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贤才  张永杰 《陕西地质》2005,23(1):94-102
陕西省观赏石资源分为单矿物玉石类、岩石玉类、卵石与水冲石及古生物化石四大类。著名的观赏石有水晶、萤石、绿松石、五彩石、芙蓉石、商洛翠玉、粉翠、菊花石、蓝田玉、洛南翠、黄陵石、磬玉石、墨玉、汉江石、秦岭石、泾河石、洛河源头石、陕西省黄河石、嘉陵江石及古生物化石等。  相似文献   

2.
观赏石又称石玩、雅石、珍石、欣赏石等,泛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质艺术品。广西平桂地区观赏石大致分为矿物观赏石、岩石观赏石和化石观赏石三类。矿物观赏石又分为单晶和晶簇两类,其晶簇再细分为单矿物晶簇和多种矿物组成的晶簇。  相似文献   

3.
山东观赏石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造型美,品相佳。自古山东为观赏石大省,具有深邃的齐鲁石文化积淀。文中对山东观赏石分类,并着重论述了泰山石奇石、琅砑石、临朐石等30多种观赏石的机理及特征。对观赏石的研究与开发,领先的奇石文化市场,必然对山东经济发展具添砖增瓦意义,山东石文化将在发展中谱写出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观赏石的分类与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观赏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这一认识出发,将观赏石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石、古生物化石、纪念石和特殊石6大类。又以观赏石的地域审美观为指导,从色泽、形态、图纹、质感、组合、使巧、命名和意境8个方面对观赏石的审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议观赏石     
观赏石(又称石玩、雅石、供石、奇石、珍石、欣赏石)主要是指天然形成有观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石、纹理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纪念石、盆景石、工艺石、文房石等.它们以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及花纹、细腻的质地、产量又比较稀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体量上可有大中小之分,据造型、纹理、色彩、质地及产出量多少又有高中低档之别.观赏石基本上是一种发现艺术,是科学与文化共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广西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按观赏石产出的地质背景,形态特征及所含意义等特点将区内观赏石划分为6种类型,即造型石类,纹理石类,矿物晶体类,古生物化石类,事件石类,纪念石类,不同类型各具特色,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观赏石贸易中注意保护资源,合理评估品级和价值,努力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广西的石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碧茹 《广西地质》1997,10(4):71-76
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内容,观赏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及商品经济价值。广西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较好的利用前景。根据观赏石的形态特征、产出地质条件划盼为造形石类,纹理石类,矿物晶体类,古生物化石类、特殊石类等,各类观赏石其形成地质环境各异,在大自然的雕塑下展现出的欣赏价值各放异彩。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及较高收藏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赏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命名的石种不下千余。中国观赏石协会综合各地石种类型,归并划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四大类型:既引入了国外关注的具有科学价值与自然美的矿物晶体和化石类石种,又将我国传统的造型石、图纹石类观赏石推向了世界,用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动世界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安徽省灵壁石、太湖石、景纹石、昌源石、腊石、青石、山花石资源的分布及其产出的地质条件,并对各石种的品质及特征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安徽省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安徽省观赏石开发利用前景进行论证,认为其开发利用前景喜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品位也越来越高,赏石便成了人们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增长的一种文化需求。 观赏石的鉴赏,是人们对观赏石形象的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断循环认识的过程。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对观赏石的鉴赏能力,本刊特别策划了观赏石鉴评系列讲座,特邀中国宝石协会常务理事、广西观赏石协会会长张士中先生就如何进行观赏石鉴评作一讲解。该讲座根据观赏石的分类分为造型石类鉴评、图纹石类鉴评、矿物类鉴评3个系列,本刊将分别于2009年第3期至第5期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11.
4月22日,临朐县隆重举行“中国观赏石之乡”揭牌仪式。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邱沛姑,山东省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郭凤喜,潍坊市政协副主席杨肖青,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殿平等领导出席仪式。来自首批“中国观赏石之乡”广西大化、贵州兴义、安徽灵壁和辽宁义县等地的党政领导也参加了揭牌仪式。该县观赏石协会为配合揭牌活动,同时在临朐奇石馆举办了“2008携手奥运·临朐观赏石精品展览会”。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地质学刊》2007,31(4)
江苏独有的观赏石-溧阳石品种———溧阳石,是一种主要由颗粒极细的叶蜡石矿物集合体组成的岩石,颜色丰富多彩,主要有红、黄、褐、灰、白等色,有时具紫、蓝、绿等色。溧阳石中常含杂质或蚀变的角砾。杂质和角砾经过多次蚀变后,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观赏石。按颜色、质地和花纹不同,可划分为:溧阳红、溧阳紫、溧阳黄、溧阳花石、溧阳冻、溧阳星点红、溧阳星点紫等品种。有些溧阳石切割抛光后十分美丽,如:《仙女下凡》、《红衣公主》、《峡谷风光》、《朝霞满天》、《雄狮》等观赏石,在中华奇石馆展出和南京电视台多次播放后,引起人们的兴…  相似文献   

13.
浅谈观赏石     
沈才卿 《铀矿地质》2000,16(2):125-126,128
通常,凡具有观赏、玩味、陈列、装饰价值,能使人的感官产生美感、舒适、联想、激情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石体统称为观赏石。1 观赏石的分类我国观赏石的产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国内对观赏石的分类尚不统一,目前有李饶(1990)、袁奎荣等(1991)和宋魁昌等(1991)3种分类方案;本文仅以李饶的分类方案为例对观赏石的分类作简单介绍。李饶(1990)按观赏石的产出特征将其分为3类18型。(1)岩石造型类①地表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奇特造型。如新疆和内蒙的“风陵石”;②由海蚀或河流冲涮作用形成的自然造型。如南京雨花石、山东长岛鹅卵石等;③淋积作用形…  相似文献   

14.
趣谈云锦石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06,30(2):119-119
在江苏省已知的80余种观赏石中,云锦石是20世纪80年代后新开发的观赏石。云锦石属于图案类观赏石,它产于南京东郊其林门等地区。因石头切面中的花纹似南京著名的云锦花纹而得名。云锦石呈浅黄、黄白、灰黄白等色调,石头大小不等,大者可大于1m,小者不足10cm。石头切面上的花纹图案十分美丽,令人浮想联翩。经地质人员研究后认为:云锦石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文石,其次为方解石。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CaCO3)。摩氏硬度(H)为3~4,密度为:2·7g/cm3~2·8g/cm3。有时局部硅化后形成玛瑙时,则硬度较大。云锦石的成因较复杂,其物质来源是古生代及中生代…  相似文献   

15.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07,31(4):314-314
江苏地质科技人员1985年发现和命名的观赏石新品种——溧阳石,是一种主要由颗粒极细的叶蜡石矿物集合体组成的岩石,颜色丰富多彩,主要有红、黄、褐、灰、白等色,有时具紫、蓝、绿等色。溧阳石中常含杂质或蚀变的角砾。杂质和角砾经过多次蚀变后,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观赏石。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利用和开发我国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藏石热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迅速兴起。目前,虽然我国有些地区也开始出现对观赏石的收藏和经营,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对我国观赏石的特点、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开发前景等尚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开发历史 浙江省观赏石开发历史可以追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距今7000年前的浙东北余姚市河姆渡镇古人类遗址文化层中,就出土有石珠和简单加工的玉器;在距今4000—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镇古人类文化层中,又出土了玉琮、玉壁、玉钺等玉石制作的礼器,是史前时期浙江观赏石开发历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云南省为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创意地把珠宝玉石、观赏石和建材石合称为石产业,并努力把它打造成为继烟草、生物资源、旅游、矿产和电力等支柱产业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为此,省政府在今年7月10日-17日又成功主办了以"弘扬石文化,繁荣石产业"为主题的"2011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  相似文献   

19.
贵美石是所有用于制作装饰品、艺术品和雕刻品的美术工艺矿物原料的总称。在本文中笔者建议将其划分为五大类和若干亚类,即宝石、玉雕石、彩石、砚石、观赏石及其亚类。  相似文献   

20.
江苏观赏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其华 《地质学刊》2004,28(1):62-64
观赏石,又称奇石、雅石、供石、石玩等,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各种石体,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包括一般未经琢磨而直接用于陈列、收藏、教学或装盆、造园的岩石、矿物和化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