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贾国相 《矿产与地质》1994,8(6):461-465
在土壤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的评价解释工作中,如何区分和判别由地下深处油气藏引起的真异常和因某种影响因素引起的干扰异常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不同性质土壤,即土壤酸碱度对吸附烃和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油岩出露地在引起的干扰异常、断层引起的干扰异常和煤层引起的干扰异常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藏化探异常的判别。  相似文献   

2.
李丕龙 《矿产与地质》1994,8(3):221-223
研究阳信洼陷内火成岩岩石中烃组份的高含量,引起高背景值而产生油气化探干扰异常特征。探讨了其判断方法,即利用烃类在高温裂解后能形成土壤稀烃富集而引起高背景值的判断方法,同时采用分区块统计背景值,确定异常下限,以消除干扰异常,达到客观地反映深部油气藏有关的化探异常。  相似文献   

3.
土壤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油气综合化探异常的评价解释工作中 ,如何区分和判别由地下深处油气藏引起的真异常和因某种影响因素引起的干扰异常是非常重要的。在研究不同性质土境 ,即土壤酸碱度对吸附烃和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油岩出露地表引起的干扰异常、断层引起的干扰异常和煤层引起的干扰异常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藏化探异常的判别  相似文献   

4.
烃、汞综合气体测量法是金属矿床勘查中刚刚被人们重视的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在应用该新方法技术时,常常会遇到四大类干扰因素,即:断层、土壤性质(包括土壤类型、C aO含量、地表有机质、pH值)、地表特殊景观(包括地貌类型、污染河流)、地下非矿信息源(包括火成岩、煤系地层),文章阐述了这四大类因素引起的干扰异常的识别和其影响特征以及对这些干扰因素的消除办法。  相似文献   

5.
从地表化探土壤样品的采集深度、采集层位和介质的统一、采集可靠性的相关检验、吸附烃样品脱气温度的选择 ,以及不同景观条件下背景值的确定方法等 5个方面 ,介绍了油气综合化探的工作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 ,将有助于追踪与地下油气藏密切相关的地表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阳信洼陷内火成岩岩石中烃组份的高含量 ,引起高背景值而产生油气化探干扰异常特征的判断方法 ,即利用烃类在高温裂解后能形成土壤稀烃富集而引起高背景值的判断方法 ,同时采用分区块统计背景值 ,确定异常下限 ,以消除干扰异常 ,达到客观地反映深部油气藏有关的化探异常  相似文献   

7.
蒋涛  任春  夏响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4):251-254
通过对近地表土壤中渗漏烃类气体不同赋存状态的特征分析,结合已知油气藏上方化探指标(顶空气、游离烃、热释烃、酸解烃等)异常的研究,认为这些指标在同一油气藏上方的不同时期的测试含量会有差异,但在各指标异常范围和变化趋势上仍能显示深部油气藏存在的信息,反映出这些指标的有效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因此,近地表土壤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分析可为有效地利用油气化探指标寻找油气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气化探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地位及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化探是一种直接在地表寻找地下油气藏的方法。根据不同地貌地质特征进行优化组合,能获得C1-C16几十种化探指标。三维化探成果已在江苏、辽宁、山东、新疆等地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吸附丝法所圈闭的异常可靠度可达90%以上,如储家楼油田所圈的异常上施钻的4口井,口口见工业油气流。  相似文献   

9.
朱铭  廖永胜 《岩石学报》1993,9(4):342-362
利用浅表土壤气中的He组分及Ar同位素进行油气田地球化学勘探,发现He不仅是油气藏的原始指示剂,而且是油气田通导的反映;Ar从气藏向地表迁移过程能发生同位素分馏,这吓分馏不仅对确定油气田的异常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反映了油气藏盖层的渗漏能力的大小。Ar是He,Ar,烃三参数的扭带,以以此建立了八种He,Ar,烃组合模型,提高了对油气藏的地球化学勘探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油气化探中甲烷碳同位素应用、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了在地表油气化探实践当中甲烷碳同位素对地表土壤烃气成因判别的有效性,但有时也会遇到判断错误的情况。通过对应用实例的分析,指出因忽略了土壤中异常甲烷是一种混合成因甲烷,从而导致判断失误。为全面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同时选送数量相当的背景土壤样品和异常样品进行甲烷同位素测定,然后通过教学方法计算出真实反映来源于油气藏中的甲烷的碳同位素值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吸附态轻烃的解吸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吸附态轻烃是沉积岩层中轻烃的主要赋存状态之一,主要来源于油气藏轻烃源,其吸附的物理化学状态及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代表着极其丰富和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使沉积岩样品中的吸附态轻烃解吸出来,然后分析其组成和含量,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和认识样品所对应层位及下伏地层的含油气信息。  相似文献   

12.
吸附烃(酸解烃和热释烃)技术在常规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选择青海木里三露天进行土壤热释烃地球化学方法试验,通过对土壤样品热释烃特征值和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的分析,显示研究区已知矿藏区上方存在良好的土壤热释烃地球化学环状异常,异常的空间展布受到地下矿藏的控制,二者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研究区烃类甲烷碳同位素分析,指示土壤热释烃地球化学异常为热解成因,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相似的成因类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热释烃技术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能够圈出水合物矿藏范围,可与其他水合物化探技术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挥油气化探“迅速掌握全局快速缩小靶区”的战略性作用,服务油气化探全国扫面计划,选择塔里木含油气盆地北部开展低密度(1点/25km2)油气地球化学填图试点。油气化探填图指标土壤酸解烃、顶空气轻烃、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蚀变碳酸盐在大型油气田、油气富集区带上方均发育地球化学省异常,异常平面空间分布与地下油气富集区带具有良好的套合关系,对油气富集具有指示意义。区域性的荧光光谱等指标异常浓集中心沿轮台断裂等主干断裂带分布,与地下断裂位置良好的匹配性指示了油气大规模的运聚。甲烷碳同位素证实研究区油气地球化学省异常成因为热解成因,土壤样品三维荧光光谱发育共性峰,三维荧光光谱指纹特征反映了近地表土壤烃类异常与地下油气运移和油气藏类型相关。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填图试点结果表明,大型盆地可以采用甚低密度油气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圈出寻找大、中型油气田和油气富集区带的异常区,发挥油气化探“迅速掌握全局快速缩小靶区”的战略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七五”以来,为配合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在川西坳陷开展了一系列油气化探工作,对该区油气的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川西坳陷的地质条件有利于微渗漏烃类以较高浓度赋存于土壤中,从而有利于油气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的使用。选择有代表性的大型气田——新场气田进行近地表地球化学场特征与石油地质关系解剖,结果表明气田上方近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是客观存在的,与本区独特的地质环境相对应,并优选出勘探天然气的有效指标组合。这些有效的油气化探方法在川西天然气富集区的预测中同样效果显著,以川西新都-金堂地区油气化探详查为例,许多化探异常经钻探后证实具有工业油气流。上述研究表明,油气化探技术在川西坳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详细介绍各项油气化探指标异常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白马8井不同地层中化探指标的变化规律、含量特征以及相关元素对比值分析,结果发现白马8井各层位均无油气富集,但发现须家河组第二和第四岩性段是区域上良好的储层,在今后的油气勘查中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静态顶空气分析技术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静态顶空气分析技术主要是物理吸附轻烃及溶解轻烃,其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可直接反映对应地层及下伏地层的含油气信息.运用于地表化探,预测与判断油气层的横向剖面位置与性质;运用于井中化探,利用轻烃的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可准确预测与判断油气层的纵向剖面位置与性质.  相似文献   

17.
油气藏中的轻烃气体能够以微弱但可检出的量近似垂直地渗漏到地表土壤中,其中一部分烃类以游离态赋存在土壤或岩石颗粒空隙中.壤中游离气中的烃类能反映深部油气藏烃类的现代补偿性活跃微渗漏,被认为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最可靠方法之一.壤中游离气采集是获得第四系沉积层中微渗漏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关键技术.自行研制了便携式游离气采集新装...  相似文献   

18.
油气地表化探中干扰因素的排除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地下油气藏中烃类垂向运移及其环晕效应已为很多油气田所证实;以此为基础,多指标多参数的油气化探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化探效果并不总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地表自然条件的复杂性、油气圈闭类型的多样性及化探异常模式的多样性考虑不足.过去,一般在地质及地表地球化学条件都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容易取得化探效果;在复杂的情况下,就很难取得实效.本文通过笔者近年来亲自进行的部分油气化探勘查实例,总结了地表景观、介质等影响因素的排除方法及环晕异常与顶部异常识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影响酸解烃浓度的因素及排除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兰杰 《物探与化探》2004,28(2):126-129
根据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化探工作中的研究认为,影响酸解烃浓度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貌、岩性、碳酸盐含量及地层等。摸索出的排除和抑制这些干扰因素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赵克斌  陈银节  孙长青 《地质通报》2009,28(11):1620-1627
油气化探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油气,具有直接、快速、有效、成本低的特点,已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一定时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油气化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其中异常的稳定性与重现性是制约油气化探推广应用的认识障碍。以河南泌阳洼陷(井楼-古城油田)和山东临邑洼陷南斜坡(临南油田)的实际地球化学测量资料为基础,通过已知油气藏上方不同期次(同年)、不同时期的油气化探异常特征的对比,从油气化探指标组合关系、结构特征、剖面显示、油气异常的平面分布等方面证实油气化探异常存在较好的稳定性,表明利用油气化探技术方法寻找油气是可行的,并进一步证实了油气化探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