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地质环境与大骨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地方性的畸型骨关节病。苏联称为“乌洛夫”(Ypob)病,日本称为Kaschin—Beck(卡辛——贝克)病。大骨节病多分布于偏僻的山区、林牧区和农业区。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和台湾等十四省区都有分布。此外,在苏联、瑞典、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亦有本病流行。 由于大骨节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因此,人们一开始研究就把它与病区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环境特征相联系。例如,沼泽,火山,矿床,地貌,岩石,土  相似文献   

2.
大骨节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地方性的畸形骨关节病。苏联称为ypOBCKa~Bo~e3Hb(乌罗夫病),日本称为Kaschin-Eeck Disease(卡辛——贝克病),后者为国际所通用。 大骨节病的病因其说不一,仅根据有关水土病因的各种文献,就可以归纳出几十种被认为是与大骨节病有关的因素。 作者参加了陕西省永寿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1979——1981年)。永寿县的大骨节病就全国而言也是较重的,很具有代表性。本文对永寿病区的考察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得出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1972,(3):i001-i009
对全国和黑龙江、陕西等省区的大面积环境地质调查表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病区的分布与环境地质条件有着规律性的联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太多分布在地质侵蚀区,这些地区以易溶无机化学元素缺乏为显著特征。这一结论为从环境地质角度研究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打开了一个缺口。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地方病分布广泛,受害人口较多。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以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在“老少边穷”地区及部分农村地区仍很严重。无疑,地方病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严重阻碍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地方病也称"水土病",主要与人类居住地水土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不足或过量有关,常见病种有氟中毒、砷中毒、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中国地方病种类广、危害大。研究表明,饮水不安全是地方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阿坝州壤塘县是中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壤塘县主要饮用水源及饮水水质的调查分析表明,饮水中低矿化度、高腐殖酸是大骨节病患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低矿化度导致软骨组织必须的营养元素缺乏,高腐殖酸造成软骨细胞损伤退化。鉴于此,在壤塘县开展了改水工程示范,探索出适合大骨节病区的地下水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以达到改善饮水水质,阻断饮水性致病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吉林地方病地图集 吉林省是我国地方病分布比较普遍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省内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与克汀病,地方性氟病等患者110多万。病区内有1000多万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对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则曲河流域水化学特征与大骨节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骨节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则曲河流域居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地方病。通过对壤塘县则曲河流域不同区段大骨节病的调查,结合相应的水化学环境及水质检测结果,分析了各区段的水化学特征及不同区段、不同水化学环境的基本状况,开展了大骨节病与水化学特征之间关系的综合研究。研究发现该流域大骨节病发生与饮用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偏低,腐殖酸偏高等因素有关,其成果可为病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症状的非特异性心脏病;大骨节病是一种因软骨代谢障碍而造成的骨关节畸形的病变。这些病魔严重威胁着人们身心健康。河北省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区多分布在坝上高原南部低山丘陵区,其中发病率以丰宁县最为严重(见表1)。同时,由北向南,从高原到丘陵山区,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大骨节病是我国分布很广,危害严重的地方病。过去国内外学者虽然研究多年,提出了环境低硒、饮水中有机物含量高,食物真菌中毒等三种病因学说,但结合某些地区研究致病机理,仍然出现矛盾,也可以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有鉴于此,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侧重于大骨节病发生的生态环境特征,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国内外学者交流。  相似文献   

11.
矿物的药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历称“本草学”,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各国间的文化交往,中医与中药也传到了外国。例如中医药学东渡扶桑,至今,日本仍有汉方汉药之称。 历代“本草学”中所收载的矿物药材归为“金石”一类,它包括了土壤、矿物、岩石、矿石等,而以矿物为主。 一、中药中矿物药材的概略统计 在我国第一部“本草”问世之前,《山海经》、《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矿物作药材的描述与收载。其中有许多矿物的名称至今仍沿用不变。  相似文献   

12.
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外学者历经160年的研究,病因假说上百种,但至今仍无定论。若尔盖县是中国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的病区之一,通过在病区开展野外调查、岩土水样测试等工作,本文总结了该区大骨节病分布特征和自然与地质环境特征,探讨了大骨节病分布与地层岩性、土壤、地形地貌、饮水水源等地质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岩岩性及其土壤母质成分是影响病情分布的基本因素;病区土壤中Se、Mo、Ba等元素含量较非病区低,N、P、Pb、S元素含量高于非病区;饮用地表水中的矿化度、硬度、腐殖酸含量病区与非病区差异不显著,病区硒含量低于轻、非病区;大骨节病的致病影响因素复杂,除与岩、土、水地球化学环境因素有关外,亦与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其病因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川西北高原壤塘县大骨节病区水环境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川西北高原大骨节病区致病因素研究与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对大骨节病高发区壤塘县的不同水源类型进行取样并进行中子活化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在该区域呈富集特征,大体上呈现量高病重、量低病轻的规律,特别是Se元素与其他大骨节病区相比较也呈富集特征,但重病区低于轻病区,符合KBD研究的一般规律。不同水源类型比较,微量元素总量大小排列为溪沟水土井水深井水沼泽水泉水。  相似文献   

14.
由陕西地矿局第一水文队提交的大骨节病研究报告,于一九八八年六月六日在西安通过评审。来自国内地学、医学界的10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本项研究达到国内原生环境水文地质同项研究的先进水平。 陕西是我国主要大骨节病重发病区,全省共有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15.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1,20(2):72-79
该文笔者多年研究大骨节病原始原因的一项新说。即病区外环境低氟。引起体内以低氟为中心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以骨骼系统为主的病变-大骨节病。防治该病,应向体外补氟。药疗这一进补方式故然必然,但最有效又生活化的办法是食疗。食疗又分氟盐防治和饮茶防治两种。而最适用且简便的方法是提倡患区人群适度饮茶,并且应从儿时做起。关于补氟和饮茶等防治大骨节病的实践,笔者已浓缩于下面四则拾趣之中……。  相似文献   

16.
大骨节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改变的地方性的畸形骨关节病。在陕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四川等十四省(区)都有广泛分布,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别在陕西永寿地区病情还在不断发展,据永  相似文献   

17.
大骨节病是西藏自治区地方病中的主要病种之一,在全区73个县(市/区)中,患大骨节病县共有37个(其中重病区16个)。本文结合西藏大骨节病严重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对已实施的9个重病县区的水文地质调查从病区概况、病情特征、调查成果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浅析,通过供水安全示范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区内14 47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对区内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若尔盖地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四川省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交界处,是川西乃至整个四川省大骨节病患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大骨节病长期对该地区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对日常生活亦有严重的妨碍,而且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已经蔓延至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迄今为止,大骨节病的病因还没有查明,但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硒缺乏是该病发病  相似文献   

19.
克山病、大骨常病是两种病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各省(区),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几十年来医学、地学工作者曾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今后查明病因,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文仅就吉林省东部山区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产生与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成分等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加以探讨,谬误之处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水环境的角度阐述大骨节病的成因机制, 以大骨节病高发的四川省若尔盖县为研究区, 系统采集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样38件, 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发现水中的常规组分和微量组分都偏低, 且饮用地表水较地下水更容易患病.通过水化学特征分析, 表明水环境中多种组分含量异常是导致病发的重要因素, 并从水动力和水化学方面解释了其组分含量异常的原因.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结合当地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进一步揭示了大骨节病发生机制与饮用水中P、F、Se和Mn 4种组分的含量密切相关, 饮用水中这4种组分含量越低, 大骨节病的发病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