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物探工效高、信息丰富、成本低、勘探周期短、效果好等优点,得到了大家的重视。EH4电磁成像系统最近几年较好地应用在工程物探中的一种手段,它利用不同岩性和相同岩性不同赋存结构间所反映的电性特征差异,可用来测定、基岩的起伏情况,测定隐伏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及产状以及评价岩体质量和工程地质围岩分类等。本文结合张唐铁路定测阶段的施工,选择典型地段为实例,对围岩分级和不良地质体圈定进行了分析,探测结果与地勘结果相吻合,表明该系统对探测铁路隧道地质勘察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文地质条件是回灌能力分区的主要条件,包括含水层岩性、厚度、渗透性和地下水位埋深等。其中含水层岩性是影响回灌能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为地下水位埋深。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沉积岩性、富水性情况及地下水位埋深等综合分析,呼和浩特市第四系含水组回灌能力较强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地层岩性颗粒粗,水位埋深大,灌采比大部分在50%以上,大黑河平原区地层岩性颗粒细,水位埋深小于10m,回灌能力较弱,灌采比大部分在30%以下。总体上呼和浩特市地层回灌能力有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物探可根据岩石和矿石电学性质(如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电磁感应特性和介电性,即所谓"电性差异")判断是否富水构造和研究地质构造,从而推断水源大概位置。通过仪器观测人工的、天然的电场或交变电磁场,分析、解释这些场的特点和规律达到找断层、构造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纳岭沟地区伽马、综合测井等参数的研究分析,加强地层物性参数特征对比,总结该地区各地层不同岩性的不同参数变化规律和曲线形态,能够较准确划分岩性、确定标识性岩性位置、进一步研究测井相和地层放射性特征;目的层直罗组下段为辫状河沉积,直罗组上段为曲流河沉积,直罗组内部不同岩性依据三侧向电阻率和密度值可以进行准确识别与划分。为该地区铀矿地质工作从事生产实践、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具指导性的参数数据,为进一步铀矿找矿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阿尔玛勒煤炭勘查区位于新疆伊犁盆地南缘伊南煤田东段。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第三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及零星的石炭系。南部、东北部含煤地层与基底石炭系、二叠系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开采地段内未发现有断裂构造,构造类型初步可确定为简单类构造。根据物探勘探原理:不同岩性的地层或地质体的电性特征是有差异的(如煤层的电阻率值是砂泥岩层的数倍),利用EH4和瞬变电磁等物探综合方法,依据多数据解释及矿区地质条件和收集以往煤矿开采资料来确定勘查区的采空区及隐蔽地质灾害,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灌试验,基本查明了地下水回灌量与回灌压力(回灌水头)的相互关系,获取了相关的地层参数,预测了回灌量。根据呼和浩特市地层岩性、富水性情况及地下水位埋深等综合分析,呼和浩特市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含水组回灌能力较强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地层岩性颗粒粗,水位埋深大,灌采比大部分在50%以上;大黑河平原区地层岩性颗粒细,水位埋深小于10m,回灌能力较弱,灌采比大部分在30%以下。总体上,呼和浩特市地层回灌能力有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康苏煤矿范围内大部分断层延伸长度短,断距小,两盘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富水性弱,不导水或导水性弱。影响矿井充水的断层主要为F5断层,该断层斜切井田所有煤层,规模较大,生产中发现断层破碎带附近有淋水或滴水的现象。本文通过对F5断层的力学性质、规模、两盘岩性、埋深、产状、现代构造应力场6个方面详细描述分析,进行了含水性及导水性评价,综合分析F5断层突水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陈巴尔虎旗下营地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区三条矿化蚀变带与化探异常及高磁异常套合较好,是重要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9.
焦方谦  赵新生  陈川 《干旱区地理》2013,36(6):1111-1124
利用空间统计方法进行泥石流易发性定量评价的本质是度量影响因子(地形、地貌、岩性等)和响应因子(泥石流)之间的空间关系,最后给出所有影响因子综合作用结果,得到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岩性、降雨量与水系距离7个因素作为泥石流影响因子,采用证据权模型,对研究区内泥石流进行灾害易发性评价,使用自然间断法将研究区内泥石流易发程度分级,得到研究区泥石流易发后概率图,获得了较高的置信度,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其它灾害易发性评价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雷州半岛火山岩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富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中恒 《热带地理》2004,24(2):136-139
根据雷州半岛火山岩的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叙述了该地区火山岩地下水含水层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根据不同含水层的岩性、泉水出露和钻孔出水量,分析了该区火山岩的富水性及富水规律,为城镇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连云港市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分布状况的基础上,从诱发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地形地貌及气候植被因素考虑,选取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露天开采、降雨强度、植被覆盖率等15个评价因子,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模糊评判法对各隐患点的易发性指数进行计算、统计,将连云港市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最后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了易发性分区图,实现了地质灾害易发防治分区的目的,为连云港市后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相关资料,对礼让隧道工程地质中的地形地貌、地区岩性、地质构造、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以及礼让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礼让隧道的工程地质评价及针对岩溶、石膏岩膨胀性、石膏岩腐蚀性的施工设计建议。对同类穿越石膏岩地层的隧道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付海华 《西部资源》2023,(3):185-187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可直观展示地质体空间形态的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通过使用钻孔等基础地质资料建立钻孔数据库,辅以地形等高线、钻孔岩芯岩性、样品分析结果等资料即可在三维的环境中对地质问题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对勘查区矿化带的分布、矿化体的形态与分布规律、矿化体与特定岩性的关系等作了分析,提出了钻孔揭露的矿化体总体上分布在厚约100m的一个矿化带内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疆果子沟区域是我国与中亚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以及我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沿途滑坡灾害频发,威胁人类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但该区域针对滑坡灾害的研究程度较低,需借助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与风险等级评估结果指导防灾减灾。本文基于GF-1号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滑坡解译,选取地层岩性、断层密度、坡度、坡向、地表高程、植被指数等6个评估因子,探讨运用GIS、RS技术及统计分析模型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与建模。基于频率比法分析各因子敏感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灾害易发性分析,将研究区滑坡灾害风险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五个等级。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历史滑坡信息进行比较,并借助ROC Curve检验模型准确性,AUC为0.844,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因此建立的分析模型可以满足新疆果子沟区域滑坡灾害分析与评估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重大线型工程保护、边坡加固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境内省道S210沿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辨率航片,对沿线地震诱发崩塌滑坡进行判识,并通过分析地形、地层岩性及震中距等因子,探讨公路沿线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进而利用确定性系数和频率比例法对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易发性进行评价,最终通过沿线崩塌滑坡易发性分析结果对道路断道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省道S210沿线芦山地震造成的坡面破坏以中小型崩塌为主,高程集中在750~1 500 m,坡度多位于30°~60°,且位于西、南西和北西坡向的崩塌滑坡较多,岩性以硬岩和软硬相间岩层为主,研究区距震中19~21 km的距离为崩塌滑坡集中分布区域.崩塌滑坡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北段,南段公路同侧也有分布,较低和低易发区位于中段宽谷路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ArcGIS软件,基于人机交互解译数据并结合已有成果,对贵州省纳雍县沙包镇地区内的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及其孕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共计35处,其中发育滑坡20处,崩塌11处,泥石流1处,地裂缝2处,岩溶塌陷1处,以滑坡和崩塌为主。主要分布在纳雍县义中大河、扯瓜河及支流两岸陡斜坡地带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附近,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带性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带性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质灾害点集中发育在峡谷地貌、河流切割强烈的地区,以软质岩类和硬质岩夹软质岩类分布的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17.
矿石类型为饰面用花岗岩石材矿,矿石岩性为细中粒二长花岗岩。矿石通过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测试,锯切性、磨抛性、光泽度及板材率各项指标符合饰面石材规定的质量要求。根据该饰面板材的颜色、花纹、光泽度、物理性能及装饰效果,该饰面石材应属中档花岗岩类饰面石材。  相似文献   

18.
王桂珍 《西部资源》2014,(2):204-205
本文通过对努和廷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含矿含水层的岩性、水文地质结构、水动力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等特征的分析和评价,认为努和廷矿床具有有利于地浸的地质特征、部分水文地质特征和矿石工艺性能,但其涌水量和渗透系数完全制约了矿石的可浸性,初步认为矿床基本不利于地浸开采。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博罗县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特征,选取了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因素及地质灾害发育的数量、规模、密度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运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定量评价,共划分出地质灾害高、中、低三个易发分区等级,为博罗县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地区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岩石地貌是由特定地貌形体与特定岩性相结合而构成的地貌类型。我国岩石地貌类型众多,从岩浆岩形成的花岗岩地貌、玄武岩地貌到沉积岩形成的石灰岩地貌、砂岩地貌、页岩地貌等;从变质岩体形成的诸如泰山变质杂岩地貌,再到第四纪黄土堆积形成的黄土地貌等,在我国均有典型发育,特别是由沉积岩体形成的造型地貌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1]。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发育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构造运动和造岩作用下,岩性区域差异明显;多期造山活动的叠加,特别是喜马拉雅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影响,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