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信息化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前所未有。笔者从推广应用的角度梳理了遵义市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提出利用云计算技术理论来推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供探讨论证。笔者认为,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将对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在资金投入、成本核算和人力资源分配等方面将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对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跨越千山万壑,穿越莽莽荒原,青藏铁路迎来了它的周岁生日。2006年7月1日,全程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开通。青藏铁路通车一周年来,实现了线路基础稳定、设备质量可靠、列车运行平稳。青藏铁路安然度过了全线开通运营以来的第一个夏、秋、冬、春,经受住了不同季节天气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我国测绘在实现了从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之后,正朝着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方向迈进。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从以地图生产为主向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变,成为新时期测绘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测绘科技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
《地图》2005,(6):9-9
2005年10月15日,建设历时半个世纪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完工的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2007年7月1日全线正式运营。今后五年,国家还将建设拉萨到日喀则、林芝等地的青藏铁路延伸工程。  相似文献   

5.
石峁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航摄技术、GPS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等多种测绘技术对石峁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测量,得到了多种测绘成果,是利用多种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于文物保护的成功应用,为以后开展同类大遗址保护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精新推介     
《地图》2006,(5):7-7
《青藏铁路旅游交通图》作者:胡秀云高秀静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7月1日定价:8元/册单张图平装读者对象:一般读者,旅游爱好者《青藏铁路旅游交通图》与普通的旅游地图设计相仿,内容包括了青藏铁路沿线各火车站、观景台的准确方位和图片描述。图上的铁路走向都是  相似文献   

7.
"一村一镇一地图"项目的开展,对农村的村镇规划建设、信息化建设、环境卫生、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理信息支持,本文对其生产流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物小传】王明孝.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从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扎根大西北从事野外测绘工作26年.完成了边界联测、青藏铁路、怒江水电站、酒泉“陆上三峡”风力发电等3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测绘任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其中3项科研成果世界领先,7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测绘空白。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旅游市场呈现的新特征和新动向,本文提出建立基于GIS GPS GSM的多功能旅游服务系统,并从系统基本要求、核心技术与实施步骤、系统技术构成等方面加以论证。最后指出多功能旅游服务系统将对促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改变现有旅游规划与发展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 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对“2003中国信息化应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界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信息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基  相似文献   

11.
Information     
《Journal of Geodesy》1967,41(4):493
  相似文献   

12.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14.
Information     
M. Pick 《Journal of Geodesy》1969,43(2):205-206
  相似文献   

15.
16.
17.
Information     
《Journal of Geodesy》1973,47(3):313-314
  相似文献   

18.
19.
Information     
《Journal of Geodesy》1964,38(3):271
  相似文献   

20.
Information     
《Journal of Geodesy》1966,40(2):189-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