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刘浩  曹巍  赵文吉  宁方馨 《测绘通报》2013,(9):75-79,86
面向地震应急救援的分析与处置,研究基于三维灾场环境的地震灾情实时动态标绘技术。将标绘体系的层次结构设计为几何层、单元层和语义表现层,重点研究几何层和语义表现层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探讨如何将各类标绘方法与语义表现形式转化为地震应急灾情信息、救援信息的集成显示与可视化分析的有效手段。并通过实际应急演练,验证将实时动态标绘技术应用于地震应急救援分析与处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带,政府面对突发性地震表现出来的应急能力决定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系数,因此建设地震灾害应急系统迫在眉睫。本文从地震应急的角度出发,提出地震应急救灾模式,运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设计出基于政府GIS的地震灾害应急系统的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在雅安地震中得到应用,并开发了芦山地震救援系统。该系统汇集多部门数据,实现了影像对比、空间检索、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为各部门协调统一进行抗灾救助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震应急指挥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我国地震应急救灾体系的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联动应急救灾援助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立基于GIS的地震应急救援指挥技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的和关键的工作。本文从基于GIS的新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出发,明确平台建设的目标和设计思想,探讨了平台建设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了地震应急平台中基础数据库建库的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法,分析了地震数据图形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亚  王喜娜  马兰 《测绘科学》2014,39(11):57-61
文章应用开源GIS软件OpenScales、GeoServer、PostGIS/PostgreSQL等,以震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震基本参数作为数据源,构建了基于开源GIS软件的地震应急响应系统.系统在获得地震基本参数之后快速计算地震烈度分布,通过烈度分布分析地震影响区域的道路损毁情况和防护目标、危险源的分布,同时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救援线路,可以对救援物资和救援力量进行态势标绘,为应急指挥决策和救援行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地震应急态势标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震应急态势标绘元素的分类体系,并设计基于此体系的态势标绘元素的可视化符号库,此符号库包括:基元符号层、单元符号层和表现符号层。研究了态势标绘元素基于GIS的显示方法与实现流程,采用基于哈希表的虚拟图层控制器实现态势符号的显示管理。建设南京市地震突发事件救灾应急平台,在平台中实现态势标绘模块。通过实际应急演练,验证了本研究的态势标绘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李强  耿丹  张景发  龚丽霞 《遥感学报》2022,26(10):1920-1934
地震是一种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突发性自然灾害,震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并开展灾情的快速评估能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为宏观性的地震应急与调查工作提供了便捷、经济的途径,随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学者对遥感应急调查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地震应急的实际工作中。但是,遥感数据类型与处理技术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应急信息的散乱,导致遥感快速应急响应系统性不强,使得应急服务不持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遥感技术的效能;为此,针对现阶段遥感技术在地震应急调查中的应用情况,在总结地震应急调查常用遥感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分析了遥感快速应急响应面临的技术挑战,重点梳理了地震应急不同阶段对遥感数据及应急专题产品产出类型与时效性的现实需求,结合震后灾区影像数据的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光学、雷达、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在地震应急调查应用中的技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地震应用案例分析的基础,总结剖析遥感应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海量数据快速处理、震害信息智能化提取、多源数据协同分析3个技术层面论述了遥感地震应急面临的核心困难,基于此,结合在轨数据实时、海量数据快速处理就灾情智能化识别的多技术联合、多源数据协同分析、发展敏捷卫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未来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遥感监测手段提供动态、实时、持续的空间信息应急服务能力,提高地震应急工作的快速响应、精细化与业务化应用能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多源遥感技术在地震应急调查中的科研及业务应用提供很好的参考,更高效的发挥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构建地震应急的知识发现模型是地震应急知识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如何在种类繁多、内容繁杂的数据中,研究减少先验知识依赖和支持的地震应急知识发现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文本大数据中地震应急的知识发现模型。首先,收集与地震应急相关的学术文献数据集和社交媒体数据集;然后,利用CiteSpace分析工具及形式概念分析方法提取高频关键词及其关联关系,以词频联系作为它们之间关系的强度,并构建地震应急知识的复杂网络,以对网络进行社区划分研究,实现地震应急的知识发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发现地震应急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能够发现领域专家关注较少的知识点,为地震应急提供知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讨论一种新的信息发布模式,实现将地震应急信息面向智能手持终端发布和浏览。该系统采用智能PUSH技术、SMS技术实现信息的发布,采用GPRS实现信息的传输。研究地震应急信息源和地震应急移动信息发布服务模式,设计地震应急移动信息发布系统的结构功能。目前,地震应急信息移动发布系统已经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张新  陶坤旺  朱翊 《测绘工程》2016,25(3):46-50
地震应急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也是防震减灾的重要内容。在总结地震应急相关研究与信息服务的基础上,采用网络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基于"天地图"的地震应急服务平台,实现震情实时发布、空间查询定位、灾情实时反馈、直接经济损失快速评估、经济人口信息的统计分析等功能。该平台的建立将为震前预测提供完备、现势的数据基础,为震中救援提供可视化的分析平台,为震后恢复重建的资源调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是地震应急工作的核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内容,现对陕西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的整理及入库、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天地图·福建提供的丰富地理信息服务基础上,集成地震应急专题数据,基于SOA架构,开发了基于空间位置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PC端服务和手机端服务,为政府部门综合应急管理和公众地震应急避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规范地震应急专题图的产出标准,提高地震应急指挥保障工作效率,通过在符号设计、标注设计、图面整饰3个方面对地震应急专题图的制作产出进行标准化探究,以期提高重庆市地震应急专题图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一种基于GIS和无人机技术的地震应急救援系统的系统设计和功能设计,该系统以无人机为载体搭载高清摄像机、红外设备和救援设备,结合GIS平台的强大分析功能,实现了震区高清影像采集、震区灾情采集、救援物资配送等功能,提高了地震应急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发生之后需要立即对地震灾情做出初步评估,评估结果将为政府快速部署救灾资源和救援力量提供辅助决策支撑。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口分布差异较大,因此目前的地震应急辅助决策支撑系统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可扩充性和针对性差。针对这一状况,该文采用成熟的三层式C/S架构,通过ArcSDE管理空间数据库,实现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库和微软Office接口与GIS无缝集成。通过在2013年4月宁洱的两次地震中的应用,证明系统能够仅仅通过输入地震三要素即可快速响应、将评估结果直接以word报告形式产出、准确判定应急响应等级,为政府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青海玉树地震灾情遥感应急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04-147时49分,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附近(北纬33.2°,东经96.6°)发生了Ms7.1级地震。利用灾后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结合震前北京一号小卫星、SPOT正射影像,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之上,从房屋建筑物损坏情况、生命线工程的损毁程度以及次生灾害的调查等方面开展了灾情遥感应急监测工作,为地震应急决策救援提供宏观、科学(定性、定量)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江苏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与震害快速评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省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中强地震时有发生的特点,讨论了江苏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内容,提出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空间信息的分层组织与管理问题。并对基于GIS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震害快速评估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户外应急救援是户外运动的安全保障,空间位置信息是户外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需求,本文对地理信息在户外应急救援的整合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两者的密切联系和应用特性,介绍了当前现状下户外救援和地图导航工作的快速开展方式,设计并实现基于地理信息的户外应急救援系统,为信息化的户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出了实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震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之一,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芦山地震导致大范围的道路损毁,一度使得宝兴县城成为孤岛,救援很难开展.造成道路损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堵塞道路.针对宝兴县道路损毁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遥感影像提取方法,在震后短时间内快速提取因次生灾害造成的损毁道路情况,快速及时地确定损毁道路的位置及范围.试验证明,本方法能快速提取次生灾害造成的损毁道路的位置与范围,其与目视解译结果吻合,大大减少了震后影像解译时间,提高了地震应急的效率,可为抗震应急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城市应急救援工作的时间满意度,即在应急救援流程之间的衔接实现适时,在不影响整体救援的情况下,尽量实现时间最小化。本文利用Mobile-GIS集成移动性和GIS功能的特点,在分析综合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城市应急救援规程及其具体工作的基础上,引入生产管理中的JIT(Just-in-time)理念,提出了基于Mobile-GIS的城市应急救援适时模式并做出相应的应用设计。从而实现城市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适时信息通讯、适时决策指挥、适时现场救援,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2022-09-0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s 6.8地震。地震在山区诱发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范围对震后应急决策和救援抢险至关重要。基于全球同震滑坡数据库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地震诱发滑坡空间分布概率近实时预测模型,在震后2 h内获取了泸定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预测结果。通过震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采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震后大范围地质灾害的智能识别,共解译地震诱发滑坡3 633处,总面积13.78 km2。利用遥感解译的泸定地震滑坡数据,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获得了震区范围更广、准确性更高的同震滑坡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同震滑坡预测模型能够快速获取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填补震后遥感影像获取前的空窗期,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基于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影像的智能识别技术是快速获取大范围地质灾害信息的有效手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泸定地震震后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