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化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惠春莉  罗三强  郭军 《地下水》2001,23(4):180-181
洛惠渠灌区从北洛河引水 ,灌溉面积 77.6万亩。多年来 ,由于河源来水不足 ,灌区年缺水约 70 0 0万 m3,需要开采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因此研究分析地下水化学性质 ,对利用地下水灌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沟河灌区用水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沟河灌区地处新疆腹地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本文通过分析金沟河灌区近十年用水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探索流域内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及高效利用,在保证灌区农业供水灌溉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利用节约的水资源进行水权转让,提高单方水产值,有效的支持了灌区经济的高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洛惠渠灌区建成后因灌溉影响,地下水位普遍上升导致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整个灌区盐碱化问题显得特别突出,为了抑制盐碱化的发展,灌区修建了完备的排水系统,但经过多年运行灌区排水系统出现老化失修,排水不畅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排水系统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引入生态治理的理念,提出利用工程、农业、生物、管理等多种措施解决灌区排水系...  相似文献   

4.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洛惠渠灌区盐碱土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春莉  王黎军  赵燕妮 《地下水》2001,23(4):183-184
本文阐述了在洛惠渠灌区土壤盐碱条件下 ,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时 ,必须注意洗涤剂的选择和交换剂的选择。只有使用合适的洗涤剂和交换剂才能使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并对盐碱地改良和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力坚  丁汉卿 《地下水》1995,17(4):161-163
渭北黄土原区,由于缺水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在引水上原后,却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等不均衡问题,使自然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通过三水转化研究,把双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诸多因素概化成数学调控模型,依据作物需水量,采用微机手段优化求解该试区地表水、地下水的用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制定出灌区用水的动态监控过程,以达到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该模型经过四年的实施,收到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刘瑛 《地下水》2011,(1):127-128,137
对甘肃省景泰川引黄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进行研究.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及灌区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对灌区水资源的分析,通过计算灌区内来水及用水情况,对灌区进行水量的平衡分析,明确提出灌区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水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下,要积极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开展灌区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地下水》2006,28(2):76-76
2006年3月28日,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会在西安桃花园山庄顺利召开。陕西省水利厅水资源与科技处王恩庆副主任、各市(区)地下水业务单位的主管领导及泾惠渠、宝鸡峡、交口抽渭、洛惠渠等灌区的技术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地下水》编辑部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周至县西骆峪中型灌区综合节水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会秋  朱立鹏  于存才 《地下水》2014,(1):150-150,152
周至县西骆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属于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渠道衬砌改造和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为主,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加强量水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方案。缓解灌区供水不足的矛盾,使水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区内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姜引平  李忠亭 《地下水》2010,32(5):62-63
通过对洛惠渠灌区供需水量的分析,提出了近期在现枢纽溢流坝段加闸拦蓄、实施引干入支工程.运用县西河与大峪河水库联合调节,缓解灌区灌溉供需矛盾,解决灌区缺水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量平衡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节水潜力是进行节水改造方案评估、用水效率评价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在回顾和总结农业节水潜力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取水、耗水和回归水3个方面,提出了农业理论节水潜力的概念,并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对相应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同时根据不同的节水措施,提出了农业耗水理论节水潜力、农业回归水理论节水潜力和农业取水理论节水潜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基于新方法对柳园口灌区农业理论节水潜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柳园口灌区农业理论节水潜力为4636.59万m3;其中,农业耗水理论节水潜力最大,农业取水理论节水潜力次之,农业回归水理论节水潜力最小。相关结论为该灌区制定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赵宁  魏守忠  吴虹睿  惠小玲 《地下水》2008,30(3):100-101
通过对灌区水资源特征及灌区作物需水量分析,得出灌区缺水特性是春旱性,为保持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治理灌区土地盐碱化,提出灌区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合理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亚绒 《地下水》2013,(6):117-118
秦都区属宝鸡峡灌区,由于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加,灌溉面积逐步减少。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节约用水,加强渠道和田间管理,改变旧的灌溉模式,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解决好渠道、田间等渠系渗漏问题。提出灌区推行渠水管道灌溉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之一,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波  刘钰  许迪  姜文来 《水科学进展》2009,20(5):732-738
效用问题是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和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对于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的用水效率评价向以效率和效益有机结合为特征的效用评价的发展历程,其评价尺度也从最初的作物或田间等微观尺度向灌区、流域、国家乃至全球等中观和宏观尺度发展.未来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建立基于不同尺度水平衡观点上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不同尺度指标的尺度效应及转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4)
大洼灌区作为盘锦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在灌区推广应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技术为满足灌区现代化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大洼灌区灌溉工程、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农业灌溉用水条件,对近年来常用的节水措施、生物节水、农业和工程管理等环节进行评价分析可知,应综合考虑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灌溉工程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区域气候条件,根据节水灌溉要求及其适用范围,从环保、生态、节水和增产等方面综合评价适宜节水灌溉技术,为大洼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宜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海源 《地下水》2022,(1):131-133,136
盈科灌区作为甘肃省大型灌区,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命脉,灌区长期运行以来存在一系列工程老化、续建及配套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灌区整体效益的发挥,进行节水改造尤为必要.本文在对灌区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以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对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盈科灌区现状...  相似文献   

17.
魏家兴  孙百合 《地下水》2008,30(3):69-70
节水灌溉,就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它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如何充分利用节水技术,改变原有的灌溉方式,成为当今灌区改革中的首要问题。山东费县高家围子小型灌区合理利用节水技术,采用用水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灌区改革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对小型灌区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09,31(3):F0003-F0003
陕西省地下水工作会议于2009年4月14日在西安市隆重召开!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各设区市水利(务)局、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洛惠渠等单位、灌区的主管领导、各地下水管理监测机构的负责人和省水利厅人事教育处、规划计划处、水资源与科技处、宣传中心以及《地下水》编辑部等新闻媒体记者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实现灌区多目标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1999,21(2):79-83
中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实行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与综合治理旱涝碱咸的基本途径。本文介绍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关键在于调控地下水理深在适宜的动态,以浅层地下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四水”(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上水)的地下水库,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使地表径流充分拦蓄利用,增强防涝淋盐和淡化地下水质的作用,达到灌区多目标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1)
根据景电高扬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制约高新节水灌溉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灌区灌溉特点、效能和产出、农业种植业结构、节水灌溉模式、水价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效能和产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水的生产效率及效益、节水灌溉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制约景电高扬程灌区节水灌溉良性发展的关键,对于保证景电高扬程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景电高扬程灌区大力发展的节水灌溉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及水价改革、形成、稳定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