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顾问、学部委员叶笃正先生倡议,学部委员、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名誉所长高由禧先生领衔主持的“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经过两次专家论证,已于1987年7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审核批准,列入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执行期限为1987年10月至1992年10月,为期5年。该项目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科委的联合资助,总研究经费预算达2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沙坡头沙漠科学研究站建站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7日至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召开。朱震达所长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院地学部原副主任李秉枢同志,兰州分院顾问、原分院副院长王维祺同志,以及宁夏、甘肃、内蒙和兰州铁路局有关研究沙漠整治的科学家和领导共70人。并邀请了日本鸟取园艺产业研究所所长远山正瑛一行三人及意大利外宾参加。 这次会议共收到三十五篇学术论文,其中兰州沙漠所的30篇,兰州铁路局系统的3篇,兰州大学生物系的2篇。该站站长赵兴梁同志和副研究员刘焕心同志就沙坡头地区“流沙固定的原理与措施”,“人工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演变”作了学术报告。兰州铁路局刘兆民总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际喀喇昆仑学术会议”,于1981年9月14—17日在英国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召开(第一次国际喀喇昆仑学术会议,又称“地球科学新近技术进展”会议,于1980年6月23—25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真纳大学召开)。 应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邀请,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张祥松、陈建明,北京地球物理所林邦佐,兰州大学李吉均、徐叔鹰和董智斌等6人组成的中国喀喇昆仑学术小组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6篇学术论文。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交流1980年6—9月间国际喀喇昆仑考察队在巴基斯坦北部进行大规模多学科综合考察的研究成果,来自英国、中国、巴基斯坦、瑞士和美国的61位科学家总结应用现代先进技术解决地球科学有关基本问题的情况。会上共宣读了32篇论文(英国28篇,中国1篇、巴基斯坦3篇)。论文包括地质学、地震学(板块构造)、地貌学、冰川学、测量及自然灾害等6个专题。这次会议开得比较成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全面地反映了1980年为期3个多月的多学科综合考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学会“全国雪冰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兰州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施雅风同志代表中国地理学会致开幕词,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李吉均同志作了总结发言。甘肃省副省长朱宣人、甘肃省科协副主席吴文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郭尚平到会祝贺并讲话。全国61个单位的111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包括摘要)134篇,其中83篇在大小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5.
全国冰川冻土测试技术会议于1980年3月16日至21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39个单位8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宣读论文63篇。经全国科协批准,在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学会”,并选出了以施雅风同志为理事长的学会理事会。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八月二十四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自五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沉积学家。我国四十八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派出的以地学部副主任叶连俊为团长,地质所所长孙枢为副团长的十五名科学家代表团。中科院科学家在会议上宣读了十八篇论文。内容涉及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沉积矿床、现代海洋与湖泊沉积,有机地球化学及沉积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11月12—15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除14个网员单位的图书情报室负责同志和《中国地理文摘》编委会的全体委员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的代表,共40人。 广州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罗开富、副所长林幸青、邓汉增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 一、检查总结本网1984—1985年情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并拟订1986—1987年本网的情报工作计划。大会还根据国家的需要和本网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讨论,拟订由网员六个所参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于4月9日至13日在昆明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中心议题是“2000年地理部门的水文研究”。到会专业委员和特邀代表40余人。我国老一辈水文学家谢家泽、黄万里等教授也应邀到会并发表了许多宝贵意见。会议认为自现在到2000年的16年间,地理部门水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一)面向经济建设,加强应用研究,积极主动地研究国家重点攻关课题、重大建设项目和重要经济开发地区的水文和资源问题;(二)继续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注重边缘学科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地理方向水文学研究体  相似文献   

9.
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盆地地气相互作用观测实验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期间重大项目。由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持,组织了中科院其他研究所,高等学校和地方研究机构的共十余个单位参加的研究项目。1989年起以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为首的一批日方单位参加并成为双边合作研究项目。该项目以我国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至高台一带为实验区,因为中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新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发起的2000年来气候与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7月13日在兰州召开。出席会议的17位专家分另IJ来自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地理研究所和新疆气象局等10个单位。会议首先由发起和组织者施雅风院士讲述了2000年来气候变化在古全球变化(PAGES)中的重要性,并转达我国全球变化研究主持者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石油天然气工作会议于1989年11月15—18日在兰州举行。来自10多个研究所的50余位专家对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和院级科研项目进行了学术交流,专家组评议验收了已完成的攻关项目课题工作。会议认真讨论了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成因理论方面的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本文所指的祁连山东南部,其地理范围是从西到东包括了甘肃的武威、古浪、天祝、永登,青海的亹源、大通、民和以及兰州以东地区,其地理方位约居东经101°20′—105°00′,北纬35°40′—38°00′(图1)。按地质学家习惯的命名,侏罗纪地层在兰州附近称为阿干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和“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指示,为西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与对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程国栋院士主持召开的“西北地区21世纪初期发展战略与对策研讨会”于1999年10月30日在兰州召开,来自中科院系统有关研究所和甘肃、青海、新疆、宁夏4省区计委、政府经济研究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了会议。中科院院士程国栋研究员就以下方面需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①西北地…  相似文献   

14.
由国际冰川学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赞助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山地冰川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6日至31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冰岛、瑞士、英国、挪威、苏联及中国等9个国家的49名科学家(其中国外代表26人,国内代表23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到会致开幕词,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出席了招待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著名人士有国际冰川学会主席G.K.C.Clarke(加拿大)、副主席B.Wold(挪威)、会议论文主编R.L.Hooke(美国)、秘书长.H.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38-138
2004年11月27~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在兰州举行了以“非生物(无机)油气成因和资源前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科院、中石油、中石化和有关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得短小精干,会议气氛热烈,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戴金星院士做了题为“中国天然气发展趋势与地质理论”的报告,指出中国天然气工业从贫气国正走向产气大国,中国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多元论。  相似文献   

16.
1引言“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设6个课题,总计20个专题.我所承担其中的两个专题,即“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编号96—912—03—03,以下简称“黑河流域水...  相似文献   

17.
1998年5月18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及《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联席会议。我国古地理学界的老、中、青科学家40多人会聚一起,“四世同堂”,共商创办《古地理学报》这一既利当今又益后世的大事。冯增昭教授和王英华教授分别上下午的会议。冯增昭教授汇报了《古地理学报》的筹备过程和创办本刊的计划和目标,并对主办单位在创办本刊的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和对各位委员和编委尤其是各位老前辈和领导光临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金之钧教授、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  相似文献   

18.
由国际多年冻土协会下挂的中国冰川冻土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织的第六届国际多年冻土会议,将于1993年7月5—9日在我国北京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会议将以论文宣读、专题讨论和论文展示的形式开展。宣读论文是会议的主要方式,大会将设立三个分会场,同时宣读普通冻土学;冻土物理学、化学、力学和冻胀;多年冻土工程等三个研究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多年冻土发展”、“高山多年冻土和冰缘过程”及“寒区线形构筑物  相似文献   

19.
《地球科学进展》1991,6(4):72-72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主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4项“极低级变质作用”中国国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7—9日在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有来自地矿部、国家教委、能源部油气总公司三个系统十一个单位的十六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8):F0002-F0002,F0003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第27期“双清论坛”于2008年3月30~31日在兰州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0余位水文水资源、地理地质、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