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乃岗 《华南地震》2006,26(4):34-40
对东南沿海地区54次中强以上地震(Ms≥43/4级以上地震)的时间间隔序列,计算了时间变异系数δ值,利用δ值研究地震的丛集特性;从1943年至今的时间变异系数计算结果为1.2,说明该时间段明显处于丛集状态.对东南沿海地震带通过有序样品序列聚类分析得出了较为合理四个地震活跃幕的划分结果,各个活跃幕地震的累积频次与发震系统内部时间的关系基本符合N=ctd.四个活跃幕的非线性时间结构演化幂指数d变化范围分布在0.6到0.8左右.Ms6.0以上的强震也基本符合该关系式.只是其活跃幕演化幂指数d为0.47.  相似文献   

2.
王陈燕  游为  范东明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1):4142-4155
2004年12月苏门答腊发生MW9.3地震,造成巨大的质量重新分布.利用GRACE卫星月重力场数据计算了研究区域地面1°×1°网格点上的重力变化时间序列,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两种方法,提取了重力变化的空间与时间特征,结果显示震中两侧区域的重力变化呈两极分布,其中东侧重力下降,西侧重力增加.相较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独立成分分析能更好地从原始信号中提取地震的信息,能分解出具有显著阶跃变化的独立成分.除了2004年的苏门答腊大地震外,独立成分分析还分解得到了2012年Andaman地震的特征,与该次地震的空间特征与时间序列基本一致.相较于适合定量分析的多项式拟合方法,独立成分分析更适合大范围区域的定性分析,建议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为GRACE地震监测提供一种更为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跟踪是指在文本数据流中检测与某个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化特性是造成信息跟踪漏报率高的原因之一。为此,提出了基于多分类思想的突发事件信息跟踪方法,即将突发事件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多个焦点看成是多个分类,而多个分类会在跟踪过程中动态调整。在该跟踪方法中,提出了基于上下文和潜在语义分析的帖子表示模型以及基于多焦点的突然事件表示模型。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到某特定地震的信息跟踪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潜在语义分析针对性地解决了论坛草根性带来的用词多样性问题,而多焦点的话题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话题的动态演化特性对跟踪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多分类思想的突发事件信息跟踪方法使得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改善了地震信息跟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S变换的时频分析特性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特性,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处理地震信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始信息,也可以较为精确地分析数据的时间、频率特征.现阶段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的时频分析方法主要有: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匹配追踪算法等等.S变换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S变换结合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点,具有相...  相似文献   

5.
以一沂沭断裂带剖面水准测线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沂沭断裂带垂直剖面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测点序列距离改化前后的关联度矩阵和关联序的差异研究垂直剖面的整体倾斜性变化特征,并研究了水准测线剖面形变时间上的时段性分布特征.实例表明灰色关联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断裂带垂直形变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崩滑灾害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滑坡和地震一样,都属于非线性系统的失稳,地震前兆信息的识别与提取,并以此作为地震发生时间及震级预报的主要依据,岩石监测数据中很难用肉眼和传统的方法观察出岩石破裂斜坡演化的异常特征,小波分析作为信号处理的强有力数学工具,以其优秀的时频分析能力已经被应用到斜坡演化前兆异常识别中来.小波分析方法识别岩石应力应变和斜坡演化监测信号的前兆异常,得到工程中理想的处理效果,说明小波分析方法对岩石应力应变和斜坡演化监测信号的前兆异常提取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变化的遥感制图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青藏高原上的内陆湖泊群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获取近几十年来湖泊变化的动态信息对研究区域气候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多时相遥感湖泊变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湖泊变化季节性因素、湖泊变化信息的提取以及大区域湖泊变化的分析方法,并利用Landsat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制作青藏高原1970s,1990s,200...  相似文献   

8.
自然时间χ是Varotsos等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时间域, 其将复杂系统的时间序列在自然时间域中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取有用信号并提高相关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容易获得复杂系统的动态特征.文中对自然时间法进行了简单介绍,选取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978—2014年地震目录中震级排序前30的震例,计算每次地震的归一化能量在自然时间域中的方差κ1及其变异系数β,并将方差κ1作为序列参数,利用变异系数β对序列参数κ1进行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序列参数κ1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0次震例中有21次震例的地震序列参数κ1自震前半小时至几个月开始持续在0.07上下波动,并在主震发生前迅速下降至0值附近.此外,还简单讨论了定量分析中时间窗口的选择以及分析结果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地震事件的回溯性研究及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同地震水氡动态图像的前兆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云贞  王吉易  张素欣 《地震》1999,19(1):90-96
采用“九五”攻关提出的水氡动态图像分析方法,对二次大同5.8级地震水氡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简介了大同地震水氡动态图像的生成方法。研究表明,地震前震源区及周围出现水氡变化率≥0.06的异常特征区,异常区的时间演化与地震具有“扩展-急剧扩震-地震-持续扩展-地震-收缩”的关系,且与多种异常发展的中期,中短期和短临阶段相对应,异常区的空间分布演化与震中,地质构造和地热等有密切关系。表明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7级大震序列时间特征及中期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雄  高旭等 《地震》1995,(2):97-105
本文基于1897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7级大震实际观测序列,对7级大震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针对不同时期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引入了地震危险随时间增长的加权韦布尔中期观测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7级大震序列是一个准泊松过程,,大震连发是造成该序列具有非均匀特性及其它现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权布尔中期预测方法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加权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地震的非均匀发生过程。本文所得结论对我国大陆地区7级大震形势估计可能会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GIS方法研究唐山和邢台地震区全新世隐伏活动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26年出版的顺直地形图(1:5万)为基础图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方法,统计研究邢台和唐山两地震区地表水系的密度分布。早期的地形图较好地保留了原始水系形态,有利于提取隐伏构造活动的信息。GIS技术具有信息量大,数据处理速度快的优点,做出的水系密度等值线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新世以来平原覆盖层下地震构造及其活动的基本特征。本文介绍了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提供出邢台和唐山地震区的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以地震灾害影响场为核心数据,探讨基于Google Earth服务的地震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目的在于将地震灾害信息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大信息共享力度,起到真正动态显示作用。已实现的地震灾害信息显示系统可在应急救援与灾区重建方面有显著优势。结果表明:Google Earth可以在地震灾害显示中起到动态管理和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Several stream ordering and labeling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in order to describe some aspects of the geometry of river networks; namely, Horton's, Strahler's, Milton-Ollier's, Scheidegger's ordering techniques, and the STORET location coding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p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each of these methods, that is,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on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net that they can yield. Horton's and Strahler's ordering methods give only numerical inform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hannels among different classes (orders); Milton-Ollier's and Scheidegger's methods give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topological point of view, as the former assigns a unique label to each stream segment in a network, and the latter takes into account all junctions; the STORET system label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channels, but does not use the concept of order and is therefore more suitable for other purposes than for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river nets.  相似文献   

14.
基于正交时频原子的地震信号快速匹配追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匹配追踪能够根据地震信号自身的特点进行自适应分解,但因计算量巨大使其不能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正交时频原子快速匹配追踪方法,该方法在迭代分解过程中,充分利用地震信号的局部性特征作为先验信息点,在先验信息点附近采用动态搜索策略寻找最佳匹配时频原子,同时对时频原子进行正交变换,消除了时频原子库中的冗余分量,最终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正交时频原子的线性叠加.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保持了匹配追踪的分解精度,而且使计算效率有了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Info的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丁香  王晓青 《中国地震》2002,18(1):86-95
“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MapDEP2000 for Windows)是以强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与单项地震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以强大的数据为支持,集成桌面地图信息系统(MapInfo0的主要功能而研制完成的运行于Windows9x或以上环境下的地震综合预测系统。系统具有中长期单项预测方法的计算,异常提取,效能评价,概率增益统计,外推预测和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等计算与各种输入/输出,图形显示等强大而实用的功能,为运用数据库和GIS实现多手段,多尺度,动态和交互的信息综合,进行地震预测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系统和完整的解决方案,本文对该系统的科学依据,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结构、数据库平台、软硬件平台、符号库等方面对地震灾情实时动态标绘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七大功能模块并进行系统的功能设计,该系统包括基础地图管理、专题要素标绘、专题图展示、跟踪监控、指挥调度、动态反演与模拟和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6.8级地震的中期和短期以及短临阶段异常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从新疆大区域范围到震源区,对这次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和前兆观测资料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不同孕震阶段各类异常的基本特征。结果认为,6.8级地震前异常的中期阶段,新疆中强地震平静显著;短期阶段中等地震显著增强.震源区出现前震活动;同时全疆定点前兆观测资料出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异常,并观测到少量的临震异常。异常具有准同步性、显著性、突发性和响应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在简述了环境磁学参数和不同环境中磁性矿物变迁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的不同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环境磁学在土壤污染和大气等城市环境污染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与沙罗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作者在1997年提出的“信息有序系列”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一些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本文列举1934-1970年期间亚洲M≥8级大地震,中国历史M≥8级大地震,兴都库什地区中深震(Ms≥7),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一些时间有序性与反映日食序列变化的沙罗周期关系较密切。亚洲6个8级大地震时间间隔的数值在2130-2210d的范围内,这是地震时间有序性的一个好例子。这表明,时间有序性具有周期性不能描述的特性,它和新兴的复杂性科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