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西延去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招(远)-掖(县)金矿带所处的胶北隆起带与五河一蚌埠金矿带所处的淮河地块,在中生代以前为处于华北板块南缘的同一构造单元,郯庐断裂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使两者错开,招-掖金矿带与五河-蚌埠金矿带具有类似的基底,矿源层,成矿期,矿床类型,成矿期岩浆活动,控矿构造等。因而,推测五河-蚌埠金矿带是招-掖金矿带在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延伸。由于淮河地块燕山期岩浆活动和郯庐断裂系的发育较弱于胶北隆起带,估计五河-  相似文献   

2.
灵山--又目顶矿带位于招掖金矿化集中区的中部,矿化类型齐全,是招掖金矿带的“缩影”。本文郑重从金矿化类型及其成矿特征,不同矿化类型之间内在成生联系及其空间展布等方面,阐述了该矿带的矿化特征,并在初步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了矿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招掖金矿带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金的潜在资源丰富。在矿带上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异常显示,且具垂直和水平分带特征。不同剥蚀程度的矿体,其异常元素组合不同。因此,用化探方法找金矿取得了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区域地质背景,控矿断裂特征和矿床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招掖金矿带三大类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型、硫化物交代浸染型和破碎带型受控于不同时代、不同构造层次的伸展构造,并提出了金矿床成矿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讨论了胶东半岛招-掖金矿带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的概念。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成矿热液沿剪切带流动并与之反应,从深部到浅部在韧性、韧+脆性、脆性三种不同性质的构造变形带中分别形成了焦家式金矿(蚀变岩型)、灵山沟式金矿(过渡型)、玲珑式金矿(石英脉型),从而构成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本文认为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而且可以作为在剪切带中寻找金矿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 NE 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 Rb-Sr 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 成矿年龄。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世的构造体系转折期。对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上盘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7.
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系前寒武纪中—浅区域变质岩系(绿岩带)分布地区,经混合岩化作用并在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中赋存的热液型金矿床;包括含金石英脉型(玲珑式)及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两个亚类.它是近年发现的金矿新类型,具有规模特大、矿化较稳定等优点,为我国最有发展远景的主要金矿类型之一.在我国北东部十省(区)十八个金矿成矿带中,有十一个具有相似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相当的成矿地质条件.因此,研究与探讨其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不仅可丰富成矿理论,同时有利于指导找矿勘探工作.本文以山东招(远)、掖(县)金矿带主要金矿床为例,提出我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胶东西部金矿集中分布于掖县和招远的北部,构成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15公里的金矿带,即招掖金矿带(图1)。玲珑金矿是驰名中外的老矿区,它的开采可以远到千年以前的宋朝,但矿床成因的研究为期甚短。由于成矿理论的长足进展,地质研究的日益深入,对玲珑金矿的成因认识也在深化,各家争论的实质,归纳起来不外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山东招掖金矿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带之一。该区金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好,是普查找矿的重要远景区。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我省冶金地质系统在招掖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物化探普查找矿工作,获得了极为丰富的成果资料,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 这些物化探成果为该区今后的普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尔泰西南缘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永观  芮行健 《矿床地质》1998,17(Z1):233-236
阿尔泰西南缘是阿尔泰金重要成矿区之一。经对区内金矿床研究,本文将研究区内由sW向NE分为4个成矿亚带,重点阐述各成矿亚带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代表性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总结其金矿成矿规律,指出区内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研究表明,该区域金矿床H-O同位素组成为:δDH2O值为-100.15‰~-73.13‰,平均为-86.63‰;δ18OH2O值为4.78‰~10.12‰,平均为6.22‰,与下盘金矿床H-O同位素组成相同。显示出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1980~1986年对北美、南美、西澳、西非和西欧部分产金国家金矿地质和生产方面的考察,结合我国黄金事业发展的需要,扼要地论述了金矿地质理论研究与勘探工作进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趋向,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围绕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六、七年中发现的大型金矿在成矿认识与勘探中的成就,重点剖析了卡林型金矿、环太平洋带浅成低温热掖型金矿、赫姆洛金矿等实例。同时,对断裂控矿新模型与砂金的表生再生富集作用等科研新成果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涂光炽教授1993年3月9日在国家重点黄金科技攻关项目“中国花岗岩—绿岩地体金矿”课题第二次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几个金矿地质传统认识的质疑”的学术报告,现经涂先生审阅,整理发表如下。国外60年代末伴随金价上涨,金矿理论研究工作才开始进行,我国70年代也开始了金矿地质科研工作。今天就金矿地质认识上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个人的一些疑问,引起大家的关注。1关干金矿岩浆热液成矿的可能性我国许多金矿,尤其象胶东招掖地区及华北陆台其它地区,金矿产于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因而认为是岩浆期后热液金矿。但我个人感觉,很难找到证据…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安化县天明金矿地处江南造山带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综合研究区域资料和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地质资料,对比分析了天明金矿与邻区典型金矿的成矿地质环境、矿体展布、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特征,探讨了天明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并初步建立了天明地区金矿的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天明金矿目前已揭露3条近EW向的破碎蚀变带,其成因类型为造山与重熔岩浆热液混合型金矿,且在垂向分带上显示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的分带特征。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明金矿及同类型金矿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东招掖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山东招掖金矿带中玲珑-焦家式金矿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含金构造带内的韧性变形构造、矿物塑性变形特点和岩石变形组构的分析及其控矿构造力学性质演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着重论述了招掖金矿带内控矿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对控矿的韧-脆性断裂带在不同变形阶段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应用数学地质方法研究山东招掖金矿带原生金矿化地球化学特征,从而确定金矿化的最佳地球化学标志组合,并建立原生金矿化模式及金矿体原生晕的判别模式.  相似文献   

17.
招掖金矿带是我国最著名的金成矿区之一,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无论是储量或产量,均居全国之冠。同时,这里也是金矿地质科研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自1977年长春地质学院山则铭、武跃成两位老师提出“混合岩化”成矿理论以来,近十年间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等十几所大专院校及长春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研究院等六个地质科研单位云集此区,再加上地质六队、冶勘三队的科研队伍,先后发表论文、专著上百篇。对此区的花岗岩成因、金质来源、构造性质、成矿作用、脉  相似文献   

18.
胶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化蚀变带Rb-Sr等时线的研究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掖金矿带已得出三次金矿化的年龄。最早的一次金矿化发生在距今188.94±4.24Ma;第二次金矿化距今100.74±3.58Ma,这两次均属燕山期。最晚的一次金矿化发生在距今46.52±2.290Ma,当属喜山期。几次矿化年龄证明,招-掖金矿带的成矿作用是多次的,每次矿化又是多阶段的,可互相叠加。这充分反映了含矿热液的脉动性。矿体围岩蚀变是金矿化的同步产物,是一个锶均一化的封闭体系。用Rb-Sr等时线法测出其同位素年龄,即为一次金矿化的年龄。几条等时线给出的87Sr/86Sr初始比说明:招-掖金矿带成矿热液来源于大陆壳。  相似文献   

19.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04,23(4):509-519
文章总结了产在克拉通和古生代造山带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比这两类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发生的大地构造背景,探讨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环境与成矿机制。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一般就位于剪切带的脆一韧性转换位置,成矿作用一般不受围岩性质和变质程度的控制。剪切带既是成矿流体的通道,又是金的沉淀场所。克拉通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模式有两类:同构造成矿和构造期后成矿,前者认为变质流体沿韧性剪切带迁移,最终在剪切带中沉淀形成矿床;后者则强调发生在韧性剪切带形成之后的地质过程如岩浆活动等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金矿成矿理论随着金矿地质的发展而取得长足进步。当前流行的金矿成矿理论主要有:①绿岩带中金矿成矿理论,其中包括变质分泌理论、岩浆作用理论、深部液态含金矿源层理论;②浅成热液金矿成矿理论;③层控金矿成矿理论;④构造动力驱动成矿理论;⑤板块构造成矿理论;⑥生物成矿理论等。各种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有助于解决更多新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金矿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