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望谟县包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有资料显示,存在寻找萤石等重要矿产的潜力。为了推进区内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找矿靶区,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区内发现了两套构造蚀变体(SBT),圈定了13个萤石矿体。初步查明了这些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规模、数量及其变化规律,估算了潜在资源。结合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圈定了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及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三处成矿远景区。应用固体矿产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这些远景区的萤石矿资源进行预测,得出: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成矿概率为≤01,具有成矿的基本条件,资源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 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 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甘肃石峡幅(I48E014014)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 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矿产等资料基础上, 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开展石峡幅1∶50 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综合检查、找矿预测和圈定找矿靶区。专项地质填图采用填编结合的方式, 将图幅地层划分为19类非正式沉积建造类型, 划分侵入岩建造类型1个;结合重点工作区矿产综合检查, 填写矿产信息卡片。在此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 总结成矿要素, 完成1∶50 000矿产地质图、成矿规律图、矿产预测图等成果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成果图件和数据库突出表达了成矿建造、区域构造、矿化蚀变信息;系统总结了石峡幅成矿要素信息, 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型;圈定了7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Landsat-8多光谱数据,在西藏自治区狮泉河地区开展了尕尔穷式铜(金)矿遥感找矿潜力分析。根据尕尔穷铜(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进行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综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结果,以该区成矿要素为指导,圈定了11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中南地区锡、锰、铅锌、金、稀土等资源找矿潜力大,成矿条件有利,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扬子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工程和七个二级项目,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锰、锡等重点矿种勘查目标的实现。扬子工程近两年来新发现大量矿化点,圈定了一批找矿靶区,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在扬子古陆核及其东南缘、北缘、华夏陆块群等构造演化等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取得较多进展,一批地质调查项目圈定的有利找矿靶区转入矿产勘查。依据国土资源部及地质调查局的工作部署,本文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初步规划,继续在成矿区带开展1∶5万地质矿产调查和科技创新工作,聚焦华南陆块聚散过程中的资源效应和资源潜力评价,助力华南大宗矿种与战略性新兴矿种资源新格局和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通过西藏芒康某铅多金属矿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叠加强度、蚀变-矿化强度、致矿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区内已有地质、矿产资料分析认为测区内主成矿元素为Pb、Zn、Ag、Cu,重要伴(共)生元素或指示元素为Cd、Hg、W、As、Zn、Sb、Mo、Au、Sn。该次土壤测量在区内共圈定元素综合异常23个,通过对找矿潜力较大的异常进行推断解释,同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对区内铅多金属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藏东达翁金矿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其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研究该矿区找矿潜力,利用SPSS软件对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的Au、Ag、Cu、Pb、Zn、As、Sb、Mo、W、Bi等10种元素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运用元素异常NAP值累加方法和组合元素NAP值异常评序方法分别对各元素的成矿潜力及综合异常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区内矿化与中酸性岩浆热液有关,Pb、As、Sb、Ag、Bi是矿化体前缘晕指示元素,Au是主成矿元素,W是近矿指示元素,Cu、Mo是矿化体尾晕指示元素;Au的成矿潜力最大,Bi、Mo成矿潜力较大,Sb、Ag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区内共圈定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5个,其中HS-1综合异常找矿潜力最大,其次是HS-4综合异常。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和异常查证结果认为,区内具有寻找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斑岩型钼金矿的巨大潜力及热液型银锑铋多金属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1∶ 1 万高精度磁测方法,对1∶ 5 万矿产调查工作中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及克力代金矿点深部隐伏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精度磁测不仅可以圈定隐伏的控矿构造,确定有利成矿区带,而且可以进一步圈定隐伏的强、弱磁性矿体。对克力代金矿点矿化蚀变带的1∶ 1 万高精度磁法测量数据解译表明,该矿化蚀变区内,由4 条深部隐伏断裂围限,形成了强磁性背景场下的局部低负异常区带,说明深部隐伏断裂构造及矿化蚀变等造成的降磁作用较强,暗示深部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五道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贺根山—黑河构造结合带的北缘,多宝山至三道湾子成矿带的中部,该区域成矿潜力巨大,是寻找金铜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在五道沟地区实现找矿突破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并以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元素的变化系数、CV1和CV1/CV 2变化系数解释图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元素进行分析,揭示各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分布规律及其成矿潜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物探异常特征对该区进行找矿预测。研究表明:①Cu、Ag、Zn、Mo、W等9种元素在研究区内成矿潜力较小;Au元素成矿潜力较大。②据物探激电中梯测量显示,在研究区内共圈定2处电阻率异常,其编号为ρs-1、ρs-2。③根据地质-物探-化探异常套合关系在区内圈定了1处找矿靶区,经过对1号靶区进行工程验证发现了3条金矿体,表明五道沟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西大明山成矿带碳硅泥岩型铀矿找矿靶区圈定及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合分析大新铀矿床和巴江铀矿床等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特征、铀成矿地质作用,总结西大明山成矿带的铀成矿规律,笔者认为尽管带内存在堆积富集的古溶岩型铀矿,但其不是主要的资源类型,研究区内仍应以寻找热液叠加改造型铀矿为主要找矿目标。同时,总结和归纳了该带热液叠加改造型的碳硅泥岩型铀矿预测要素变量,主要有:前泥盆系剥蚀区、控矿构造、岩体、铀矿化信息、化探异常和有利岩相等。采用固体矿产评价方法和MRAS技术进行找矿靶区圈定和优选,为带内下一步的铀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90-695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南祁连哈尔科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u、W、Cu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分析,研究区内圈定成矿远景区4处,优选出9处重点找矿靶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五道沟地区处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结合部位,多宝山矿集区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该区为森林覆盖区,在该区开展矿产调查过程中,化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次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和重点区土壤测量,研究该区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主攻矿种,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通过异常查证新发现铜矿点2处,金矿化点2处,金(铜)矿化信息地10处,找矿线索3处.圈定Ⅰ级找矿靶区3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通过研究元素分布规律等,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区Au、Ag、Cu、Pb等元素局部富集,Au、Cu成矿的可能性较大,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甘肃早子沟金矿是西秦岭成矿带上矿床规模较大,研究程度较高的构造蚀变岩性金矿典型代表。针对早子沟金矿床深部找矿方向与成矿潜力,本文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手段,成矿有利信息提取方法,开展基于找矿地质模型的三维建模与综合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早子沟金矿适用于控矿断裂+有利岩体+有利围岩蚀变+等间距控矿的综合地质找矿模型;地质异常变量定量分析与提取结果在地质认识上均得到较好的印证,综合成矿预测结果显示矿床明显受多期次构造控制矿化叠加富集,Au1、Au9、Au30、M16等主矿体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工作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北西太阳岭至清河一带,通过土壤测量,岩石、地化剖面等工作手段,大致了解了区内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基本查明了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情况,引起原生晕异常的构造地质体、石英脉体的分布范围及特征。本次工作共圈定出综合异常3处,圈出2个Au原生晕异常带,Au异常分布比较零散,主要集中在韧性剪切带构造断裂附近,Au异常受构造控制,主要异常以面积大强度低或面积小强度高为特征。同时加强控矿地质条件和赋矿规律的研究,开展成矿预测,总结出区内找矿标志主要有韧性剪切带内的褐铁矿化带、硅化带,石英脉以及化探Au异常。为以后在该区更深入地开展找矿和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甘肃省白银厂及其外围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航磁异常12个、1:5万高磁异常7个、1:5万化探综合异常64个,新发现矿点4处、矿化点6处,矿种有铜、铅、锌等。通过对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物化探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分布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阐明了该区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的共生组合规律,总结出区内典型矿床“多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综合圈定重点成矿远景区9个,其中A类远景区3处,B类远景区2处,C类远景区4处; 优选圈定找矿靶区4个,其中A类1个,B类1个,C类2个。  相似文献   

17.
西昆仑喀依孜钼矿EH4物探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依孜钼矿位于秦祁昆成矿域的西昆仑北部,矿区围岩蚀变发育,明显分为钾化带、绢云母化带、褐铁矿化带,矿体主要为褐铁矿化辉钼矿.本文选取喀依孜钼矿成矿有利部位进行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构造因素,对其深部进行成矿潜力预测.解译剖面显示矿化受断层控制,低阻异常与地表矿化带分布情况吻合,结合地质-物探解译剖面,推测串珠状低阻体为矿致异常,揭示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的统一规定,对中南地区铁等20个重要矿种,从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成矿规律、资源预测、成矿作用和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汇总和综合研究; 在分析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划分构造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扬子陆块与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界线等的新认识及其证据; 通过总结区内不同大地构造相、不同时代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和时空分布规律,圈定了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的各类综合异常,编制了系列图件,研建了各类数据库系统; 客观评价和定量预测了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找矿方向。该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为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石隆矽卡岩型白钨矿点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探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钨矿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结果表明:石隆白钨矿点的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云英岩型。基于矿(化)体已有地表工程揭露和矿产剖面测量结果,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钨矿找矿潜力。该矿点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贵州黎平水口地区金矿化特征明显,矿化类型多样,控矿构造规模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简要阐述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及其矿化控制因素等,分析总结金矿化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