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中华乌塘鳢网箱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根据1995~1996年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sinensisLacépède)的试养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网箱养殖中华乌塘鳢一般养殖周期多在4~6个月,鱼苗成活率达80%以上,商品鱼平均体重在150g左右,饵料系数约为4.6(鲜活饵料),投入产出比约1∶2.5。与传统的池塘养殖方法相比具有便于管理、水质不易恶化、病害较少、饵料利用充分、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现就网箱养殖中华乌塘鳢技术总结如下。1 养殖方法1.1 海域环境钦州湾七十二经和龙门港水域是传统的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区域,海水水质良好,水深浪静,避风条件好。海水比重常年…  相似文献   

2.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小尺度海域养殖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机氮作为污染控制因子,应用扩散数值模拟方程估算了三盘港投饵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三盘港海域水交换能力较强,但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其中网箱养殖对无机氮贡献率约占82%。按照目前的养殖布局,以网箱养殖对水体无机氮增量的影响小于0.049mg/L,即养殖区无机氮浓度值不超过0.400mg/L为标准,三盘港投饵网箱养殖容量约为2100口。  相似文献   

3.
海南陵水县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总结海南陵水县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港内传统网箱养殖30多年积累所带来的压力以及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建设,深水网箱养殖是陵水县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陵水县深水网箱养殖业发展面临5个突出问题:养殖渔民资金缺口较大、养殖渔民科技水平不高、养殖产业链不完整、养殖配套装备技术落后、养殖受热带气旋影响的风险较大。为了实现陵水县深水网箱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科学规划,合理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完善运行机制;积极开辟市场,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科技水平;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省靖海湾海蜇养殖港塭定期采样,采用稀释法研究该海蜇养殖港塭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摄食压力以及微型浮游动物的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海蜇养殖港塭微型浮游动物组成比较简单,海蜇养殖期间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低于海蜇捕捞结束期。其中,海蜇养殖期间微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根状拟铃虫(Tintinnopsis radix),为600~2 600 ind/L,而海蜇捕捞结束后优势种为根状拟铃虫、诺氏麻铃虫(Leprotintinnus nordquisti)和运动类铃虫(Codonellopsis mobilis),丰度分别为3 000~6 000、1 500~3 0001、500~3 000 ind/L。研究期间,该港塭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05~1.03 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24~2.37 d-1,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21.10%~90.61%,对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77.08%~583.68%,而微型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占初级生产力的22.92%~76.92%。本研究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在海蜇养殖港塭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德三沙湾网箱养殖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福建省三沙湾网箱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潜在风险以及鱼病暴发时的环境影响因子,在2011年对网箱养殖鱼病暴发前和8月份病鱼大量死亡时的网箱养殖区与对照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水质指标数据,对影响网箱养殖病害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PRIMER6.0 分析了底栖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ABC曲线等。研究结果显示,网箱养殖向已经富营养化的三沙湾海域排放了相当数量的磷酸盐,病害暴发时海水中弧菌的数量显著升高。通过网箱养殖鱼类死亡数量与温度、盐度等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死亡率与三沙湾海水温度、盐度等水文环境有相关性,大潮期间死亡率降低,小潮期间病害加剧。网箱养殖降低了三沙湾底栖生物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但对保护大型底栖生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三沙湾网箱养殖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深水网箱养殖年限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分别对大钦岛海域养殖3、8、13、18 a网箱以及非养殖区(DZ)表层沉积物(0~2 cm)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 长年网箱养殖(13、18 a)区域沉积物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短期网箱养殖(3、8a)区域(P < 0.05)。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 网箱沉积物优势菌门变化显著(P < 0.05), 短期网箱养殖(3、8 a)和非养殖区(DZ)沉积物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 长年网箱养殖(13、18 a)沉积物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 变形菌门、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影响网箱养殖沉积物菌群结构的主导环境因子为Hg、Cd、有机碳以及石油类。冰鲜野杂鱼的投喂可能是大钦岛长年网箱养殖区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推广绿色环保型配合饲料的使用, 并采用微生物(以厌氧不产氧光合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大型生物(刺参及大型藻类)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手段进行污染沉积物修复, 推进深水网箱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雅芝 《海洋科学》1995,19(5):21-24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是我国近年新兴的现代化养殖方式,它具有集约化、高密度、高效益等特点,因而发展迅速。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这一养殖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现就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概述如下。1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相对于藻、贝、虾类的养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生产性网箱养殖70年代末、80年代初始于广东。1979~1983年珠海市科委开展海水网箱养鱼试验,共试养7科20多种,以新鲜小杂鱼为饵料,有时搭配植物性饵料混合使用,取得初步成果。1982年广东阳江…  相似文献   

8.
分析2015—2018年我国沿海省份(除台湾省)台风分布特征及养殖设施分类布局,基于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与区域重心方法,对渔业养殖设施格局与台风的风速及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 a间,我国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频次皆为5次以上。普通网箱分布与台风风速、频次呈线性相关,当台风等级达到8级(风速>17.1 m/s)时,其分布受台风影响程度加大。深水网箱分布仅受台风风速影响,对高速台风(风速>24.4 m/s)较为敏感。根据台风综合指标,筏式养殖分布受台风影响最显著,当台风等级到达6级(风速>10.8 m/s)时,其受灾状态较为明显。筏式养殖适合分布在近岸风力低于6级的海域内;普通网箱可设置在内湾等8级风力以内的海域;深水网箱适合分布在开阔的远海区域。根据各省养殖设施分布现状,建议福建省和广东省减少筏式养殖面积,推进深海抗风浪网箱的使用;海南省和浙江省积极推广“复合型渔业”发展;北方沿海各省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小,在发挥筏式养殖品种优势下,可依托海洋牧场,积极打造休闲渔业。总体而言,我国养殖设施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果对各...  相似文献   

9.
面向深远海网箱养殖需求,基于高精度温盐深测量仪、无线数据传输网络、监测信息实时处理与集成等关键技术,设计了与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网箱配套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实现温度、盐度、溶解氧等海洋环境要素的远程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0.
在近海开展网箱养鱼生产,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近海水域,而且是当前调整养殖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实施规模性网箱养鱼生产还可以调整养殖海区布局,稀疏养殖密度,改善海区条件,保持海区生态平衡。因此,发展网箱养鱼生产意义重大。1海区的选择1.1安全程度封闭或半封闭的海湾比较理想,要求台风季节湾内风力不超过8级。1.2水深条件设置网箱的海区水深5~15m,7~10m较理想。1.3水质与水流网箱设置海区要求海水清新而无污染,水流畅通而流向不紊乱,流速最好在30~40cm/s。旋转流的海区不宜设置网箱。1.4海水透…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行培育的美国红鱼苗体长25~30mm.1996年6月上、中旬到当年12月中旬.其个体的平均重量分别达到了750g和800g,生长速度优于我国其他养殖鱼种。  相似文献   

12.
13.
董玉明  张玉亭 《海岸工程》1999,18(2):137-140
青岛地区唯一的封侯将领薛禄,是位威武不屈的爱国主义得,反对外族入的民族英雄、智勇瘘资的军事家,值得称颂在。在薛禄故里建造纪念馆、整饰基碑,为薛家岛旅游度假区增加一处人文景观,以便吸引更的的海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14.
文蛤外套膜组织与细胞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外套膜为材料,采用改良的M199培养基,在不同温度和盐平衡条件下进行组织与细胞培养。培养结果显示,24 h左右外套膜组织边缘有细胞爬出,48 h后开始形成单层新生细胞,并发展为生长晕,7~10 d细胞基本长满培养瓶底。细胞培养可持续30~35 d。作者还描述了培养过程中出现的3种不同形态特征的细胞,并对37℃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及分裂特征作了描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海洋贝类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黄宝玉 《海洋通报》2015,34(3):247-251
综述了海洋贝类细胞培养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在贝类细胞培养的一些进展和应用,并总结了目前贝类细胞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探索贝类细胞培养条件、方法,并最终成功建立细胞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水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海水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南美白对虾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为 19.1%~ 2 3.3% ,平均为 2 1.2 % ;脂肪含量为 0 .79%~ 1.14% ,平均为 0 .97%。肌肉氨基酸组成中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5 .5 5 %~ 36 .95 % ;富含 Glu(3.2 0 %~ 3.32 % ) ,ASP(2 .0 9%~ 2 .16 % )等鲜味氨基酸 ,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矿物质含量丰富 ,尤其是 Ca、Mg、Zn、Fe、P;维生素的含量一般。海水养殖虾肉与淡水虾肉相比 ,营养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7.
福建漳浦前亭综合养殖系统1^#池的主养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池蚶(Tegillarca granosa),搭养种为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2^#池的主养种为菲律宾蛤仔,搭养种为日本对虾。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的周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这两口综合养殖池9个水质理化因子(水温、透明度、盐度、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氨、活性磷酸盐、pH值、化学需氧量)和2个沉积物指标(有机质、硫化物)的测值大多数符合养殖标准。1^#池COD、有机质和硫化场的测值大多数比2^#池的低得多,这表明不同综合养殖系统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养殖效益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红鳍东方鲀养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属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rs)、鲀亚目(Tetraodontoidei)、鲀科(Tetraodontidae)、东方鲀属(Takifugu),俗称河鲀、廷巴、腊头、龟鱼等,为近海底层食肉性鱼类,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1]。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经济价值高昂,在中国北方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形成养殖规模。目前国内外对红  相似文献   

19.
Eutrophication in coastal are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mariculture potential is a main cause.Although there are som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nutrient loads in nation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problems make the results controversial. In this paper, the farming activities are divided into fed culture types(include cage culture and pond culture) and extractive culture types(e.g. seaweed, filter-feeding shellfish culture). Based on the annual yield of China in 20...  相似文献   

20.
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导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16×104hm2,最高年产量超过22×104t,约占全球对虾养殖总产量的30%.但是,199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暴发性对虾流行病给我国的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据估计已达上百亿元.如何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使我国的养虾业走上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子,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