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惠州河南岸公园地下停车场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地下室共2层,开挖深度约9.10m,淤泥质土较厚,采用土钉墙与钻孔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方案,针对淤泥质土较厚区域,本项目另打入水泥搅拌桩加固基坑内桩侧土层。本文在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益,可作为未来相似地质环境基坑支护设计和处理的依据和实用材料。  相似文献   

2.
基于基坑边坡支护设计的现状,本文主要以工程实例为基础,探讨了在基坑边坡支护设计中,地下连续墙及水泥土搅拌桩等支护形式由于岩土参数选取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优化,以及选取岩土参数的不同计算限值所对应安全系数,最后建立基坑支护设计中岩土参数选取模型,通过强度理论方面进行论证和实际施工检验,证明本文中所建立的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拟建勇达更新项目结构型式高层建筑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建筑拟采用框架结构。拟建场地内埋藏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残积层和燕山期侵入花岗岩风化层。基坑设计主要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止水,南北两侧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东侧采用双排桩进行支护,西侧采用桩锚支护;1号电梯井基坑主要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2号电梯井主要采用放坡+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基坑开挖在基坑周边坡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强度相对较低的软弱夹层会对地震波产生吸收或强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斜坡的地震动力响应及变形破坏特征。试验以振动台为研究手段,设计并完成含不同厚度水平软弱夹层的两个单面斜坡概念模型。通过记录斜坡模型的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其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斜坡模型的变形破坏与地震动力参数密切相关:1.模型在正弦波激振下较天然波变形明显;2.合成向ZX、水平单向X和竖直单向Z的激振下,变形程度依次减弱;3.随着激振强度增加,变形破坏愈明显。两模型的变形破坏均出现在坡体中上部,且最大破坏深度距坡顶约50 cm。含薄夹层斜坡的破坏范围分布于整个中上部,坡顶近1/2发生变形和滑移破坏,呈现出"拉裂-剪切-滑移-碎屑流化"破坏模式,而含厚夹层斜坡的破坏范围仅集中于软弱夹层以上坡肩以下,两侧未达坡体边缘的局部范围,形成浅表的"凹岩腔",呈现出"震裂-剥落"破坏模式。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含薄夹层斜坡变形破坏先于含厚夹层斜坡。试验模拟再现了含水平软弱夹层斜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为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K-Ar稀释法和40Ar/39Ar阶段加热法对利文斯顿岛百尔斯半岛的熔岩和次火山岩测定了同位素年龄。新的年龄数据表明,该区火山活动在晚侏罗纪末即已开始,一直持续到晚白垩世,存在着三期火山活动的产物。侏罗纪末~早白垩世初的火山活动除有熔岩(146Ma,137Ma)喷出外,还发育有辉长岩侵入体(135Ma)和辉绿岩岩墙(129Ma)等次火山岩。安山岩(114Ma)和石英斑岩(94Ma)则是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结果。半岛东部具沉积夹层的玄武岩(71Ma)是区域上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火山活动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地下地膜截水墙--一种新的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简要分析了西北黄土梯地和四川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水侧向运移的特点,介绍了地下水地膜截水墙阻断土壤水分侧向支移,保持耕地土壤水分,抗旱增产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技术。陕北米脂黄土梯田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梯田梯坎蒸发,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西安娥墙,呈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4米,周长11.9公里,包括瓮城长14公里,城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城墙底宽15-18米,预宽12-14米,墙高12米。外墙有垛口5984个,内沿墙无垛口。城四周还修有98座敌台(又叫墩台或马面),敌台就是沿城墙外缘呈土。凸字形的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同。这一组组数字表明,两安古城墙,无论在高度,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岩墙地质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明显表现地物的几何结构和纹理特征,从而使得在较小空间尺度上观察地物细节变化、进行大比例尺遥感制图成为可能。利用高分辨率QuickBird遥感影像,对新疆巴楚县麻扎尔塔格山地区的岩墙进行计算机辅助地质解译,共获得1227条岩墙。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获得了解译岩墙长度、走向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76%的解译岩墙走向为NNW(135°~180°);QuickBird能够满足1∶2.5万地质调查的要求;通过地质分析综合解译结果获得了麻扎尔塔格岩体内部存在发育岩墙、岩墙形成应晚于内部的正长岩体的新认识。探讨并验证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中小规模地质体解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填方边坡下覆软弱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和袋装砂井联合法进行处理的案例得出填方边坡软基处理效果较好,地基土体强度可以迅速提高,同时经过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填方边坡的地基,能够使得高填方边坡的地基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09,(5):67-67
惊世发现:在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域内,共发现唐宋时期16条大小排水渠、4条铺砖道路、4条泥土支路、22处房址,3口古井。  相似文献   

11.
地面沉降对上海黄浦江防汛工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龚士良  杨世伦 《地理科学》2008,28(4):543-547
地面沉降导致上海地面高程损失,并降低防汛工程设防能力。1921~2007年地面平均沉降1.973 m,最大沉降3.035 m,市区普遍低于江河高潮位。地面沉降在中心城区外滩黄浦江防汛墙四次加高改建中分别占增高幅度的98.0%,62.6%,30.1%,7.8%,目前防汛墙仍受到地面沉降的持续影响,1994~2006年区域地面沉降占防汛墙总体沉降量的71.9%。地面沉降的长期危害是影响上海城市防汛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是上海城市灾害防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丹霞山顺层洞穴风化特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丹霞盆地丹霞组2段顺层洞穴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岩性红层抗风化能力的差异,重点关注软岩夹层的风化特征及其对顺层洞穴发育的影响。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选择3个典型顺层洞穴为案例,采集了洞穴剖面不同岩性红层的岩样及夹层水样品,进行一系列的岩矿理化测试和水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洞穴剖面岩性的不均一性及软岩夹层的风化凹进是形成丹霞山顺层洞穴的主要原因。顺层洞穴发育的软岩夹层一般是粉砂质泥岩,粘土矿物含量高,以泥质胶结为主,吸水性较强,开型空隙率较大,抗压强度小,易于风化破碎;上下岩层主要是砂岩和砂砾岩,以钙质和铁质胶结为主,吸水性较弱,开型孔隙率较小,抗压强度较大,风化速度较慢。在洞穴岩层风化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胀缩、钙质胶结物的溶解, 及铁质胶结物的水化作用等是导致岩体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但促使不同岩性红层风化的主导因素有所差别。粉砂质泥岩的风化以粘土矿物的胀缩作用为主,砂岩和砂砾岩的风化则以钙质胶结物的溶解作用为主。此外,酸性雨水渗入岩体后与各种矿物进行的一系列离子交换作用也促进了顺层洞穴岩层的风化。  相似文献   

13.
深切谷坡浅表部卸荷裂隙发育,风化强烈,致使浅表层介质性质出现差异,成为非连续介质,地震动力响应由此变得复杂。根据青川地震监测数据分析线型坡及山坳处的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并结合适用于分析岩质边坡运动过程的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对不同岩质边坡及岩体中出现节理和软弱夹层等不利地质体时的动力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在一定高程下线型坡上地震波加速度随高程增加而增大,且垂直山脊方向的地震波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沿山脊方向,最大可达3.12倍;山坳处的地震波加速度较谷底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同一规模边坡,岩质越硬加速度放大系数越大;当边坡中存在节理及软弱夹层时,地震波传播会受到反射和透射的影响,从而影响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分析表明,岩体弹模较大时,节理对地震波传播的透射作用较强,且节理间距与输入波长的比值小于临界值时,其比值越大,节理对地震波的透射作用越强;岩体分界面下部岩性较上部岩性硬时,随着两种岩性弹模差别增大,透射波峰值加速度降低越明显,而反之分界面以下岩性较上部软时,随着两种岩性弹模差值越大,透射波加速度放大越显著;软弱夹层厚度以及其与周围岩体波阻抗比较大时,地震波经过软弱夹层时的透射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4.
洞室顶部软弱夹层和层状岩体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地下工程顶部层状砂岩中存在顺层发育软弱夹层的情况 ,分别对开挖后可能出现的层间滑动破坏范围、岩板的沉降、折断和临界长度进行计算 ,并分析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泥石流直墙V型排导槽横断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勇  柳金峰 《山地学报》2008,26(2):218-222
排导槽横断面的形状及尺寸是泥石流排导槽设计的重要参数,如何合理选择过流断面的形状和尺寸,使泥石流排导槽具有最佳的排泄能力,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还比较少涉及.直墙V型断面排导槽是目前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横断面形状之一,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水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横断面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泥石流排导槽的断面形态系数(M)定义为湿周(P)与水力半径(R)之比,直墙v型排导槽水力最佳时相应的断面形态参数M=[8(1 m2v)1/2-4]/mv直墙"V"型排导槽水力条件最佳时的断面形态参数M仅与槽底横坡系数有关.假定在已知泥石流直墙V型排导槽排泄流量Q、槽底纵比降I以及泥石流体颗粒级配特征的条件下,推导出了联合求解最优水力条件下直墙V型槽断面形态尺寸的组合公式,并以大渡河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沟把丫沟为例,对该沟的泥石流排导槽横断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萃取结晶回收无机盐的过程,提出了萃取结晶回收盐的优势,并以水-碳酸钠-正丁醇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加料方式、正丁醇与碳酸钠溶液的溶剂比、温度、搅拌速率等因素对碳酸钠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反加法、较大的溶剂比和搅拌速率有利于提高碳酸钠的收率,温度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7.
边红利  呼桂桂 《盐湖研究》2014,(1):32-36, 60
马海盐湖钾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在生产氯化钾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含钾尾盐,随着盐湖钾资源持续的开发,马海盐湖的钾资源已凸显日益枯竭的趋势,为高效利用马海盐湖的钾盐资源,近年来开展了对浮选法生产氯化钾过程所排放的含钾尾盐矿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介绍了采用强制搅拌溶浸技术,溶浸马海盐湖含钾尾矿中钾资源的试验情况及所取得的试验结果,并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在水电、铁路等交通领域对边坡及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控制,结合某水电工程坝区,分别对岩块岩屑型和岩屑夹泥型两种软弱夹层,在考虑一定围压作用下进行了天然含水状态和饱水状态的现场直剪试验.结果显示,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饱水前、后均呈现出微弱的峰值,整体均表现为塑性破坏特征,饱水前、后发生屈服前的剪切位移分别为5 mm和10 mm以内.在强度参数上,两类夹层饱水前、后峰值强度内摩擦系数降低幅度一般在8%~10%,残余强度一般降低5%以内.表明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由于细粒(<0.075 mm)物质少,细粒起不到包裹粗颗粒而作为润滑作用,同时因围压效应,饱水对其强度参数的影响有限,因此不同含水状态对该类软弱层带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均无显著影响,其强度参数主要还是取决于夹层本身的颗粒成分.  相似文献   

19.
根据矿石的物质成份及化学成份,对矿石样品作了碱法和酸法搅拌浸出试验研究,探讨了碱、酸、氧化剂用量、浸出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铀的浸出率影响,并选用较好的工艺参数作验证试验。通过试验证明:用碱、酸法在一般搅拌条件下,均能获得较高的浸出率,属于易处理类型矿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软硬夹层工程地质勘察的描述,详细介绍了勘查中建设方案的选择,包括如何选择基础类型,进行基坑支护与降水,结合野外实际施工工艺,提出一些看法,以及在基础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