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用地进行灾害活动程度及破坏损失情况进行评定估算的重要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探讨基于GIS技术对云南省师宗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评估区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及对其赋予相应的权重、建立空间叠加模型并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处理,实现了基于GIS技术的云南省师宗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成果为云南省师宗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对其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颜俨  姚柳杨  郎亮明  赵敏娟 《地理学报》2019,74(5):1040-1057
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纳入成本效益分析,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流域生态资源可持续配置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价值评估文献量增加,评估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结论由于存在诸多争议而难以应用于管理实践。首次应用Meta回归分析对中国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综合再评估,结果发现:在价值评估研究中研究对象、受访者、测度方法、撰写发表等4个环节的特征对评估价值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石羊河和塔里木河的评估价值显著高于黑河,上游的评估价值显著高于中游和下游,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所评估的价值与选择实验法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条件价值评估法;此外,时间对评估价值呈现显著“衰减效应”,每年下降2%~3%,且期刊文献的评估价值显著高于其他文献的评估价值;通过运用n-1数据分割技术,本文将Meta回归方程结果运用到样本外效益转移并对其进行评估,得到的中位数转移误差为27.12%。相较于现有研究,该结果处于可接受范围。因此,本文运用的Meta回归分析适用于中国内陆河流域效益转移政策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介绍,分析了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特点,本文以广州市公安局反恐训练基地项目为例,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规划提出至今,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向精准扶贫。对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提出相应的调整策略,对加速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将第三方评估机制引入精准扶贫,可以有效弥补政府自评的缺陷,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公信力,能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向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深入探讨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开展第三方评估提出建议与对策。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有利于客观了解扶贫工作全局,能对地方政府的扶贫成效进行监督,对地方政府的扶贫工作查漏补缺,便于改进工作,更有利于总结共性的经验教训,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翁源某温泉酒店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危险性分区标准,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最后评估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灾害评估是灾害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对灾害的风险评估、损失评估、生态环境评估和防灾工程的减灾效益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具体论述了其内涵、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 ,以期能够为灾害评估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评估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和预测进行评估,从而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北江航道武江某段扩能升级工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析了评估区内岩溶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并对其发育程度及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评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分区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该段航道工程建设用地的适应性,并基于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干旱是发生范围最广、频率最高、灾情和影响最严重的灾害。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损失的加剧,减灾工作得到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国科技工作者开始了包括干旱在内的自然灾害的评估工作。本文旨在把握干旱灾害评估的研究现状,力求对干旱灾害评估各个方面的研究做出较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以期达到促进中国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目的。文章从干旱指标、干旱评估理论、干旱评估方法以及干旱评估类型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现有干旱评估研究多侧重于农业干旱和区域单品种干旱灾情的特征研究,缺乏从系统的角度综合研究干旱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应等区域灾害系统的模拟研究,干旱评估模型结果不能反映干旱带来的系统影响。未来的干旱评估研究要更多地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向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单站暴雨特征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78个气象站1961-2012年日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功率谱等统计诊断方法,对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加强暴雨事件的快速评估,建立了陕西单站单日暴雨评估方法及单站暴雨过程的综合评估指数,对2011-2012年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陕西暴雨主要集中在7~9月,陕南、关中西部、陕北延安及榆林东部为暴雨频次和强度大值区,此外关中北部铜川和渭南北部暴雨频次也较大;近年来关中地区和陕南中东部地区暴雨频次增加,暴雨频次的长期变化在陕北具有2 a和6 a的准周期,关中具有2~4 a的准周期,陕南具有2~3 a的准周期,暴雨强度在全省均呈增加趋势;采用等级评估、序位评估方法对单站单日暴雨进行暴雨等级评估,建立反映单站暴雨过程的综合评估指数对暴雨过程进行评估,所用方法和建立指标实用可行,能够对暴雨事件等级进行准确评估,满足科学、快速、及时评估暴雨事件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该文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必要性,容量评估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键技术。指出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容量评估基础研究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平台与评估示范四方面。城市地下空间容量评估研究不仅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也有利于引导城市地面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规划,对保障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苹  马涛 《湿地科学》2011,9(2):203-208
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是近年来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也已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的选用上主要借鉴了国外经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国内开展的20项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这些研究工作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是否趋于一致,是否已形成了规范的评估方法体系,评估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最后,就当前国内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叶锦昭  曹康琳 《热带地理》2000,20(2):144-147
从目前项目评估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项目评估的要求出发 ,主要从空间层次谈了项目评估时应考虑 :项目与项目、项目与其它行业、项目与所在区域环境、项目与区域协调等几方面 ;同时探讨了加强从动态角度对项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研究、访谈(网站用户、景区管理人员、旅游研究者)的基础上初步提出旅游景区网站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了测评模型和评价等级标准,运用德尔菲(Delphi)法对评估体系进行修正,为获得关键指标的定量评价权重,采用了专家意见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确立一套客观可行的评估体系。运用构建的评估模型,以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网站为评估对象,对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并提出改善该旅游景区网站建设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业务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家民  高歌 《地理学报》2000,55(Z1):90-97
在多种评估模型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研究了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业务评估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法,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运行环境.进一步给出了气候影响评估基本业务流程和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初步建立并实现了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业务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7.
史培军  袁艺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9):1145-1151
基于作者近年对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的实践,就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的综合评估予以阐述。重特大自然灾害快速评估结果是制定应急救援、转移安置方案和恢复重建规划的科学依据。综合现场调查、遥感监测、模型评估和地方上报数据于一体,是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结果准确度和精度的关键。制定科学合理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仍然需要在大量综合评估的实践中完善。  相似文献   

18.
杨艺  李国平  孙瑀  付华 《地理科学》2022,42(2):198-207
伦敦、纽约、东京等国外大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规划实施评估体系,能够为完善中国城市体检评估制度提供参考。城市体检与规划实施评估是对城市发展中阶段性问题的响应,也是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产物。城市体检评估已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新模式以及进行规划动态维护的重要依据。受社会体制、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国内外大城市形成了差异化的“实施前协商-数据采集-分析论证-问题诊断-实施后反馈”评估框架。从评估指标体系来看,中国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以宏观经济社会指标为主,伦敦等国外大城市还会对新建项目、新增设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从评估方法来看,大数据与智能化数字平台的发展有力增强了评估的精准度和科学性,国外大城市在社区微观层面评估和多元主体参与协作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基于此,提出以下优化中国城市体检评估体系的对策建议,包括动态优化指标体系、挖掘利用多源城市数据、加强多层级评估的协调、完善常态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拟建的剑河—榕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等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对拟建高速公路区域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并对全线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分为29个区段。其中危险性大区15个,危险性中等区6个,危险性小区8个。同时对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公路建设用地的审批和路线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上, 影响评估已经逐步成为项目设计的一部分, 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判断结果变化确实是由于项目干预或政策实施所致。影响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非试验性影响评估方法和试验性影响评估方法两类。非试验性影响评估的主要方法有事前事后评估比较法、倍差分析法、匹配法、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等;而试验性评估方法即随机干预试验, 其最大的优点是避免了非试验性评估的选择误差问题。本文在介绍2 类影响评估方法特点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随机干预试验的试验设计和操作步骤。开展随机干预试验首先要进行因果链分析, 其次确定干预的单位和随机的方法, 然后进一步分析其他可能对结果变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并在试验设计时加以控制, 最后计算试验规模的大小。随机干预试验的执行过程:第一步是基线调查, 第二步随机选择样本实施干预, 第三步是评估调查。本文以婴幼儿营养健康和教育的影响评估项目为典型案例, 对随机干预试验在中国的实践应用进行了介绍。随机干预试验在影响评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