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领太 《气象》1980,6(1):38-38
南极的温度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其年变化如何,很久以来一直为科学家们所关心。最早了解到南极高原温度情况的是英国的探险家沙克尔顿。他在1908年12月率领一支考察队在87°S、海拔3千多米的南极高原上观测了15天,测得夏天温度在-23—-40℃之间,平均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2.
2006年南极臭氧洞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超过2000年。臭氧洞不仅面积最大(与2000年相当),且耗损最严重,这意味着南极地区2006年臭氧含量比过去的探测记录还要少。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卫星搭载仪器对此进行了探测。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臭氧监测网的地基观测也证实了该监测结果。各单位使用不同观测仪器,监测结果略有差异。NASA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95×107km2,2000年9月最大则为2.94×107km2。而ESA观测2006年9月25日臭氧洞面积为2.80×107km2,非常接近2000年最大值2.84×107km2。2006年10月1日测量的臭氧耗损达39.8兆吨(Mt),高于2000年9月29日测量的峰值  相似文献   

3.
陈善敏 《气象》1986,12(12):15-16
南极大气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是南极综合性多学科考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逐步开展,1981年起先后派出了一批中青年的气象工作者,参加友好国家的南极考察队进行大气科学考察。1984年底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四名科技人员,参加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乔治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长城气象站。目前WMO已将该站纳入世界天气监视网,并作为南极地区的基本气象站。该站1985年开始了南极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大气样品的采集工作,为开展我国的南极大气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近两年来,我国的南极气象科研人员,利用自己在南极收集的宝贵气象资料以及国外的南极气象资料,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一批南极大气科学研究的初步成果。1986年9月23—25日,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大气与空间科学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南极气象研究学术讨论会,较系统地反映了当前南极大气科学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正>南极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SCAR)第1次会议于2014年4月20—23日在新西兰召开,来自22个国家的75名代表(包括两个中国极地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自然》杂志于2014年8月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会议强调了南极研究的重要性。南极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0,储存了地球上90%的冰及70%的淡水。南极冰盖变  相似文献   

5.
《气象学报》1985,43(3):357-357
中国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2月26日到达西南极南设特兰群岛乔治岛海域,开始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并开展综合性科学考察。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乔治岛上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气象站。该站的地理位置在62°12′59″S,58°57′52″W,海拔高度为9.5米。我南极气象站从1985年1月1日起,每天进行三次(00Z,12Z和18Z)地面定时观测,观测项目有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蒸发量、降水量、能见度、云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3月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了人类首次徒步横穿南极科学探险二十周年纪念会。秦大河院士出席了会议,对当年徒步横穿南极的科学探险活动进行了回顾并为青年科学家签名留念。  相似文献   

7.
NCAR的Andrew Monaghan等的研究认为,以前的全球气候模拟都过高估计了南极的变暖。该发现有助于改进气候模式,搞清楚南极大陆在本世纪是否会显著变暖这一有关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热点问题。该文发表在2008年4月5日的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杂志上。他们首次将过去50~100年的南极气候记录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过去的100年中,南极大部分地区并未经历足以影响全球的变暖,并通过探测数据验证了气候模式对其他6个大陆气候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季军 《青海气象》2007,(3):76-77
南极,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一个既神奇又神秘的地方,一块令人向往的冰雪世界,一块地球上没有受到人类破坏和污染的大陆。这一方净土,让许多人梦牵魂饶。作为第22次极地考察队的一员,我于2005年11月18日,从上海民生码头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经过1个月的长途航行,于2005年12月18日凌晨抵达南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南极臭氧洞     
南极春季大气臭氧明显减少,这种现象1984年忠钵繁根据日本南极昭和站的观测资料和1985年J、C、Tarman根据英国南极哈菜湾站的观测资料就已经发现。美国南极阿蒙森一斯科特站的地面观测和国家宇航局的卫星观测也发现南极大气臭氧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减少,并确认八十年代南极春季上空臭氧减少区呈同心园状分布。Tarman把  相似文献   

10.
南极臭氧的短期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1992年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地面观测站资料,对南极地区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35年来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但在不同地区、时段和季节,其变化趋势也不同。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臭氧的显著亏损,主要是由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存在明显的年振荡、准20个月和准30个月的振荡周期。臭氧变化与天文日照、平流层温度场、平流层冰晶云及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和溴化烃等污染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11月 15日 ,沈阳观象台副台长杨宝伟带着南极中山站气象常规观测、观测系统更新、风观测塔更新、观测仪器维修及身为副站长的组织管理和党务工作等一系列任务 ,告别了家人、亲友和同事 ,踏上雪龙号科考船 ,从上海出发 ,开始了艰难的南极之旅。作为 1名气象测报工作者 ,十几年来 ,杨宝伟每天都与温湿压风 ,冰霜雨雪等气象术语打交道 ,然而这次南极之行 ,却让他对这些专业术语有了浸入肺腑的认识和体会。南极之行最大的威胁和障碍就是风暴、气旋和冰山。避风暴、躲气旋、绕冰山 ,使得原本漫长的路途变得更加曲折凶险。特别是在穿越西…  相似文献   

12.
卞林根 《气象》1984,10(3):15-16
南极洲是地球上第五大陆,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的1.45倍。冬季南极大陆周围海域结冰时,其面积可增大一倍。南极的大气环流强烈地影响着中、低纬度地区的天气气候。但是在过去,观测技术的落后阻碍了对南极气象的研究。自从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十几个国家花费巨额经费在南极大陆上建起了40多个气象站和其他常年科学考察站,为研究南极的气象状况奠定了基础。随着南极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许多国家提出联合开发的建议,这给气象学家带来了新的课题;因为若在南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必会破坏原来的冰源,从而引起环境条件的改变和连锁反应,造成世界气候异常。了解和研究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南极是最理想的地方。因此,分析和研究南极的天气和气候及其变化规律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通过在南极莫森站一年的气象科学考察,结合从澳大利亚气象局收集的各国南极气象和海冰资料,对南极的气候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让我国有更多的人了解南极的天气气候。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我国自主组织南极考察20周年。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委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中心及南极考察办公室合作,1985年在南极半岛建立了中国长城气象站 (89058,62°13′S,58°58′W,10 m)、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立了中国中山气象站(89573,69°22′S, 76°22′E,14.9 m),在两站开展了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和天气报发送、站区天气预报服务、气象卫星高分辨图像(HRPT)接收等业务;在中山站进行Brewer大气臭氧和紫外辐射(UV-B)等要素的观测;还进行南极考察航渡期间气象观测和预报服务。随着中国南极考察向南极冰盖内陆延伸,中国气象科学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2~1993年南极16站地面至30hPa10个标准层上月平均温度、南极臭氧总量以及2800MHz太阳通量资料,采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研究了各季中月南极诸高度气候的线性趋势变化、熵谱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显示:南极平流层气温(臭氧总量)在各月均呈变冷(减少)趋势,10月100hPa气温(臭氧总量)10年的变率最大达-1.8℃(-14.8%).南极对流层气温(2800MHz太阳通量)在各月均呈显著增暖(增强)趋势,1月500hPa气温(太阳通量)10年的变率高达0.4℃(22.1个单位).各月太阳通量均呈显著的3年及9~10年甚低频-年代际周期变化。而对流层850~500hPa气温变化熵谱仅在7月具有相应的特征,南极对流层顶气温在各季中月均无显著的趋势变化及周期性变化。提出南极春季臭氧的显著减少及夏季太阳通量的增强是平流层显著变冷及对流层变暖的重要原因;南极夏季对流层显著增暖导致南极大陆边缘部分冰雪消融,可能是近年来全球海平面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吴仁广  陈烈庭 《大气科学》1994,18(Z1):792-800
本文利用1973—1982年南极海冰北界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冰平均北界(海冰范围)的变化及其与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间的联系。1976年前,南极海冰平均北界偏北(海冰范围扩大),而1977年-1980年,南极海冰平均北界偏南(海冰范围缩小)。与此相对应,这两个时期的南半球大气环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南极海冰平均北界偏北、海冰范围扩大时期,南极高压和绕极低压带偏弱,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槽脊位置偏西,南印度洋和南大晒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南太平洋副热带西凤减弱、中纬度西风加强,而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尼西亚低压带发展,南方涛动处于正位相阶段;在南极海冰平均北界偏南、海冰范围缩小时期,则相反。分析表明,南方涛动与南极海冰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并以南极海冰超前南方涛动约2个月时的关系最好,其次是南极海冰落后南方涛动4个月。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波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波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极波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极波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百年来南极绕极波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极波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极波产生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有人问20世纪最重要的大气探测发现是什么?很多人会提及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如果再问20世纪科学界和国际社会最完美的合作有哪些?更多的人会列举出南极臭氧洞的发现、研究和1995年人类保护臭氧层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出台。而这一切,都与2013年5月11日不幸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南极16站30余年地面至30hPa10层月平均气温距平序列资料,采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研究了南极对流层至平流层下部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特征,并讨论了平流层(对流层)气候变化与南极臭氧总量(南半球500hPa环流)变化之间的联系。指出:南极气温具有明显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变化;平流层下部显着变冷、对流层增暖,变化最大层高度在100、700hPa,最大降冷速率远大于增暖速率,气层稳定度趋于减弱;30、50hPa气温具有准两年周期,100hPa上下具有显着的年周期,对流层是以3.5年甚低频周期为主;对流层顶气温无显着趋势变化和周期性变化;南极最大臭氧层高度显着变冷与近15年来臭氧层损耗有关。南半球对流层中部极涡及绕极气流减弱是南极对流层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南极中山站2009-20、10年的气温分钟资料对中山站的气温日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山站大部分时间内与国内的内陆地区一样具有一高一低的日变化规律,但在极夜期间和极夜前后的一段时间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而是有着与天气系统相配合的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我有幸参加中国第 1 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 ,进行 1 999年至 2 0 0 0年度南极气象科学考察工作。在一年的工作中 ,使我亲身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考察队员的亲切关怀 ,也使我充分认识到参加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的重要性 ,能肩负这样的重任和使命 ,是十分光荣和自豪的。南极地区气象台站是世界天气监测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长城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是我国独立在南极取得的连续和完整的气象资料 ,这些资料在我国的气象、海洋、地理地貌、冰川、生物、医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