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阿舍勒块状铜-锌硫化物矿床产于中泥盆统阿舍勒组以英安质为主的钙碱性火山岩系中.矿化发生于中酸性火山喷发活动行将结束的阶段.矿床受岩性、火山穹丘和断裂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岩浆热液、火山岩及海水.矿液主要由岩浆水和海水组成.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期、热液沉积充填期和矿床变质期.矿床是海底火山作用形成的热液沉积-交代充填成因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可与黑矿型矿床对比.  相似文献   

2.
杨宗良 《云南地质》2004,23(3):343-350
民乐铜矿产于中三叠统钙碱性、碱性系列火山碎屑岩、熔岩、次火山岩(英安斑岩)中。矿床形成与陆相火山活动及其后的火山热液、英安斑岩体侵入有关,明显受火山岩岩性、岩相、层位及构造控制。成因上与火山喷发、英安斑岩体侵入作用有关,具有斑岩铜矿的一些特征。矿床受后期火山热液,次生富集叠加改造明显。  相似文献   

3.
安徽庐枞盆地何家小岭黄铁矿床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家小岭黄铁矿床受控于砖桥组下段第一韵律层(J_3zh)的火山碎屑岩中,热液蚀变作用明显。矿床成因分四类:1、火山沉积型;2、次火山岩型;3、叠加改造型;4、火山热液型。硫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深部地壳。矿床通过火山岩浆内生成矿和盆地环境外部因素综合作用形成。该黄铁矿床确定为典型中低温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4.
杨贵来  胡光道 《云南地质》2001,20(4):347-360
大平掌铜矿属火山成因铜多金属矿床。主矿体--浸染状矿体为次火山热液型,受英安岩等组成的火山穹窿构造及隐爆角砾岩筒构造所控制,赋存部位为火山管道之隐爆角砾-次火山岩相;块状矿体是在D2-C1海相火山喷发时期形成,受后期构造及火山-次火山岩体侵位破坏,呈角砾状分布在构造破碎带中。矿床总体为海底火山喷流喷气沉积及次火山热液叠加改造的复合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5.
徐克勤 《地质科学》1992,(3):213-223
庐枞盆地中发育一些大中型硫铁矿床,曾长期被认为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成因。本文从矿床层控特点、矿体形态产状、矿石沉积组构、矿物组合及其生成顺序、矿化分带、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诸方面,证明它们具显著的火山喷气沉积成因特征,并受到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提出了大鲍庄式陆相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硫铁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谢齐文 《安徽地质》2004,14(4):318-320
安徽庐江龙桥铁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北缘,是327地质队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个大型富铁矿床.过去对该矿床成因的认识,曾有过三个观点:一是矽卡岩型铁矿,二是火山热泉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三是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1995年327队汪祥云等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确定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田处于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受会理-东川裂陷槽构造-岩浆演化控制。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富钠质的细碧-角斑岩系中。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分布在-1‰~4‰之间,均接近0,具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火山喷发作用。矿床与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流体类型相似,其包裹体基本为早期石英硫化物中的Ⅰ型包裹体及后期方解石、石英硫化物中的Ⅱ和Ⅲ型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反映为火山喷发沉积期的主成矿阶段;而Ⅱ型和部分Ⅲ型包裹体反映了晚期流体混溶现象,显示矿床经历了后期改造。根据同位素测年数据,将矿床的成矿过程大致分为火山喷流作用(1600~1800 Ma)、变质变形作用(1000~1100 Ma)和热液叠加改造作用(770~900 Ma) 3个阶段。初步认为拉拉铜矿田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但河口群不同的火山喷发旋回具有不同的矿化样式。  相似文献   

8.
荒田铅锌矿床位于官厅铅锌成矿带,其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玄武岩组中段下层P1β2-1与茅口组上段P1m2之间的玄武质、灰质角砾岩层中,常富集在背斜的两翼和向斜的槽部,严格受层位、岩性和褶皱构造的控制。矿床与晚二叠世海相基性岩浆喷发有关,后经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以及多期次构造运动对成矿物质的改造富集。故矿床应属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托莫尔特铁(锰)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托莫尔特中型铁(锰)矿床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本研究利用硫同位素和年代学,探讨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和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火山沉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和区域变质期。火山沉积期为铁和锰主要成矿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形成少量铁和铜矿化。火山沉积期黄铁矿的δ34S变化于6.2‰~13.1‰和-20‰,表明硫主要来自火山岩,也有少量来自细菌还原海水中的硫酸盐。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变化于-1.8‰~8.5‰,主要集中在-1.8‰~3.8‰,表明硫主要来自黑云母花岗斑岩脉。含矿岩系变流纹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06.7±4.3)Ma,穿切矿体的黑云母花岗斑岩脉锆石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U-Pb年龄为(401.6±0.6)Ma,表明托莫尔特铁矿火山沉积期形成的Fe-Mn矿化及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形成的Fe-Cu矿化出现在早泥盆世(407~401 Ma),为火山喷发沉积和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大宝山多金属矿田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的提出大宝山是一个大型的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多种成因的矿床类型,早在国内享有盛名.六十年代,许多人将大宝山矿床归属于碳酸盐岩中沿层交代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花岗闪长斑岩是形成母岩.后来,有人提出次英安斑岩是成矿母岩.近年来又有“层控矿床”、“沉积成矿热液叠加的复生矿床”“海底火山沉积-断裂凹陷型黄铁矿型铜矿”、“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生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地台型火山成矿作用的火山喷发异地沉积改造矿床”种种说法.随着矿床的开发,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许多新的地质事实表明,大宝山是一个复成矿床.本文试从多源成矿和不同的成矿作用来阐述矿床类型,进而对成矿作用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