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四川省宁南县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县属地质灾害频发区。主要地质灾害点共有31处。威胁675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对城镇发生直接威胁4处,学校威胁3处,度假山庄威胁1处,潜在经济损失达22765万元。本文在详细论述地质灾害体特征的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提出对当地居民构成重大生命财产威胁的共5处,需采取治理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对全国1640个地质灾害高发县(市)进行了隐患排查,共查出约2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大型、特大型的隐患点有1.7万处。目前,除三峡库区少量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专业监测外,其余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4)
大方县是贵州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且近年来地质灾害对大方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在充分研究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大方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及其相关的成果资料,确定大方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45处,包括滑坡172处、崩塌26处、地面塌陷14处、地面沉降6处、地裂缝22处、泥石流5处,共威胁4 470户,22 798人,学校4所。通过分析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诱发因素。其中,诱发因素中的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为主导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期为今后大方县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地质依据,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初步调查统计,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地震区84个县(市、区)发现重大地质灾害点8439处,威胁1093667人的生命安全。地震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其次是甘肃省,陕西省相对较少。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其次为中型、大型,巨型较少。  相似文献   

5.
竹溪县地处秦岭地槽东段南缘,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该区地质结构松散多变,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全县15个乡(镇)420个村,地质灾害点达193个,几乎每个乡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尽可能地将地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国土资源局在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普查和规划的基础上,对每个地灾点均建档立案,实行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耿马县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隐患点和灾害点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耿马县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耿马县内发育各类地质灾害144处(条),灾害类型齐全。其中滑坡118处,崩塌18处,泥石流沟2处、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各3处,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零星发育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区内地质灾害在空间上具有点状产出、线状延伸、局部集中发育的特点;总体上不同地质灾害发育明显受地形地貌影响。夏季强降雨是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地层岩性控制地质灾害类型;耿马盆地内的滑坡直接受新近系灰、浅灰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的膨胀性控制,降雨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耿马县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隐患点和灾害点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耿马县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耿马县内发育各类地质灾害144处(条),灾害类型齐全。其中滑坡118处,崩塌18处,泥石流沟2处、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各3处,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零星发育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区内地质灾害在空间上具有点状产出、线状延伸、局部集中发育的特点;总体上不同地质灾害发育明显受地形地貌影响。夏季强降雨是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地层岩性控制地质灾害类型;耿马盆地内的滑坡直接受新近系灰、浅灰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的膨胀性控制,降雨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8.
S331高兰线洛阳段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山区),危及路上行人安全和公路的正常运营。本文通过对S331高兰线洛阳段公路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问题详细的调查,发现崩塌地质灾害17处,滑坡地质灾害5处,不稳定边坡8处,危岩体17处,由于地质灾害的存在,常冲毁道路、耕地、房屋,危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分析了该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四川雅江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感解译与工程地质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雅江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以及单体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发展趋势预测,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研究表明:雅江县城共发育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83户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G318国道、雅江中学的安全运行;地质灾害体稳定性均处于差和较差级别,滑坡和危岩崩塌为雅江县城最主要危险源;雅江县城地质灾害防治应遵循“工程治理为主,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开展应急排危工程、综合治理工程和专业监测工程,最大限度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为雅江县城建设和发展提供地质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昌吉市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灾害为主,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威胁少数民族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昌吉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成因机制和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以四川省青川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20世纪90年中期,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风险管理及减灾管理的基础,它为管理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减灾对策并为部署实施有效的减灾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指出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不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运用危险性评价指标对比法建立了简单有效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以四川省青川县地质灾害调查为例,对该县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防治分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亮  田万生  赵涵  张弘 《甘肃地质》2014,23(2):78-84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三岔乡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发育,灾情、险情严重。本文拟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三岔乡为例,研讨地质灾害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及形成机制,确定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并预测地质灾害威胁范围。结合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工程建设适宜区划分,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陇南市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危害全国闻名,研究程度也较高,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前人对该区地质灾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分析该区地质灾害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发育规律,从地质条件、降水条件及人为因素等诸多条件对其成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陇南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陇南市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危害全国闻名,研究程度也较高,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前人对该区地质灾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分析该区地质灾害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发育规律,从地质条件、降水条件及人为因素等诸多条件对其成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滇藏公路类乌齐-俄洛桥段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影响了该段公路的正常通行。经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沿线存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7类地质灾害,共有各类灾害点48处。为使该段公路改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地质灾害对改建后公路的危害,文章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和灾害特征等对全段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运用灾损率法和风险性区划法将评估区划分为7个区,并对这7个区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建设场地适宜性和防治工程重要性分级。经综合评估发现,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质条件差的高山峡谷地带,危险性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质条件好的宽谷和山岭地带。最后提出了目前青藏高原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分布数量约占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7%,复杂的孕灾地质背景条件和诱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政府对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及监测预警能力,从而对各地国家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因此,提升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认识和防治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满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防灾减灾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以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需求为导向,以“出技术、出方法、出规范”为目标,采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重点围绕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风险评价及防灾减灾方法等开展调查研究与应用示范,引领和指导南方山地丘陵区的地质灾害调查。该工程通过2019年的调查研究,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的总体分布规律、危害程度及成因机制有了宏观认识,为区域地质灾害研究与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取得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为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服务。如在川藏铁路建设工程中,为某车站选址提供了地质综合评估建议,成功识别出的潜在滑坡隐患为某特大桥梁设计方案变更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服务于乌蒙山区及赣州地区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效率与水平; 及时配合自然资源部金沙江白格滑坡、宜宾地震、浙江永嘉滑坡等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工作,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汛期为四川省和云南省等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20余次,为这些地区的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科学普及活动,提高了广大民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阐明了区域地质灾害风险、风险评价模型等有关概念,在对国内外 区域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简要陈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区域地质灾害(主要指滑坡)风险评价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举例说明,总结了各自成缺点和适用条件、为有效地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空间预警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福建水口库区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论述福建水口库区斜坡地质灾害、水库坍岸和地面不均匀沉降的成因及主要控制影响因素。通过对该区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分析,探讨了这些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危险程度,进而提出了本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35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地质环境因素又可分为构造不稳定因素、斜坡不稳定因素和地面不稳定因素。指出,在广东沿海地区,除了地震灾害外,陆地表层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是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这是与山区以地质环境因素(尤其是内动力作用)为主是不相同的。降雨强度和时间、台风雨和风暴潮以及人类活动等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陕西省留坝县因汶川“5.12”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调查和分析以及与地震前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5.12”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特点。留坝县“5.12”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根据崩塌体母体所在位置,可将其划分为山巅型和山腰型,两者崩塌母体所处的地形有明显差别,运动距离、方式及危害也有明显的不同。作者结合留坝县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得到关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防治等方而的一些启示,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