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通过对测区遥感解译环形构造与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异常产生的叠加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具有叠置、套合关系的环形构造和元素异常具有相同的内在地质成因关系。选择测区内扎赉河农场Cu多金属元素异常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验证,在两者交集部位发现了(黄铁矿、孔雀石、黄铜矿)矿化构造蚀变岩(带).这一实践过程为区域地质找矿工作早期确定元素异常矿化位置起到了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森林茂密,松散覆盖层较厚地区的遥感基础图象制作方法,利用热红外波段及生物地球化学遥感技术地植被覆盖区与金有关异常信息的提取;建立了植被覆盖区遥感构造解译标志,解译出4组线性构造,百余个环形构造和一个大型环块构造;将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NE-NNE与NW,近EW向构造带相互交织成菱形格子状构造是本区构造的基本格架;大型环块构造及其周边环形构造和菱格状构造的各“角”区,往往是金矿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遥感环形构造信息提取与金矿预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解译了北京地区航片上的环形构造,对环形构造解译图进行了数字化处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环形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金矿化作用的关系,最后得到了环形构造密度异常与金矿分布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等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西部的熊耳山地区是重要的金成矿集中区,区内环形--线性构造与成矿存在耦合关系。本研究中对最新高分SPOT--5图像和Aster的遥感地质解译发现,熊耳山北部上观周围区域存在多个环形构造,主要发育于太华群古老变质岩和熊耳群火山岩中,南部附近为中生代花山岩体。环形构造集中分布,大环套小环、线性和环形构造交切。影像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发现,环形构造周围及其内部发育较好的铁染异常和羟基异常,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附近和周围已知的金矿床和金矿点零星分布,但其遥感图像与熊耳山其他类似环形构造发育地区相比,影像特征更为典型,且成矿条件似更为优越,有可能成为熊耳山地区又一个金银成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5.
地气测量在宣汉气田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凤根  童纯菡 《矿物岩石》1998,18(3):99-105
本文首次将地气测量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勘查及评价工作中;即对由遥感方法发现的环形构造等有利含油气局部构造通过地气测量进行地面解译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地气测量能够反映地下逾4000m的深部构造形成的弱异常;地气异常出现在由遥感解译的环形构造的环状带之正上方,异常宽度略大于遥感所反映环状带宽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遥感区域构造的空间信息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中基于GIS的遥感资料自动解译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对遥感资料的数据处理并结合已建立的重磁构造格架,进行空间信息的自动关联识别,提取有地质意义的遥感线性、环形构造。探讨了实现遥感空间信息自动集成技术和其在遥感图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与矿产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京津冀地区地质背景与矿产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获取京津冀地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继而对遥感影像上的线性和环形构造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并借助于ArcGIS平台对研究区内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及其交汇部位进行缓冲区分析,根据线性、环形构造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矿点的产出关系,总结出线-环形构造的控矿规律及控矿模式,为以后遥感找矿、圈定成矿远景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Landsat 8与SPOT-6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工作区遥感影像特征和1:5万地理底图,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对工作区地层、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进行解译,并采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和铁染蚀变信息.通过对遥感解译的断裂构造、环形构造和蚀变矿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遥感角度圈定成矿有利部位,供野外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数据对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开展了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首先利用OLI数据波段多,视域广的特点,利用其进行了区域构造格架的建立及大规模地质体的固定,同时利用其多光谱特点,对工作区进行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提取工作.其次,利用GF-1卫星数据,对工作区进行地质构造详细解译,确定区内断裂构造规模、性质、形成顺序;进一步划分区内各地质单元界线,确定地质体地质产状、接触关系、生成顺序;追溯与成矿作用相关的地质信息,结合其它资料,圈定遥感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元素组合异常指示元素平均值与大兴安岭森林沼泽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值的差,以及与其所在地球化学子区元素变化系数的乘积关系,度量多元素组合异常指示元素在成矿地质作用中的聚集变化强度;计算多元素组合异常元素变化强度的和,对多元素组合异常进行元素变化强度和的评序,遴选主要组合异常.利用多元素组合异常指示元素蕴涵R型因子分析因子结构组合元素矿化类型的意义,判别多元素组合异常因子矿化类型.依据主要组合异常分布、因子矿化类型以及与测区物探、遥感解译线性、环形构造的关系,建立测区主要组合异常聚集带、聚集区.依照主攻矿种元素、相应主要组合异常因子矿化类型信息和相关成矿地质理论,开展测区多元素组合异常优中选优的找矿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进的遥感异常提取方法,以甘肃金川地区的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主成份分析方法及低通滤波后期处理,得到空间规律性较强的烃基及铁染异常;进而对测区的土壤地球化学取样分析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寻找不同元素异常(或地球化学指标)的内在关联,并建立土壤地球化学指标比值与遥感异常之间的关系模型.继续构建出基于...  相似文献   

12.
朱谷昌  王炎 《矿产与地质》1992,6(3):231-234
应用遥感地质技术手段,对西天山地区约80000km~2范围,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和评价,研究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圈出具有成矿意义的环形构造群(带)及具独特找矿意义的透镜状影像构造,确定了西天山的地质构造格局。总结了区内矿产分布与地质影像构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该区的遥感找矿准则,并提出了有找矿前景的遥感影像构造地带。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空间分析进行多源信息成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GIS空间分析在区域地质多源信息综合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GIS空间的分析特征及应用于区域地质找矿的两种方法,即统计分析和叠加分析。结合兰坪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作者选取了遥感线性体密度异常、频度异常、遥感环形影像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地质异常及已知矿(点)床的分布等七种控矿因素作为多源成矿预测的空间信息数据源。在此基础上,利用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出三级成矿有利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化探与遥感信息在青海两兰地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海都兰——乌兰地区应用化探与遥感信息进行综合找矿预测,主要是运用迭代法、聚类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快速提取化探异常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掩膜和图像彩色分割等方法直接从TM遥感图像中提取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异常信息与成矿的相关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工作区所在的大兴安岭北段地区,由于地面披覆物的影响,地质体在遥感影像上的区分度降低,一般认为遥感技术难以发挥作用.但是对矿调工作来说,抓住与矿产分布最为密切的线、环形构造和遥感蚀变异常两方面的内容最为关键,而这两方面的内容受地面披覆物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巴彦街矿调项目中,首先对工作区进行不同尺度的线、环形构造解译,运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蚀变异常.综合两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化探异常圈定了重点工作区,经探槽工作验证,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朱文杰 《地质与勘探》2015,51(5):888-897
物化遥信息的精细化研究是归来庄金矿区找矿新突破的关键。该区化探区域异常范围大,数值高,和燕山期次火山成岩作用相一致,而成矿却和低缓局部异常相一致。重磁异常轴线错动、弯转较多,错动后的产状缓倾侧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富集。多期岩浆活动造成遥感多重环状构造交汇及线状与环状构造交汇。由此建立两条找矿主线:隐伏岩体边部、外缘-大中型的构造破碎带-产状变换部位-低缓地球化学区域异常-重磁异常产状倾缓-侧-遥感多重环状构造的交汇部位;地质构造环境的突变处-地球化学障-重磁等值线方向的突变-遥感线性构造的转折处。以归来庄金矿成矿模式为基础,对以上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了归来庄地区的找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优选了银洞沟、十字庄等三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在桂东地区ETM+遥感影像742波段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运用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研究区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计盒维数法求得研究区的线性构造分维值,得出该区线性构造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利用Surfer软件求得线性构造分维等值线图,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比值法组合提取遥感蚀变异...  相似文献   

18.
中亚区域多戈壁或浅覆盖,为遥感地质找矿提供了更多机会;中亚成矿域发现较多大型超大型金铜铁多金属矿床,它们的遥感地质特征受人关注。本研究采用美国陆地卫星7号ETM+数据对乌兹别克斯坦Muruntau巨型金矿床、哈萨克斯坦Kounrad和Aktogai超大型铜矿床、蒙古国Oyu 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中国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大型铁矿床等中亚代表性金属矿床进行了遥感地质分析,表明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矿、造山型金矿和火山岩型铁矿均与直径几km至几十km的环形遥感影像关系密切,矿床往往产在环形遥感影像边部。新疆西天山赛里木湖东南部库松木切克发现清晰的环形遥感影像,面积约2.9×2.3 km2,“十字形”地质剖面实测证实它是构造岩浆热穹隆的表现:穹隆核部是蓟县系白云岩和大理岩,翼部为泥盆系复成分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核部与翼部之间多发育外倾正断层,沿断层硅化和黄铁矿化显著。库松木切克发现的环形遥感影像与航磁异常和Co - Ni - W - Mo - Cu - Zn - Pb - Sb - Ag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相重合,可能是斑岩夕卡岩型,或卡林/类卡林型,或MVT等铜、金、铁、铅锌大型矿床找矿重要靶区。我国新疆北部相关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高度重视环形遥感影像的示矿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遥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物元素含量的特征,利用遥感反演元素特征在地质工作程度低地区或者国外地质资料难以获取地区可以提供一个参数。本文根据元素含量与光谱关系,建立了波段相关斜率、波段的斜率指数、波段相关吸收深度指数、波段的相关多项式指数这4个遥感地球化学反演模型的指标,以西藏多龙矿集区为研究区,通过回归算法反演了铜元素遥感地球化学,并经过F检验证实反演可信,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最后把实测铜元素地球化学、蚀变遥感异常与遥感反演铜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对比,证实遥感铜元素地球化学反演结果较好,且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遥感参数。  相似文献   

20.
遥感信息与化探信息为地表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的表现,矿物特征光谱是对矿物化学组分的响应,二者存在密切的关联。2种信息融合既要达到空间位置的精确对应,又要根据物质成因的相关性,实现2种数据间数据层、决策(符号)层等不同层次的数据耦合,提高异常信息提取的准确度。通过对遥感与化探信息形成机理及特点的分析可知,二者在空间和成因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将化探散点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结构并进行空间尺度的转换和配准,选择和研究区异常相关的4种元素(Au、As、Sb、Bi)与原始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对融合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进行蚀变信息提取,较单独利用遥感数据提取结果剔除了无意义的异常信息点,异常区域更为具体。经野外检查,验证多处地表岩石蚀变的存在,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