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前我区部分县气象站已配备无线电传真设备,大都装备有优质的有源环形天线。由上海无线电五厂和南京大桥机器厂生产的4E—A型和YYF—2型有源环形直线阵天线具有接收频带宽(3~30MHZ),天线增益高,安装简便、省工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仍有不少故障,下面举几个故障检查实例: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统一部署,气象传真机已逐渐在我国县级气象站投入使用。这一新设备的配备,使我们的单站预报准确率和时效大大提高。对于气象工作更好地为工农业建没服务,无疑将起到很大作用。(一)目前,我省在县气象站装配的气象传真机及其配套设备有:有源环形直线阵天线(型号有4E—1A和YYE—2),79型短波定频接收机和气象传真收片机(型号ZSQ—1  相似文献   

3.
银峰  张其林  纪彤彤  姜苏 《气象科学》2015,35(4):480-487
全球雷电活动在地球-电离层空腔中产生的极低频(ELF)信号干涉叠加,在一系列固定频率上产生舒曼共振(SR)。利用2012年5月以色列Mitzpe-Roman(MR)站ELF水平磁场资料,采用频谱变换、时间平均、分析了实测SR日变化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同时基于全球ELF传播模式,利用OTD/LIS雷电卫星资料模拟了5~30 Hz磁场功率谱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时域背景信号幅值的均值和偏差满足正态分布的期望和标准差;水平磁场前三阶SR谐振频率非常稳定,月平均下的谐振频率日变化相对8、14、20 Hz理论值的偏移量分别不超过0.3 Hz、0.55 Hz和0.6 Hz。东南亚和美洲地区雷电活动主要响应于南北磁场分量第一阶SR的07—09时和19—22时时段内。而东西磁场分量前三阶SR在12—15时时段内都对非洲地区雷电活动有指示作用。磁场功率谱日变化模拟结果与实测基本一致,表明利用单站正交磁天线的不同阶SR信号能够指示全球不同"热斑"区域的雷电活动。  相似文献   

4.
针对天线耦合雷电电磁波信号频谱及能量不准确的问题,利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天线接收雷电电磁波信号的等效电路,分析雷电电磁波信号的频谱和能量分布规律,提出一种用宽带天线监测雷电流的方法,通过测量雷电辐射源的电磁脉冲在宽带天线上耦合的电压幅值和能量幅值推算雷电流值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宽带天线能准确地监测雷电电磁脉冲和雷电电流值以及它们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论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改进和雷电参数及其活动规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闪电定位仪收测雷电中发现测到的频率最高的闪电强度为7000~13000 A,<1000 A的弱闪电很少观测到;观测到的闪电多在80~180 km范围内,50 km以内和210 km以外的闪电几乎无显示;观测到的正闪几率5%左右,负闪很少,负闪对强对流天气具有指示性;闪电定位资料存在30%的距离误差.  相似文献   

6.
利用闪电定位仪收测雷电中发现 :测到的频率最高的闪电强度为 70 0 0~ 130 0 0A ,<10 0 0A的弱闪电很少观测到 ;观测到的闪电多在 80~ 180km范围内 ,5 0km以内和 2 10km以外的闪电几乎无显示 ;观测到的正闪几率在 95 %左右 ,负闪很少 ,负闪对强对流天气具有指示性 ;闪电定位资料存在 30 %的距离误差。  相似文献   

7.
例1故障接收不到云图,计算机能够计算天线运行轨道坐标,天线也能够按照轨道坐标运行,接收机在接收云图时的面板信号电压表无信号指示,但有噪声电压指示。该系统由全方位天线、天线控制器、接收机、微机前置机、云图工作站五部分组成。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天线控制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雷电的种类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系统途径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对系统中的接收天线、前端设备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超短波通信网配备的DVD1731型充电稳压电源,在我省气象台站使用以来,其主要故障有以下两则: 例一,供电电路中整流器Q_1击穿. 故障现象1,接通电源后,有烧焦的气味,电压表无指示,无直流输出电压,时间稍长(约在2秒钟左右)电源保险丝(3A)烧断;故障现象2,接通电源后,电压表无指示,无直流电压输出,电源保险丝不会烧  相似文献   

10.
利用西安周边7个大气电场探测站2010—2011年有效样本,分别计算各站的大气电场强度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电场强度平均值世园站最大,长安站最小,电场强度最大负极值出现在临潼站(-81.7kV/m),电场强度最大正极值出现在秦都区(39.64kV/m)。根据影响范围将样本分为区域性(3个县区站及以上)和局地性(3站以下)雷电过程两类,7个探测站共有雷电天气过程样本24d,其中局地性19d,区域性5d。对典型区域性雷电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平均值对雷电的发生有指示性,如果大气电场强度大于平均值,预示探测站上空有带电荷的雷暴云在发展;大气电场强度曲线中抖动跳变、第一个正负极值、最大负极值和最大正极值4个特征量对雷电天气的出现有明显预警指示,一级预警(电场值为2kV/m)提前量为4~86min,平均提前量约22min,抖动跳变预警平均提前量约18min。  相似文献   

11.
罗雅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Z1):122-124
对有线电视系统而言,雷电防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过对雷电的种类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系统途径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对系统中的接收天线、前端设备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设计,对雷电防护中的接地技术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州建设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网的经验,针对其防雷保护问题,从阵列天线的接闪保护、接地网形状及布置、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3个方面探索了防雷保护技术要点。为最大限度减低接闪杆对雷达信号的遮挡问题,提出了竖向单针加横向多针的接闪方法,将滚球平面提升至塔顶平面,既解决了单针保护范围受限的问题,又避免了双针保护接闪杆对雷达信号的遮挡。为最大限度减低雷电流分流过程导致的地电位抬升对雷达的反冲影响,提出了双环形闭合接地装置加与塔身绝缘引下线分流雷电流法,可有效避免因塔身分流雷电流导致的地电位反击问题。针对易受雷电电磁脉冲影响的电源系统,提出应加强屏蔽、等电位连接和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深圳市2004—2013年雷电灾害实例资料,从雷电发生的时间、区域、损失特征等方面统计分析,揭示了深圳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深圳市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5—8月为雷电灾害高峰期。雷电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宝安、福田区以及南山和罗湖的部分地区。深圳市雷灾伤亡人数97%集中在菜地、山坳(顶)、海滨浴场(海上)、广场等地,菜农等弱势群体是雷灾主要受灾对象。做好雷电灾害防御需要做好以下4点:1)建设完善的雷电监测网,为预报预警提供基础;2)建立雷击风险评估制度;3)加强雷电防护的行政和技术管理;4)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增强全社会防雷意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连和青岛地区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数据,对FY-4A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在黄渤海地区的探测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针对2019年大连地区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绝大多数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探测的雷电脉冲发生在强回波区,回波强度为30 dBZ,强回波区的云顶高度超过9 km,FY-4A LMI探测到的组(group)数量与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探测的雷电脉冲数量之比平均值为0.2,变化范围为0.15~0.26;针对2019年青岛地区5次强对流天气过程,FY-4A LMI探测的group数量较少,其与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探测的雷电脉冲数量比值的平均值为0.34,变化范围为0.27~0.4,地基三维雷电探测网和FY-4A LMI测到的雷电活动的空间位置比较一致,都基本处于强对流核心区域。总体来看,FY-4A LMI在黄渤海地区的探测效率比较低下。  相似文献   

15.
罗雅 《广西气象》2007,28(A01):122-124
对有线电视系统而言,雷电防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过对雷电的种类及雷电入侵有线电视系统途径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对系统中的接收天线、前端设备等环节进行雷电防护设计,对雷电防护中的接地技术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气象台站的气象传真接收天线主要是有源环直线阵天线,它是半导体技术与电磁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天线经常会因雷击、工作年限较长等原因出现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加之又没有专用检修仪器,难以判定天线放大器好坏(许多站未配天线障碍检测仪),致使故障无法排除,从而影响气象传真收图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要受到同频率的电波干扰;不同频率的强信号谐波干扰;雷电或其它火花放电干扰;磁爆或太阳黑子活动干扰;还受电离层和地形环境影响等. 源环型天线它有较强的方向性,对微弱的传真信号进行了宽频带低噪声放大,提高了信噪比,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是目前通用的几种天线中较理想的一种.同时用不同的天线接受同一发射台的传真信号,用环型天线接收的传真图的清晰度,抗干扰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7—1988年和1992—2005年陕西省雷电资料,统计分析了陕西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陕西雷电发生频率最高时段为7—8月,在空间分布上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对典型雷电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能量场和物理量场分析,发现雷电发生前850hPa\[se场、涡度场均有较明显的反应,对预报雷电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雷电探测定位系统观测的2008—2014年ADTD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江西省雷电频数平均为6.12×105次/a,逐年变化趋势不明显;正地闪电流强度平均为22.22 k A,负地闪平均为-7.99 k A,正地闪电流强度是负地闪电流强度绝对值的2.78倍。2)6—8月为雷电活动频发时段,正地闪活动比例冬季却最高,秋季次之;午后雷电活动最频繁,其中12—21时为雷电活动最频繁时段,约占总地闪数的79.4%;正地闪电流强度中值为17.46 k A,负地闪电流强度中值为-7.01 k A。3)雷电活动频数和强度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较大,其中九江市辖区、南昌东南部—抚州中北部一带局部正地闪比例为9%—15%。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发展,气象台站先后配备了高频电话、警报发射系统、传真机(简称“三机”)。加快了气象情报传递时效,为开展有偿服务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几年来有少数台站不断发生,“三机”在雷雨季节被雷电击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使情报传递中断,给有偿服务带来很大困难。 雷电击坏机器有的是雷电流从天线电缆进入机器,也有的是电网遭雷击,或因电网跳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