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粤西北连州地区早三叠世的地层未能有统一确切的划分,为正确建立该地区地层格架,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本文通过多重地层划分对比,从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年代地层、沉积环境等方面,对连州地区早三叠世地层进行重新清理厘定,明确该地区早三叠世只沉积保留了大冶组一个组级地层单位。早三叠世大冶组为一套浅海陆棚相的碳酸盐岩沉积,产出化石包含三个双壳类化石组合:Pseudoclaraiawangi组合、Claraiaaurita组合、Eumorphotismultiformis-E.inaequicostata组合和一个菊石带:Ophiceras带,沉积地质年代归属于印度期-早巢湖期,与广东东部和平-梅县地层分区的四望嶂组为同期异相关系。  相似文献   

2.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黔南地区发育一套巨厚层碳酸盐岩沉积,具有分布面积广、地层发育完整、剖面连续性好、沉积环境多样、岩性组合丰富等特点,是研究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的理想场所。本文以黔南独山地区甲刀寨剖面为基干,以数条相邻剖面为辅助。运用沉积学及露头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黔南地区露头实测资料进行沉积特征分析、层序划分及对比,认为黔南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主要为碳酸盐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台盆相沉积,而独山地区仅发育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沉积,整体表现为北北东"台"、南南西"盆"的格局。层序充填特征表现为:早期层序充填主要受控于三级海平面变化;晚期构造运动相对加强,构造活动和三级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层序格架内的沉积充填,表现在台地内沉积的填平补齐。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质调查和地层剖面研究证实:海南岛南好地区早石炭世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所报道的早石炭世腕足类:Eochoristites,Fusella,Spirifer等并未发现。本文进一步研究该组创名地及选层型剖面,并在上述剖面多个化石点发现了指示其地质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腕足类、珊瑚、三叶虫及其伴生的软骨鱼类化石等。主张废弃南好组,并重新厘定志留纪足赛岭组岩石地层序列,依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等共划分为四个岩性段,代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前言吉南晚元古代地层发育良好,与苏皖、山东、蓟县、辽南均属同一构造单元,系地台型沉积。吉南晚元古代地层位于华北地台东北边缘,出露于浑江流域、鸭绿江流域,抚民屯—孤山子一带,以浑江流域出露的层序最全,其时限介于818~570百万年之间。浑江流域青沟子剖面、大阳岔剖面是两条露头良好,层序连续的自然剖面,剖面底界超覆在中元古界老岭群之上,而顶界又被早寒武世产小壳化石含磷页岩所覆盖,构成衔接南北方层型  相似文献   

5.
新疆觉洛塔格地层分区东部石炭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觉洛塔格地层分区广泛发育早石炭世及晚石炭世早期的火山-沉积建造。以雅满苏大断裂为界,分为南部的雅满苏地层小区和北部的苦水地层小区,为两个不同的沉积构造环境:南部为岛弧火山岩沉积相区;北部为弧间盆地沉积相区。雅满苏小区划分出小热泉子组、雅满苏组、白鱼山组和底坎尔组4个岩石地层单位。苦水小区划分出雅北组、梧桐窝子组、干墩组、白鱼山组和苦水组5个岩石地层单位。分别叙述了两个地层小区岩石地层单位的分布、剖面层序及确定地层时代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藏北部申扎县永珠地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中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化石丰富。该剖面中查果罗玛组碳酸盐岩地层(泥盆纪—早石炭世)和下拉组(中二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之间的碎屑岩夹灰岩地层,在沉积上表现为冰海相杂砾岩,在古生物化石面貌上表现为特提斯-冈瓦纳古生物群混生。古生物群混生的现象为石炭纪—二叠纪的特提斯生物区与冈瓦纳生物区之间的地层和古生物对比建立了一座桥梁。永珠组中上部地层中同时产有牙形石和腕足类,牙形石的研究表明其时代为晚石炭世莫斯科期,而腕足类的研究则表明其为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这一矛盾预示着在(亲)冈瓦纳相地区晚石炭世晚期地层缺失的意见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新疆昆仑山西北缘早石炭世早期地层称库山河组,该组分布面积不大,主要见于昆仑山西北缘阿克陶县库山河地区,1981年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综合组首次发现并测制剖面,1984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五分队再次详细测制剖面,系统采集化石,其层序更为清楚,是新疆南部地区早石炭世地层一个比较理想的层型剖面。本文描述的皱纹珊瑚主要是区调五分队所采。  相似文献   

8.
西藏尼玛县荣玛乡依布茶卡东、南及牛山剖面的龙格组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在龙格组碳酸盐岩内发育丰富多样的小有孔虫化石计有16属45种,据其纵向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小有孔虫组合:Pachyphloia-Nodosaria-Geinitzina组合和Hemigordiopsis组合。小有孔虫化石的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对牛山剖面龙格组的归属争议,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期层位的小有孔虫对比,将龙格组的时代重新修订为中二叠世栖霞晚期—茅口期,并且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南羌塘盆地中二叠世生物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保亭县南好地区特列奇期地层层序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去报道的来自海南岛南好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处早石炭世腕足类实为志留纪化石。在该组多个化石点发现腕足类、珊瑚、三叶虫及软骨鱼类等化石,这些化石组合指示地质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南好组一名应予废弃。依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等重新厘定了志留纪足赛岭组地层层序,将足赛岭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代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一直将陕西省山阳县、凤县、旬阳县等地区的石炭系底界置于界河街组底部,认为该区石炭系缺失杜内期沉积,而把属于微宪期沉积的界河街组视为早石炭世的最低层位。近年来,笔者在参加《陕西秦巴地区泥盆系研究》工作中,曾多次对凤县瓦房坝熊家山剖面,山阳县板岩镇剪子沟—北沟寺山岔剖面,以及旬阳县冷水河南羊山和镇安腰庄河水田沟等剖面上的泥盆、石炭系介线,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地层研究,结果发现原划上泥盆统九里坪组或铁山组顶部有一套化石丰富、厚约26—50m 的地层,整合于现划上泥盆统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朝板块燕山、吉辽和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学、旋回地层学、锶同位素地层学以及(臼齿构造)碳酸盐岩事件和海平面变化研究,特别是IGCP447项目的全球性综合调查和对比研究,提出了增建北华系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以南华系底界(730±10Ma)也就是全球性成冰系的底界为北华系的顶界,而北华系底界应该对应于青白口系顶界(850Ma),即以钓鱼台组底界作为青白口系与北华系的界线。辽宁大连金石滩剖面可以作为北华系界线层型剖面的候选剖面。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张仁杰  胡宁  姚华舟  冯少南 《地层学杂志》2002,26(2):101-105,130
海南岛保亭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新发现腹足类 H ormotoma、 Raphistomina ,腕足类 Ferganella?、Xinanospirif er ?、 strophomenids,竹节石 Tentaculites?和珊瑚 Favosites?等化石 ,表明其时代属志留纪而非早石炭世。以往报道该地区南好组的 Tenticospirif er、 Ptychomaletoechia等腕足类化石应为晚泥盆世 ,而非早石炭世。岛北部含有典型的早石炭世早期化石的岩关阶以碳酸盐岩及细碎屑岩交互成层为特征 ,与保亭地区南好组层型剖面岩性迥异 ,不宜用南好组表示 ,应另建新的组名。  相似文献   

13.
滦平盆地陆相层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及附近地层研究长期争论较大,亟待建立划分对比标准--层型(也称"金钉子”).按国际地层委员会(1996)的决议,"层型剖面”必须出露完全、沉积连续、化石丰富,具足够的沉积速率,排除构造和变质交代的影响.陆相地层沉积由于受气候、大地构造、火山喷发和盆地演化控制,形成复杂多变的充填序列,长期以来未能找到符合"层型”标准的剖面. "中国地层标志化石及重点层型剖面”项目陆相层型组经持续2年的艰苦工作,踏勘路线约100余km,测制剖面10余条,累计剖面厚度1 000余m,系统采集大量标本,终于在河北滦平县火斗山乡张家沟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剖面,使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冀北滦平盆地陆相侏罗-白垩系发育完全,但前人工作深入的大店子东沟剖面具有明显缺陷,不能作为层型候选剖面:其底界附近堆积了多层巨厚"蜂窝梁砾岩”,有人认为存在沉积间断;底界向上约60 m厚地层内一直没有找到化石;顶界附近见有约20 m厚的玄武安山岩,上覆巨厚的冲积扇砾岩,说明当时构造活动强烈. 张家沟剖面沿山沟东北侧的山梁延伸,岩层完全裸露,岩性以单一的浅湖-半深湖相泥页岩和粉砂岩夹砂岩为主;化石丰富、门类繁多;界线附近没有砾岩和火山岩(层);整个剖面表现为单斜地层,倾向NE,倾角平缓约20°;符合层型标准. 经初步研究,张家沟剖面计有介形虫、叶肢介、昆虫、鱼、双壳类、腹足类和植物等多门类化石:底界发现以Yanshanina为主体的介形虫化石组合,为限定热河动物群和"层型”提供了充分依据.底界之下地层中含Eoparacypris-Luanpingella-Pseudopara-cypridopsis组合和Nestoria-Keratestheria组合,代表大北沟组的前热河动物群;底界之上为Eosestheria-Ephemeropsis-Lycoptera组合,属大店子组的热河动物群. 剖面由若干个完整、连续的湖泊-扇三角洲沉积旋回序列组成.底界附近为水下分流河道-浅湖沉积相序,顶界附近为浅湖-半深湖-深湖沉积相序.顶、底界限同时排除了火山岩和巨厚冲积扇砾岩造成的沉积间断和对建立"层型”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生物发育演化的连续性与多学科综合研究. 同时经过详细的野外追索研究,初步建立了"层型”顶、底界面间的沉积-地层格架模型,对"层型”顶、底界的确定和"层型”内沉积、地层和盆地发育演化以及区域对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测描绘了安徽萧县白土镇石炭纪—早二叠世的地层剖面,对剖面中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磨片,并在偏光显微镜下对磨片进行了系统鉴定,共鉴定出9科16属34种,且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建立了有孔虫化石组合带Tetratax-is-Nodosaria-Palaeotextularia组合带,为晚石炭世晚期(C22)。将研究区内的有孔虫化石组合带与国内不同地区有孔虫化石组合带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石炭纪—早二叠世有孔虫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有孔虫化石对地层划分对比中的作用,认为有孔虫化石对于石炭—二叠纪的地层界线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峡东地区震旦系层型剖面的界定与层序划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震旦系研究历史的回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综合地层研究的成果,试图建立可供全球对比的中国末元古系层型剖面。我国震旦系研究历史悠久,典型剖面经历南北之争,数十年来存在多种界定意见。通过近十年的研究,笔者依然认为峡东地区震旦系剖面沉积最为连续,出露完整,具有生物演化特征明显和形态多样的特点,可与世界各地的末元古纪地层进行广泛对比。目前,其上界定位于峡东地区灯影组天柱山段小壳化石带之下(即相当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震旦—寒武系界线小壳化石带B点,年龄为539±34Ma),而底界的厘定在国内一直存在多种意见。本文通过对峡东地区震旦系剖面的综合地层研究,结合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层序地层学、C/O同位素研究以及沉积相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震旦系底界应划定在南沱冰期之后的陡山沱期沉积的下界,重申应选定峡东地区剖面为震旦系的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6.
内蒙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寿山沟组地层发育良好,岩性相对稳定,变质、变形程度较低,是研究区范围内早二叠世地层层序研究的理想地区。该课题逐层实测了寿山沟组剖面,从剖面的岩性地层人手,着重分析了迪彦庙地区早二叠世的岩性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旋回特征;同时根据古生物化石类型和组合,推断该区域形成的地质时代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寿山沟组剖面厚度为9598.98m,根据岩性和粒度的大小,可分3个岩段:一段为滨浅海一浅海陆棚沉积;二段、三段为一套浊流沉积岩系,发育特征性浊流沉积构造,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及植物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建华  吴起俊 《地层学杂志》2001,25(3):166-173,206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发育良好 ,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金钱岭组、沙水岗组以及下石炭统龙江组、石磴子组、测水组和梓门桥组 ,含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其中 ,广州市西北郊出露有陆相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的连续剖面 ,是研究陆相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的理想剖面。含植物化石的陆相地层沙水岗组、龙江组和测水组中的植物化石可划分为 4个组合 ,自下而上为 :1) L epidodendropsis hirmeri-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 H 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组合 ,代表沉积为沙水岗组 ,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 ;  2 )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Rhodeopteridium cf. hsianghsiangense组合 ,代表沉积为龙江组 ,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 ;  3) 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 Triphyllopteris collombiana- Adiantites gothanii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下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早期 ;  4) 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 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 Paripteris gigantea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上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晚期  相似文献   

18.
广东连州地区下石炭统连县组主要由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与白云岩组成,化石丰富,分布广泛。通过对野外路线调查剖面测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根据岩性、厚度及含化石情况对区域空间分布规律的分析,探讨连州地区连县组岩性组合特征得知区内中部及东北部含白云质较高,西北部含硅质及泥质较高;厚度由中部向北东及北西方向由薄逐渐增厚。为邻区开展野外调查及地层对比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吉林延边地区早二叠世一个新的陆相地层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省延边地区汪清县大兴沟镇和盛村附近含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陆相地层的发育特征,结合前人对延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和盛组,用来代表延边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山秀岭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和早—中二叠世大蒜沟组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之间的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其时限为早二叠世晚期(亚丁斯克—空谷早期)。和盛组层型剖面为吉林省延边地区汪清县大兴沟镇和盛村剖面,厚230m,主要由灰色、灰黑色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的陆相沉积组成,与下伏地层山秀岭组假整合接触,与上覆大蒜沟组整合接触。和盛组与上覆大蒜沟组构成华北板块北缘早—中二叠世一个海进地层序列。和盛组的建立为探讨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的分界、研究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在延边地区的东延提供了重要的地层证据。  相似文献   

20.
对鄂西—湘西北地区多个沉积剖面的地层及沉积相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纪栖霞期至茅口初期主要为内克拉通碳酸盐岩缓坡环境,发育内缓坡相、中缓坡相、外缓坡相和盆地相.内缓坡相以厚层至块状生物碎屑石灰岩为主,生物颗粒以绿藻和底栖有孔虫为主,缺乏高能沉积的生物颗粒.中缓坡相以中厚层含生物碎屑颗粒石灰岩以及厚层灰泥石灰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