物理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福州市垃圾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水头是填埋设计和场地管理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很难获得。本文将Oweis等人提出的数学模型和解析解编制成一个计算机程序,仅需几个容易获得的计算参数就可以计算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位的年、月变化。  相似文献   

5.
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物理成分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福州红庙岭垃圾填埋场提供的数据,结合对福州市市民连续4天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情况的问卷调查,对福州市垃圾的产量及物理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福州市垃圾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芜湖市十分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芜湖市垃圾产量也逐年增加,长期以来芜湖市现有的环卫设施为城区生活垃圾的收运、消纳和处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现有填埋场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局限,芜湖市现有的环卫设施及垃圾处理设施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通过收集芜湖市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等资料,利用合理的分析方法,确定芜湖市垃圾填埋场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7.
徐莹 《地理研究》1995,14(1):104-104
文章探讨如何将GIS技术应用于工业选址工作。在分析研究了工业选址用地条件的基础上,研制了工业选址用地条件地理信息系统(ILGIS)并着重探讨对影响工业选址用地条件的因素的定量分析研究。最终对工业用地条件作一适宜性评价。文章最后以南京地区为例做了一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式起用已近10年,为缓解福州市"垃圾围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超负荷的非正常运转,造成"二次污染"、使用寿命缩短.在福州市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与日剧增、"白色污染"形势逼人的情形下,以卫生填埋的单一方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但城市生活垃圾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垃圾综合处理已是新世纪的一大趋势.本文分近期、中期,就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回收利用、垃圾综合处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我国传统"山水园林"文化观念的影响,目前人工湿地规划选址更多是基于"仿生态"和"景观风貌协调"等人文美学要素的考虑,而对自然因素,尤其是地质因素考虑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湿地的后续建造和运营。在案例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般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选址的原理,重点分析了对人工湿地规划选址影响较大的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水文地质条件3类主要地质因素;结合人工湿地建造和运营的需要,综合3类主要地质要素的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因地制宜"的人工湿地科学规划选址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民宿集聚区的选址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具有紧密联系。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旅游业发展因素、地理环境因素、配套设施和经营条件5个要素评价层、20个评价指标、35个评价因子构成的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杭州白乐桥和北京延庆千家店镇民宿集聚区为例,对选址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民宿集聚区选址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因素(0.4396)、旅游业发展情况(0.3039)和地理环境因素(0.1405),配套设施情况(0.0545)、经营条件(0.0615)的影响较小。选择的白乐桥和千家店民宿集聚区两个案例区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92.644和88.734,均属于比较合理的民宿选址。本文研究有利于促进对民宿集聚区选址的认识,为民宿集聚区选址开发和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常跟应  张文侠  王鹭 《中国沙漠》2015,35(5):1376-1381
问卷调查了酒泉市和嘉峪关市的41家工业企业,收集了大型工业企业的资料,了解影响工业企业选址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研究表明:韦伯工业区位论强调的成本因素和当地市场是影响内陆河流域工业企业选址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成本因素是临近原料地和优惠政策;远离大经济中心和经济发达区的相对区位劣势制约大部分企业的发展;虽然只有少部分企业认为水量、水质和水价是企业选址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但分析认为,水资源短缺对当地工业发展有不利影响,而受访企业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间接影响;相较其他城市,酒泉市企业选址中集聚经济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式起用已近10年,为缓解福州市“垃圾围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超负荷的非正常运转,赞成“二次污染”,使用寿命缩短,在福州市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与日剧增,“白色污染”形势逼人的情形下,以卫生填埋的单一方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但城市生活垃圾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垃圾综合处理已是新世纪的一大趋势,本文分按期,中期,就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回收利用,垃圾综合处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13,(3):64
正环青海湖开发的景区有鸟岛、沙岛、仙女湾、金沙湾和二郎剑等。8月10日,记者来到游客最多的景区之一——二郎剑。这里是我国首个鱼雷发射试验基地,距西宁151公里,又被称为151基地。景区位于青海湖东南岸,是一条狭长的陆地堤带,草原、沙滩、动物等各种自然资源丰富。而如今,这里却被大量垃圾覆盖。在距二郎剑约10公里处有一个填埋场,记者远远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走近一看,这个填埋场并没有  相似文献   

14.
以无定河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陕西北部无定河流域龙山时期遗址的分布位置叠置和聚类分析,讨论聚落选址与地貌类型、距河流水平距离、河网等级等6个地形地貌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全新世中期无定河流域人类在聚落选址时,对水文条件、地貌和地面坡度条件有较强的倾向性,而对地面朝向无明显倾向性。选址时选择地形地貌影响因子的优先顺序为:地貌类型、遗址距河流距离、遗址处地面坡度、遗址处河流等级、遗址处地面朝向。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06,(6):48-48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0.8吨好纸,可节约3立方米木材(相当于少砍17棵成年大树)、1吨标准煤、200立方的水、600度电。此外,又可以减少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和约100立方污水和大量废气。如果全国每年1400万吨废纸能够回收利用,就可以生产1120万吨好纸,少砍2.38亿棵大树,节省420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南腾冲机场、泸沽湖机场周边增设的6个自动气象站,从地理环境、选址规范性、水汽输送路径、流场特征、网络通讯条件几个方面对自动站选址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行分析评价,并用天气形势个例分析了天气气候条件,分析表明,6个自动气象站的选址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充分考虑水汽输送方向和主要天气系统的路径,可以较好的反映降水的垂直变化,对分析研究机场雾的生消规律也提供了针对性资料。  相似文献   

17.
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国内外村镇住区选址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实际调研,认为影响村镇住区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地形地貌、水源、生态环境、耕作半径、区位和对外交通等。基于此,选取了由18项指标层、8项准则层和1项目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村镇住区选址评价综合指数,将村镇住区选址类型区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三种,并以案例对村镇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区选址问题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和一般旅游区一样,乡村旅游区具有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的功能要素,由多个乡村旅游园区组成。在对昆明市周边乡村旅游区调查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区的选址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依托城市的时空距离、乡村旅游地的整体经济水平、农村特色和自驾车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4个背景条件。乡村旅游区选址受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因子的影响:依托城市的出游能力、乡村旅游区的交通区位、旅游区位是3个宏观因素,乡村旅游区的聚集与屏蔽、乡村园区的周边环境状况是两个微观因素。最后从政策因素和旅游者品位变化的角度提出了影响乡村旅游区选址问题的两点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9.
四川邛海人工湿地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标评价法,提出并建立了人工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选址适宜性、构建、水质净化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4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15个二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邛海湿地五期内小河沟人工湿地作为探究对象,结果显示:小河沟人工湿地的综合评指数为7.38,处于"良",邛海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水质净化功能,在选址及构建上处于良好水平,在运行管理上应加强垃圾清理和植被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充电站选址未来将成为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受交通工程、电力能源、管理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综述类文章缺乏对充电站选址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论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文献进行梳理,一方面归纳总结2009—2017年间国内外该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另一方面梳理充电站选址影响因素、选址方法和选址的成本-效益评估等研究内容,同时对国内外充电站选址研究的趋势予以简要介绍,厘清研究发展脉络,为充电站选址在地理学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方法和指引。未来,随着各地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选址研究的不断发展,有望在充电站选址布局中识别多元化和精细化充电需求和服务、统筹不同主体间成本-效益目标等方面不断完善,从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布局,为新一轮的城市规划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