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山东玲珑和焦家金矿成矿深度研究与测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古贤  孔庆存 《地质论评》1996,42(6):550-559
应用构造作用力影响静水压力的理论,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了玲珑-焦有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焦家金矿Ⅰ、Ⅱ号矿体形成深度为2243.6m±,Ⅲ号矿体脉群形成深度为1632.4m±(105Ma±),玲珑金矿四个成矿阶段的深度分别是3455m±(213Ma±),1914.4m±(100.28Ma±),1091m±(80.67Ma±)和721m±(71.86Ma±)。  相似文献   

2.
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物理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矿流体是富含挥发分 (CO2 、CH4等 )是具有较高含盐度的特殊地质流体。本文讨论了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挥发分的来源 ,指出主要来自水岩作用、有机质分解及地幔去气和岩浆 ;碱金属及卤素同样具有多来源的性质 ,以海水、含盐系淋滤、建造水为主要来源 ,含盐系重熔可以形成富含碱金属的成矿流体。流体演化过程中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的分馏主要与温度、水岩比值或硫源丰度有关。一个重要的结论是 ,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地质作用有关 ,而流体来源是次要的。海底热水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高δ3 4 S值、中稀土富集及正铕异常为特征。本文总结了热水流体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指出水热流体物相点 :1) 10 80℃ ,7.5× 10 8Pa水溶液与硅酸岩熔浆分熔点 ;2 )水溶液的第二个临界点是气水溶液的超临界点 (374.15℃ ,2 .2 1× 10 7Pa) ;3)水溶液的沸点 (≥ 10 0℃ ,≥ 1× 10 5Pa) ;4)水溶液的冰点 (≤ 0℃ ,1× 10 5Pa) ;5 )H2 O CO2 体系的不混溶温度点 (2 6 6℃ ,2 .15×10 8Pa[1 3 ] 等是重要的成矿相变点。  相似文献   

3.
华南震旦系为张性裂谷盆地沉积,含有重要的铁、锰、磷等热水沉积矿床。在层位分布上,铁矿床和锰矿床分别分布在间冰期地层的下部和上部,磷矿床分布在上冰碛层上下附近的层位中。铁矿的同位素年龄约为800×10^6a。锰矿约为730×10^6a。在空间分布上,铁矿床呈两个对称的成矿带展布于扬子地块的南缘和华夏古陆的北缘;锰矿床则分布于扬子地块南缘,在华南古陆的北缘仅见有锰的矿化层;磷矿床的分布范围最广,且具有  相似文献   

4.
蔡家营矿床成矿温度为181-387℃,成矿压力为33.9MPa,流体盐度为5.7%-15.0%NaCl.流体密度为0.74-0.97g/cm^3,pH值为4.746-5.668,Eh值为-0.538--0.512V,fo2为2.29×10^-40-3.98×10^-34,fs2为1.23×10^-16-1.70×10^-10,从早到晚,成矿温度、流体盐度、流体fs2和fo2逐渐降低,而成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矿床形成于弱酸性、弱还原一还原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丘岭金矿床是产于献羊山组及袁家沟组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互层段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包裹体研究的热力学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184-300℃压力为430×10^5-2375×10^5Pa,形成深度〉1.5km;成矿流体具弱酸-弱碱性,还原-弱还原性。  相似文献   

6.
山西堡子湾金矿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成矿动力学环境、矿床地质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 ,认为堡子湾金矿形成于印支期[(2 4 5 .9± 0 .3)Ma ,39Ar - 40 Ar],在燕山期 [(14 2 .5± 0 .5 )Ma ,39Ar- 40 Ar]发生矿化叠加 ,并受到花岗斑岩 [(10 5± 0 .6 )Ma ,Rb -Sr]侵入热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东梅县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县玉水铜多金属矿床受葵岭东西向断裂带(F23)控制,被燕山期北北向断裂切错矿体赋存在石炭纪忠信组与壶天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界面处,以及壶天组的层间破碎带中,矿石主要由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等组成,具厚层致密状构造。矿石中硫化矿物Sm-Nd法等时线年龄为(189.7±4.8)×10^6a,大致与地质资料吻合,说明玉水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台北缘的工产辽和南缘的东秦岭两个钼矿带闻名遐迩。本文用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了燕辽钼矿带中兰家沟钼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86.5±0.7)×10^6a,杨家杖和肖家营子钼矿床的Re-Os模式年龄为(187±2)×10^6d-(d191±6)×d10^6a和(177±5)×10^6a,小寺沟和寿王坟铜矿床的Re-Os模式为DD(134±3)×10^4a和(148±4)×  相似文献   

9.
相山铀矿田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本文重点研究了相山铀矿田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环境 ,并剖析了典型矿床在垂向上物质成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相山矿田主要经历了两期铀矿化作用 ,第一期为铀 赤铁矿化阶段 ,成矿年龄为 1 1 5± 0 6Ma ;第二期为铀 萤石 水云母化阶段 ,成矿年龄为 99± 6Ma。两期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 ,第一期成矿作用主要与大规模火山塌陷及次火山岩侵位有关 ,第二期成矿作用则主要与因太平洋板块的松弛作用而形成的区域性伸展、裂解及中基性脉岩的活动有关。相山矿田的热液蚀变类型不仅在平面上存在东碱、西酸的演化趋势 ,而且在垂向上还存在上酸、下碱的演化规律。通过对相山矿田成矿机理的深入探讨 ,认为相山矿田是成矿元素多阶段富集、成矿热液多期叠加以及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铝土矿床成矿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我国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有来自古陆,有的与基底有关,也有两者兼之。成矿时的地理位置则多处于北纬20°以南。现位于北纬的南天山铝土矿,当时也处于10°~13°。成矿作用有红土化、还原作用、变质作用、表生作用和酸化作用等。铝矿物的形成途径有由高岭石脱硅形成的,有从三水铝石脱水形成一水铝石的,有从长石和辉石类直接变为三水铝石的,有从铝真溶液重结晶而成的。在探讨铝土矿成矿因素的基础上,对铝土矿的成因划分为五大类,即Ⅰ红土-沉积-红土型,Ⅱ红土-沉积型,Ⅲ钙红土型,Ⅳ岩溶堆积型,Ⅴ红土型。而前两类与前人的分类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开放构造系中锶矿床成矿流体的低温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盐度、温度、压力、氢氧同位素及流体性质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开放构造系中低温矿床形成于浅成环境,成矿流体为下渗大气降水和盆地建造水的混合流体。这两种流体的混合不仅导致了低温条件下成矿流体中矿质的沉淀,同时也造成了成矿流体物化性质在垂向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马家窑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比较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代表,属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盐度较低,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其次是Na^+,Ca^+和Cl^-,K^+和F^-较贫,流体的成分与大气降水热液相类似。成矿流体的H,O同位素值则反映大气降水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水/岩值条件下与栖霞超单元回龙夼单元交换后的分布特征,认为马家窑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成因。  相似文献   

13.
论祁雨沟式金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衍景  崔毫 《矿产与地质》1992,6(2):103-110
祁雨沟金矿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系统地论述了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根据围岩蚀变和矿物包裹体温度、成分的研究,确定了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其各阶段的演变;通过氧同位素研究证明了成矿溶液的来源由早期岩浆水转变为晚期大气降水;用硫、碳和铅同位素组成说明成矿物质的复杂来源。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矿床的形成模式,并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山门银金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贫硫化物型矿石.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锌银黝铜矿、深红银矿、硫砷铜银矿、硫锑铜银矿、马硫铜银矿、硫铜银矿.矿化分6个阶段.成矿温度为110~160℃.成矿时代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5.
广东长排铀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排铀矿床位于广东长江铀矿田内,矿体主要赋存在北北西向硅化断裂带内及其两侧的蚀变花岗岩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含CO2、CH4和H2的流体。铀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于120~250 ℃,盐度为04%~102%。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期方解石的δ13C值大多数集中于-91‰~-82‰,以深源碳为主。综合分析认为,长排铀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铀矿床。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使CO2等挥发分逃逸,这可能是长排铀矿床铀矿沉淀、富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镇旬铅锌矿田矿物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镇旬铅锌矿田矿物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铅锌矿床最初形成于中一体温、弱-中等还原环境,成矿介质属低盐度,酸性条件下的Cl^--SO4^2--F^-/K^ -Na^ -Ca^2 (Mg^2 )热卤水流体,成因以沉积为主;经多期改造后的矿床出现中偏高温的成矿,加之沉积围岩的盐类组分不断及时地加入到成矿热液中,致使原喷流热流体类型逐渐演变为CI^---F^-(SO4^2-)/Na^ (K^ )-Mg^2 (Ca^2 )型。  相似文献   

17.
粤北凡口超大型铅锌矿床化流体喷溢中心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杨立强 《岩石学报》2000,16(4):528-530
凡口铅锌矿床是发育于上古生界碳酸直岩建造中的海底热泉喷溢矿床,在研究矿地质的基础上,使用矿物包裹体测温方法,研究矿体温度场的分布,配合矿化元素的分布状态和矿石组构分带特征,推断成矿流体的喷口位置和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栾川福家村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机理。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属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高温-中低温热液型钼铜铅锌铁多金属矿床,提出了该区主要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江西银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山铅锌矿床产于前震旦系地层中 ,容矿围岩主要为千枚岩 ,矿体呈脉状受构造裂隙控制。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表明金属元素及硫主要来自上地幔 ,流体主要是岩浆水。矿床属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 ,为燕山期成矿  相似文献   

20.
陈学明  邓军 《地球科学》2000,25(4):438-442
流体是汲取矿质、搬运矿质和沉淀矿质的介质, 是当代盆地研究和成矿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野外矿床地质研究和室内镜下研究、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 对矿区矿物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和化学成分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凡口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低盐度、弱酸性的中低温热液, 属富CO2的K+-Ca2+-Cl-型的流体.它既不同于盆地压实流体, 也不同于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 是具有独特组成的深部循环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