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内涵不清,以致人们可能被误导,认为通过气象(降雨)就可以预报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引发滑坡、泥石流的降雨量与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地质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在空间上是变化的,在一个降雨区域的不同地方,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概率不同。  相似文献   

2.
一、历史的回顾在各种自然因素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中,以降雨引发的滑坡(狭义的土体和岩体滑动)、泥石流发生的频度最高,分布的地域最广,造成的灾害最严重,是滑坡、泥石流预报研究的主要对象。目前一般认为,雨水渗入斜坡岩土体后导致其内部孔隙压力增大及有效应力减小是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地质灾害概率预报(警)系统(LAPS)原理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差异明显,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增强,这类地质灾害日趋增多,损失日益增大,已成为浙江的四大灾害之一. 浙江的滑坡、泥石流灾害90%以上由降雨诱发基岩风化残坡积层滑动而形成,并具有分布面广、规模小、多点群集突发的特点.如何对这类滑坡(泥石流)灾害进行预警、预报,积极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已成为当前社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并迫切希望开展研究和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湘西北地区为湖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多年以来一直是湖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关注的重点地区。本文以2014年7月的一次强降雨过程分析为例,探讨安化、永顺两县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对已有的气象预警预报模型进行修正、完善,通过GIS平台网格化、调整参评因素权重、确定区域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阈值等方法,达到湘西北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初步精细化的目标,并通过上述方法的探讨,对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精细化工作推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崂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在降雨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在对区内地质灾害点全面调查、排查和勘测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总结其他省市经验,建立了青岛市崂山区青山滑坡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示范区,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现代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山丘多,平原少,适宜人居地范围狭窄,省会西宁市和部分州、县政府所在的重要城镇和东部农村人口聚集区,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多发群发和致灾后果特别严重的特点。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发布、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巡)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及社区、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与防灾明白卡发放等工作力度,全省地质灾  相似文献   

7.
重点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质灾害易发区:济南市历城区阁老滑坡、青岛崂山区青山滑坡以及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易发区,进行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和预警预报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山东省预警预报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并将其作为地质灾害自动化观测的试验点和示范点在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 2009年6月,国土资源部为进一步推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监测预警的科技水平,下发国土资电发[2009]4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函>,明确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对危害较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装监测仪器,实施自动化监测预警.同时,国土资源部向各地推荐一批由中国地调局研制的简易、实用的小型监测仪器,滑坡预警伸缩仪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国土资源部首批20套滑坡裂缝预警伸缩仪已拨付我省,永康市方岩镇铜坑村滑坡、开化县村头镇大黄山村后山滑坡等省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已安装到位,开始实施自动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基于MapGIS K9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以数据库和地理底图为基础,集成数据、图像于一体搭建起一个高度信息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管理平台。此系统的建设能够显著提高淄博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精细化水平,熟练掌握和运用该系统是进行预警分析、提前预报和及时防范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5月8日以来,9次强降雨致湖南怀化市13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6507间,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400余次,直接经济损失达4.82亿元。麻阳、芷江、会同、溆浦、辰溪、新晃等县市区纷纷告急……"百姓安危高于一切,一定要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的要求,怀化市国土资源系统党员干部吹响了抗击地质灾害的集结号。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人员严阵以待,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收传预警预报,调度传送  相似文献   

11.
黄冈市是湖北省汛期地质灾害频发区之一,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 其中75%为降雨型滑坡。通过统计分析黄冈市近10年滑坡与降雨的相关关系, 在考虑黄冈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基础上, 研究黄冈市降雨型滑坡的降雨阈值, 利用逻辑回归模型建立滑坡发生的概率预测模型, 再针对不同等级易发区提出对应的气象预警判据。最后以历史降雨及其滑坡事件检验预警判据的合理性与可信度。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气象预警判据在时间尺度上由以往依托气象部门的中长期预警精细到了24 h的短临预警, 在空间尺度上确定了不同等级易发区的降雨型滑坡气象预警判据。预警准确率大幅提升, 显著提高了黄冈市降雨型滑坡气象预警精度, 可为临灾转移提供精细化的技术指导, 有效降低降雨型滑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近段,屡有关于湖南地陷的报道见于报端。湖南不只是地陷的高发区,也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统计:今年入汛以来,湖南省先后发生10多次强降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湖南省今年已查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0000多处,威胁近百万人,威胁财产上百亿元。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19.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1%,其中高易发区7.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6%。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1日,广西首个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浦北县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自2014年11月试用以来,预警预报效果显著,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起,避免人员伤亡94人,避免经济损失262.8万元。浦北县地灾预警系统成功推出是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广西地质灾害易发区、中高易发区分别占广西陆地面积的96%、42.3%。"十二五"期间,广西国土资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座谈会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会议,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5.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气象局和水文水资源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国土资源局、气象和水文水资源等部门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及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气象、水文预警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7日)一、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我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50起,其中滑坡16起,崩塌7起,泥石流1起,地面塌陷26起,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5起,搬迁避让379人,避免伤亡368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27.75万元。由于监测预警措施及时有效,全年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云南主要由降雨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现象,对云南近8年来的滑坡灾害数据和降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针对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耦合预警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WebGIS技术的耦合,运用新一代的RIA技术Silverlight,基于MapGIS IGServer平台,在异步响应的网络中使用流程化的操作方式构建出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实例检验表明该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更精确、及时的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任务为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等,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当前,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多是围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无人机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测绘、监测以及早期预警系统(EWS)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源。本文基于上述技术,设计提出了一种针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GDMEWS)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复杂多变的特点,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多源空间数据库组成、开发模式、业务逻辑、系统开发的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文以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类型众多、典型多样的德钦县为案例区,探讨GDMEWS的体系机构及关键技术。首先,对系统的功能要求,监测及预测模型等进行了讨论;其次,研究了灾前预警、灾中抢险、灾后重建全过程的逻辑关系,开发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管理支持工具;再次,阐述了多源监测数据集成方法和地质灾害机理模型的建立。最后,对GDMEWS的研发实现进行了阐述,并说明其在德钦县地灾的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湖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做了初步介绍,总结了工作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