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客观现状出发,针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中暴露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几点建议,最终达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孙颖 《国土资源》2008,(3):32-3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流转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行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中有关限制流转的规定,已经引发了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正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充分认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热点问题,其中农村宅基地流转又是一个重要方面。该文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为例,选取城乡结合部的3个乡镇5个行政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在收集整理农户对宅基地流转意愿数据的基础上,对农村宅基地流转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政策建议,为贵阳市乃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驱动力为着力点,分析了限制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弊端及流转的公平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提出构建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宅基地使用权是物权法律体系中直接涉及农民权益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市场化和城市4-1=~程的加快,城郊农村村民住宅的流转活动空前活跃,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然而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其市场的建立,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事实上已无法有效管理一些地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变更。因此,笔者认为应当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抓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创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正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能够明确农村土地权属,减少和避免产权纠纷,为今后农民宅基地依法流转、处置做好准备,以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征地拆迁,保证农民凭证得到补偿安置。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是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农村宅基地受法律法规所限不能流转、抵押、转让,无法体现所具有的资产属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为试点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提供了政策支撑。本文就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这一新兴的农村宅基地流转方式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产生的政策背景、需求分析及其探索实践,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的试点实施,提出相应的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了解农村宅基地利用和审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提出改进宅基地审批等环节的政策建议,需要摸清宅基地利用现状,了解农村宅基地需求、审批和申请、流转及违法情况。笔者根据2015年辽宁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将全面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多个方面,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关于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的复函(国开发[2013]1号)文件,确定在浙江丽水设立改革试验区。丽水市确定云和县为农村宅基地流转试验区。现总结云和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经验,探讨如何开展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认识宅基地问题的复杂性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现行的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出台的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规基本没有区别,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环境。法律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流转是提高农村宅基地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之一。在对广东省19个县(市、区)34个行政村544户农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广东省农户层面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广东省省域59.33%的农户发生宅基地流转,而城中村区域的比例高达60.06%,农村区域的比例也达到55.71%;农户层面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明显差异;农户家庭经济水平因子影响显著,农户家庭人口因子在城中村区域有较显著影响,其他因子的影响不显著。针对研究结果,建议政府实行差别化的宅基地管理政策,引导农村宅基地资源更高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其中最重要的变迁之一是农村人口与土地关系的变化以及农村正在进行根本性的结构变革。寻找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创新性办法和途径,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并不能有效地保护耕地。农民超占宅基地建房,未经批准任意在承包地上建房,1.不能发挥土地的完整使用性能。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杨 《国土资源》2007,(11):32-34
宅基地使用权是物权法律体系中直接涉及农民权益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聚集,加大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密度,城郊农村村民住宅的流转活动空前活跃,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使农村宅基地问题牵涉越来越多的利益和矛盾。然而面对宅基地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0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一行到烟台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调研。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桂鹏,烟台市局局长唐建平陪同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组实地踏勘了蓬莱市农村集体经济性建设用地流转的部分村庄和企业,听取了蓬莱市政府关于集体经济性建设用地流转与宅基地管理的工作汇报,对蓬莱市近年来对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就如何建立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建设与流程,国家、集体、个人在土地收益方面的分配制度,探索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义务,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如何保护农民宅基地用  相似文献   

15.
莱芜市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确权登记,划定入市条件等方式,先后开展增减挂钩、宅基地跨村安置、土地资本化等工作,培育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结合莱芜市的探索实践,分析了集体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推进莱芜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和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随之而来的是宅基地纠纷也呈现上升的苗头。不仅引发了来信来访。而且还引起诉讼,有的甚至为宅基地纠纷而引发械斗。这不仅影响了农村邻里关系,冲淡了亲情友情,而且危及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切实做好宅基地纠纷的预防工作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村落零散、宅基地闲置和"空心村"等现象,但人均宅基地面积不减反增,闲置问题突出。对此,必须严把规划、审批、监管等环节,鼓励宅基地的退出与流转,促使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宅基地管理多年来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也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因宅基地纠纷引起的农民上访案件,近年来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结合日照市实际,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中央《推进农村建设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搞好土地制度改革,提早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及地籍登记工作,新民市局举办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及地籍登记工作培训班。局机关从事登记管理人员和全市11个基层国土所管理者共计6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活动就农村集体土地新一轮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行了政策性讲解,并就下一步土地流转中权属问题进行了技术性解答。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农村宅基地现状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在实际中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土地流转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等一些规定,结合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