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三峡步步升文化村为案例,在分析所依托资源特点、开发现状及旅游开发策略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得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题村落再造"模式,即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以文化旅游为功能,以活态传承为方式,以聚集开发为手段,整体形成一个极富活力的生态文化博物村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国际著名旅游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所刊载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献的学术梳理发现,国外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与商品化、政治性质、旅游影响、立法保护、动力机制等方面。研究方法多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参与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理论探索多基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其学术取向明显不同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应用对策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春媚  王娟 《中国地名》2010,(11):33-3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面临威胁的形势下,本文提出利用旅游业和知识产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通过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经验,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形式,针对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提出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最后从制度、财政、科技三个方面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评价法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天津传统表演艺术、工艺美术和民俗三类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进行评价。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适宜旅游开发;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不同,民俗类旅游开发风险最高,工艺美术类次之,传统表演艺术类最低;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客体风险都很高,环境风险相对较低,主体风险最低。在开发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风险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湖南省虎形山花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挑花艺术、打蹈舞、乌哇歌、花瑶服饰艺术等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级别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与旅游相结合成为品级较高的旅游产品。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遗产保护,遗产保护好后反过来可以提升旅游开发层次,从而形成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在此互动过程中应注意运用社会学互动原理,根据互动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进行针对性研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市区和97个县级地区为评价单元,基于昂普理论,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空间载体综合景观、投资环境3个方面建立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利用潜力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以ArcGIS 10.0叠加分析将单项测评结果综合为总评价值.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必须与有形的物质景观结合;手工艺、民俗和表演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类;在微观层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较高的地区仅有1个市区、5个县,等级列前5位的地区只占22.2%;在区域层面,中部和南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远高于北部地区,且上党、晋商、河东文化区和省边界附近的传统聚落集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潜力突出.  相似文献   

8.
唐卡是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美术,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鉴赏唐卡、购买唐卡已经成为西藏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进一步发挥旅游在传承和保护唐卡中的作用,更好地借唐卡提升西藏旅游的文化艺术品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游客对唐卡的感知,对保护唐卡的措施的态度发现:一方面,游客对唐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对唐卡画面的象征意义了解不够、对唐卡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感知比较肤浅;另一方面,游客对"多元参与"的唐卡保护模式的认同度高,对提高唐卡的旅游吸引力的外在辅助措施的认同度高,对改变唐卡的传统形式的分歧大。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旅游为唐卡的"活化"提供动力;唐卡为西藏旅游增加文化艺术品味;"动态本真"是唐卡旅游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但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进行旅游开发。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所承载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五大类别,即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目前旅游开发比较理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和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适应性分析,分别对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旅游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有着很大开发前途。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对三峡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概括,即多元性与丰富性,原生性与原创性,群众性和参与性,文化艺术价值高,濒危程度高。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开发对策,即科学指导,持续发展;全面普查,筛选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整合资源,创新开发。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旅游资源,适宜的旅游开发方式有利于统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而这需要通过旅游市场来检验.此次研究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方法,对秭归屈原故里端午节进行RMP分析,并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设计一系列产品,进行问卷调查,定量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设计旅游产品的适宜性.基于RMP-M'P'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细分与旅游六要素对接的旅游产品适宜性评价模式,既可以指导端午节的旅游开发,又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法的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概况、分类、特色及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评价指标因子,构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作定量分析,计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权重,再运用模糊记分法给每项资源打分,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潍坊市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情况,然后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的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针对非遗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估法与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模糊打分得到各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总体品位突出,开发潜力大.南京的民俗类、苏州传统美术与表演艺术类优势明显,无锡、常州、镇江三市整体相对薄弱.除少数项目与旅游有较好的结合,大多项目囿于专业市场,但有较大的文化旅游开发空间.最后结合具体项目分类别提出非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一些国家农业部认定的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通常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多元的传统知识、独特的资源利用技术、杰出的文化景观,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文化关键种作为塑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特征的重要物种,可以作为研究社会-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力提升的一种独特视角和方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文化关键种概念的起源与内涵,分析了它们与生物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和保护需求,尝试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文化关键种给出了定义,即"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内,由生物资源和文化实践紧密结合,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且能够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目标实现的生物文化复合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识别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关键种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意义:一是通过文化关键种的识别与保护有助于遗产地关键要素的识别和保护;二是利用文化关键种社区认同度高的优势可以调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三是以文化关键种的识别与保护为切入点,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全球或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目标,即保障食物与生计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传承以及维持景观特征等。  相似文献   

15.
文化生存空间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提出广义文化生存空间的理念,广义文化生存空间是文化遗产的一种生存环境,这一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它有许多支化的成分,如文化政策、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等,它们是文化遗产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广义文化生存空间探讨畲族文化生存空间的保护,认为畲族文化遗产生存空间保护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强对畲族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建设“畲族生态博物馆”、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定量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宏观区域分布、行政市域分布以及流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地理环境分析和基于市域尺度的空间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等级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形;类型结构以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项目为主;空间结构特征在数量上,以闽南地区为主,闽中地区次之,闽东、闽北、闽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较少。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区位熵福州比较高,曲艺则是高度集中于厦门,民间文学集中分布于泉州,传统舞蹈与传统音乐则分别集中于三明和龙岩;在密度上表现为厦门、莆田、泉州三地市较高。此外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具有流域指向性。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因素、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完善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名录体系,强化文化空间的保护,适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创新途径,将是未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独特性是文化遗产型景区的核心吸引力,了解和欣赏异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者的主要动机,解说翻译是跨文化遗产旅游的桥梁。由于国内旅游规划对文化遗产旅游解说特点研究不够,景区管理者对双语解说信息创作对象不了解,导致文化遗产解说与翻译的质量影响了跨文化遗产旅游的解说教育效果,错过了通过文化遗产旅游平台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良好机会。综述了旅游解说的概念、内涵以及有效解说和信息创作的原则,在总结文化遗产旅游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遗产型景区英文解说翻译应针对国际旅游者特点的信息再创造的观点。建议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制定针对国际旅游者消费特点的双语解说规划;旅游规划和翻译学术界应重视旅游双语解说规划和翻译的研究;翻译者在具备双语、双文化翻译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了解旅游解说和信息创作的跨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建忠  温娟娟  刘家明  朱鹤 《地理科学》2017,37(7):1104-1111
研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类型结构、空间分布类型与聚集区域、市域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响应、时序分布特征等,得出结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差异化特征明显,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技艺类数量最多。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省域分布层面集聚型分布特征以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级密集区和带状区域为主要分布现状。 山西省11个地市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类型、数量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时序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不同特征。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汪萍 《中国地名》2012,(10):72-73
(一)全力挖掘,抢救性推进。一些人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清,破坏文化遗产的事不断发生。如有人认为,只要传承具有象征性的几样民族特色,一般民族文化不要也罢;有人觉得有些传统民族文化可有可无,不需小题大做,提倡顺其自然发展;有人把许多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东西完全看成是封建迷信;有人面对文化的多样性选择,面对一些强势文化的包围,存有盲目自卑感,更丧失了文化自信心……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丽江旅游开发30年呈现表象的商业化与内在的文化自觉两条线索.基于访谈样本,认为丽江古城独特的地方智慧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这使其呈现世界休闲古都的文化意象.最后进行两点学术讨论:(1)丽江古城遗产保护,应该兼顾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丽江古城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其未来的发展不应该摒弃纳西族文化、马帮文化、人-水-城-大环境四合一的中庸文化等特质,高品质的深度旅游和文化传承才是符合世界遗产旅游的潮流和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