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前兆监测台网的体系架构、运行机制、数据集成的概念与共享模式,提出了区域地震前兆数据集成共享模型,并在山东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进行了原型测试.该模型对各区域台网中心前兆集成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GeoDatabase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个人版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为基础的云南省地震构造背景场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实现过程.该数据库建立后能够有效管理多源地震专业数据,可满足地震构造背景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的需要,并为今后地震构造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GIS的西安市地震小区划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GIS平台的数据管理系统是陕西省防震减灾“十一五”重点项目西安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该项目多源成果数据的分析,确定以ArcGIS软件为开发平台,建立地震小区划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实现该系统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数据库详细设计.最后,对入库数据的数据准备、数据生成、数据入库等技术环节做了详细论述,这些工作将有助于实现西安市地震小区划成果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黑龙江省区域地震监测设备运维中心对辖区地震台站地震监测设备信息、维修维护及无人职守台站巡检无法统一管理的难题,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式,设计黑龙江省地震监测设备信息运维管理系统,用户可通过浏览器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可根据需要查询相应数据,实现地震台站设备信息智能管理。试运行发现,该系统运行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兆观测涉及到电磁学科、地下流体学科、形变学科等众多观测种类和方法,其相应产出的观测数据种类和构成十分繁杂,给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制定带来巨大困难。中提出双表结构的方法,即在数据库中采用相互关联的二个表结构(索引表和数据表)来表述一个观测数据项的方法。与现行的其他结构表示相比较,双表结构法有着众多的优点和长处。首先,它是一种普适性的观测数据表示方法,目前实际工作所获取的各种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均可采用此方法加以表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构建庞大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的复杂度;其次,它有效地解决了支持可变采样率这样的技术难题,对延长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生命周期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与现实的地震前兆观测的需求相吻合的。另外,双表结构法还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存储冗余,提供了快速检索数据的机制。总之,双表结构法是以有限增加单个数据表示复杂性来大大降低整个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构成复杂性的方法。中提出用具有树形特征的主表结构来阐述采用双表结构构建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936年广西灵山63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数据库是一个集合资料收集预备阶段、野外探测阶段以及室内分析与制图阶段的所有资料和成果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12个专题库和1个专业库,涵盖了针对灵山地震区内开展的地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深部和浅层)、槽探、断层活动性鉴定、地质填图、遥感影像解译、深浅构造耦合关系研究、地层年代学测试、地震危险性评价等工作的所有原始资料和成果内容.从数据库设计、数据入库、数据质量检测、专业数据库集成以及数据库中数据符号化制图等方面对灵山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数据库建设进行了简要介绍,可供其他城市活断层探测及相关研究的数据库建设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地震数据记录类型及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震数据库录入数 据质量控制的原理,检验方式及程序设计方法,根据其原理研制的质量控制检 验程序,已应用于山西地震综合数据处理系统的建库工作中,使数据库数据质 量指标达到国家地震局《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广东多座大型桥梁相继建成了强震动监测台阵,为了及时处理与评估地震事件对桥梁的影响,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处理及安全评估系统。基于Java技术、MySQL数据库开发了桥梁地震安全性在线监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地震报警、桥梁振动数据实时分析、桥梁快速仿真和安全评估功能。系统成功应用于多座大型桥梁的强震动监测台阵,可以为桥梁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科学决策,为桥梁的地震安全评估及抗震设计与加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地震数据集成共享在地震监测与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针对传统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地震数据集成化共享方法集成度低、共享率差的问题,研究一种新的地震数据集成与共享方法,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集成,包括数据抽取、清洗、归约、装载等;后建立共享平台,完成数据透明式访问,实现数据共享。结果表明:利用该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对大规模地震数据进行集成化共享,集成度达到95.68%,共享率达到87.34%,为遥测地震监测与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查询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地震监测数据是进行地震分析预测及其他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分析原有数据特征基础上,整合地震前兆数据、测震观测数据、地震台站信息等数据,建立河北省地震监测信息综合数据库,研制基于地震信息综合数据库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监测预报、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提供及时、稳定、安全的基础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observation technology, increasing ofobservation stations and improvement of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which are digitalized and con-nected by network, a great deal of data is recorded, to some extend, which brings difficulty for usto manage and store them. It leads to traditional methods, which use the file system to managemass data, could not satisfy our requiremen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 new method in place oftradit…  相似文献   

12.
地震目录在地震预报和震害分析等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从网站上手动下载各个地震目录资料时效率比较低下,此外由于下载的地震目录格式固定,对开展更广泛的数据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地震目录资料的下载效率,采用节点流程的方法对地震目录文本进行自动下载,并将其解析后存储到数据库,实现了高效率的地震目录资料自动下载和数据存储功能,方法简单灵活,可为科研预报及相关地震数据应用服务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赵健 《山西地震》2005,(1):18-20
依据《清徐县地震灾害损失预测》项目,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为例探讨了基于GIS的震害预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叙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总体框架的设计思路以及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构建框架,重点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生命线工程模块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地震月报目录数据转换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在地震璃目中数据转换的格式和转换程序设计方法,利用数据库语言编写了数据转换程序,为地震月报目录和历史地震目录编目提供了实用工具软件。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地震前兆台网数据库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普遍使用冷备份方法。给出数据泵逻辑备份的新方法,并结合地震前兆数据库特点,介绍数据泵备份在地震前兆数据库中的应用以及备份与恢复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砂层应力仪未正式接入地震前兆台网观测系统的现状,基于 Oracle 数据库的设计,使砂层应力数据能够存入地震前兆 Oracle 数据库,填补砂层应力观测数据在地震前兆台网 Oracle 数据库系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分析百度地图位置解析技术功能及特点,提出使用地址解析及坐标转换功能,对地震应急基础属性数据进行解析,实现基础属性数据空间化,设计地理坐标纠偏算法,提高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可用性,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数据保障。该算法操作简单,运行快捷,解决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中属性数据及时更新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百度地图位置解析技术功能及特点,提出使用地址解析及坐标转换功能,对地震应急基础属性数据进行解析,实现基础属性数据空间化,设计地理坐标纠偏算法,提高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可用性,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数据保障。该算法操作简单,运行快捷,解决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中属性数据及时更新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不同比例尺地震应急数据的融合与集成,在分析城市地震应急数据库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多比例尺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南京市地震应急数据库框架。论述了其中不同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转换方法,以及多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融合建库方法。接着阐述了地震应急专题数据库的设计和与多尺度基础数据的联接。最后通过开发南京市地震突发事件救灾应急平台,展示了多比例尺应急数据库在地震应急平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