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鱼山—大陈海区的环境调查,叙述了秋汛鲐、鲹鱼中心渔场与浮游动物量的变化,沿岸低盐水系与外海高盐水系消长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心渔场的形成,必须具备水系交汇区和较丰富的饵料生物环境。图4,表2,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2.
烟、威海区鲐鱼渔场中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3年至1957年,在烟、威海区鲐鱼渔场中曾进行了一次渔场自然环境和鲐鱼生活习性的翻查(参阅朱树屏1959年)。该项工作是在黄渤海经济鱼类资源调查委查会领导下进行的,作者等参加了调查中的浮游生物和鲐鱼食物方面的工作。本文所报告的就是调查所得的一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3.
东海北部鲐鲹鱼渔场水文特征的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海北部是鲐鱼主要渔场之一 ,研究其水文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掌握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指导渔业生产、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 2 9°— 32°N、1 2 4 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鱼渔场资料 ,在GIS平台上 ,用最优隶属模型划分水团 ,并研究渔场的水团和温、盐跃层特性及其月、年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用于渔情预报。研究表明 ,用最优隶属模糊聚类方法划分该海域水团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鲐鱼渔情与该区域水团第一强度、第二强度之间显示了一定的相关性 ;用稳健统计学方法 ,可确定中心渔场的底层、鱼类栖息水层的温盐范围及其聚类中心值 ;鲐鱼渔情、渔场与水文跃层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高峰  陈新军  官文江  李纲 《海洋学报》2015,37(10):39-48
为提高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准确率、降低渔业生产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研究采用2003—2010年我国大型灯光围网渔捞日志数据,以有网次记录的小渔区为渔场,以渔捞日志未记录的区域作为背景场随机选择假定非渔场数据,以海表水温等环境因子作为预测变量构建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并以2011年的实际作业记录对预报模型进行精度验证。验证计算得到预报模型的AUC(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值为0.897,表明模型的预报精度较高。模型的空间预测结果表明,预报渔场与实际作业位置基本吻合,其位置移动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表明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可以用来进行东、黄海鲐鱼渔场的预报。  相似文献   

5.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水美  杨圣云 《台湾海峡》2006,25(3):374-380
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90~2002年的渔捞记录,研究该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中上层鱼类蓝圆鲹和鲐鱼年间数量变动具有时间同步的特征,年均网次产量显著相关.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分布差异表现在:蓝圆鲹分布的海区水深较鲐鱼浅,蓝圆鲹和鲐鱼分布渔区的水深,春季分别为40~660m和40~70m,夏季分别为30~50m和30~60m,秋、冬季分别为30~60m和40~60m;鲐鱼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北、偏向台湾岛西岸,蓝圆鲹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南、偏向台湾海峡的中心区域;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的时空隔离、彼此取代比较明显.蓝圆鲹与鲐鱼的群聚区存在一定的重叠,与其种间对食物的竞争有关.两鱼种所出现两种适应性趋向。增加了它们在同一生境中长期共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2016—2017年中国印度洋围拖网生产数据和同期的海表温度、叶绿素、表层海流和海面高度数据, 绘制了阿拉伯海鲐鱼Scomber australasicus围网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环境因子空间叠加图, 分析鲐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鲐鱼渔场最适宜的海洋环境区间。结果表明, 该海域月平均CPUE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围网渔场渔汛主要在东北季风期间, 从10月到翌年3月; 作业渔场重心分布在59°—62°E、13°—17°N, 具有明显的月变化, 基本呈现西南移动趋势。空间上, CPUE 分布在西边界流速较大的海域右侧, 在海流最大值和最低值中间区域。在印度洋东北季风期间, 阿拉伯海围网鲐鱼渔场适宜海表温度在25~28℃; 叶绿素浓度在0.2~0.5mg·m -3; 表层海流在0.05~0.25m·s -1; 海表高度0.2~0.35m。  相似文献   

7.
夏季东海渔场鲐鱼产量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2002~2004年7~9月我国东海灯光围网渔业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叶绿素a浓度及海面高度数据(Sea surface height,SSH),分析鲐鱼渔场分布与其SST、叶绿素a浓度和SSH之间的关系.统计各月鲐鱼产量在SST、叶绿素a浓度上的频次分布,以确定各月中心渔场的最适SST和叶绿素a浓度范围,并对不同月份鲐鱼产量与SST和叶绿素a浓度关系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Marine Explore4.0软件将每日鲐鱼产量和SSH图像进行空间展布,分析中心渔场形成与SSH分布的内在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鲐鱼产量和当年SST成正比,东海SST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当年鲐鱼产量的高低,但并未发现叶绿素a浓度越高渔获产量也越高的规律,说明叶绿素a浓度并非鲐鱼渔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夏季东海SST、叶绿素a浓度分布状况及其分布的季节变化决定了夏季东海鲐鱼作业渔场在东海南部和北部适宜SST、叶绿素a浓度不同的范围,但各年渔场SST以及叶绿素a浓度分布的总体趋势一致,鲐鱼产量集中分布在叶绿素a浓度较低、SST较高的东海南部渔场和叶绿素a浓度较高、SST较低的东海北部长江口渔场:7、8月鲐鱼中心渔场分布在东海南部海域,最适SST分别为27~29 ℃和28~30 ℃,最适叶绿素a浓度均为0.10~0.30 mg/m3;9月东海南部渔场最适SST为27~28 ℃,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10~0.30 mg/m3,东海北部渔场最适SST为26~27 ℃,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1.00~3.00 mg/m3.鲐鱼渔场和SSH之间有很好的匹配关系,中心鱼场通常位于SSH极大值和极小值交汇的海域、并靠近极大值海域一侧,即出现在冷水团和暖水团交汇区靠近暖水团一侧.研究表明,渔场最适SST和叶绿素a浓度以及SSH作为确定潜在中心渔场的指标各具优势,将三者结合、综合分析,预报潜在渔场的位置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8.
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捕捞对象,其分布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为定量分析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等影响因子对渔场分布的作用,文章采用产量重心、地统计插值和广义加性模型等方法,结合2017年西北太平洋2艘灯光敷网渔船的渔捞日志和海洋环境数据,探究该海域的渔场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鲐鱼产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7月的产量最高,9月的CPUE最高;产量重心于4-9月由SW方向向NE方向移动,并于9-12月返回SW方向;鲐鱼渔场的最适海表温度为14℃~16℃,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4~1.0 mg/m3;叶绿素a浓度对渔场分布无显著影响,可能与鲐鱼摄食对象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海洋锋是一种海洋学特征。作者根据1960—1981年的资料,用温、盐指标依聚类方法分析研究了该海区的环流结构和水团的混合带,最后定出了海洋锋的位置。本文还描述了春季黄海中的海洋锋的分布及特征,及其与鹰爪虾、鲅鱼、鲐鱼洄游规律和渔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海洋净初级生产力影响了浮游动植物的空间分布和丰度,因此决定了海洋渔业的潜在产量。本文根据2006-2015年7-9月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近海鲐鱼捕捞数据和海洋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表征资源丰度,以经度和纬度重心表征空间分布,分析研究了鲐鱼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与海洋净初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鲐鱼产量、CPUE、经度和纬度重心呈现明显的月份和年际变化,7-9月渔场内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模式不同。频率分布结果表明7-9月鲐鱼对应的适宜净初级生产力浓度范围分别为300~500 mg/(m2·d)(以碳计,下同),300~400 mg/(m2·d),300~400 mg/(m2·d)。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鲐鱼资源丰度与适宜净初级生产力海域范围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且鲐鱼纬度重心与适宜净初级生产力海域平均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渔场内的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和分布模式显著影响鲐鱼的资源丰度和渔场重心位置。在鲐鱼主要分布海域25°~30°N,120°~130°E范围内,鲐鱼资源丰度与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不同气候条件下鲐鱼渔场净初级生产力大小变化不同,2007年和2010年强拉尼娜年份以及2009年中强厄尔尼诺年份鲐鱼渔场范围海洋净初级生产力降低,但适宜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范围增大,导致鲐鱼资源丰度上升;而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鲐鱼渔场范围内海洋净初级生产力上升,但适宜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范围显著减小,因此鲐鱼资源丰度相对降低。研究表明,中国近海鲐鱼资源时空分布与海洋净初级生产力具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4.
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1949—2000年共52年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时空分布特点及ENS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热带气放以四种主要路径影响黄、渤海,其影响时间、频数及强度均有不同。ENSO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将影响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路径和频数。  相似文献   

15.
波浪对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了以波浪侵蚀为主的沙质海岸,在人工岬控制下海岸变形与波浪特性的关系。从而为海岸蚀退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开发胶东温泉地热水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热水中阴离子的组分与温泉水类型,指出其中Ⅱ_1、Ⅱ_2:型水温高,日采水量大,矿化度高,水质复杂,相应的环境效应明显.提出地热水的大规模开采以及尾水的大量排放,对温泉周边的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及地下水等方面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东海浮游植物,虽然国内、外都有人进行过一些调査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因调查时间较短或调查范围較小所获资料不全,都未能代表东海浮游植物的全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继全国海洋综合调査之后,自1976年夏季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综合调查。这次调查,分析了东海浮游植物的个体数量和种数的分布状况,讨论了其主要种类的生态性质、群落组成和它们与水文环境的关系,对东海浮游植物的生态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1976年夏季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两次(6月25日至7月23日和8月27日至9月21日)调查,调查范围南到北纬26°30′,东到东经127°,在沿纬度安排的6个断面共44个测站上(第一航次还在黄海南部增加一斜断面),分別进行了水文观测,并用网目为64平方微米的小型浮游生物网(Juday phytoplankton net),从水底到表面垂直拖网进行浮游植物采样,以个体计数法计数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IAP-AGCM(二层大气环流模式),针对黑潮弯曲时的北太平洋冬季表层海温(SST)异常进行八个月的数值积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潮弯曲时北太平洋冬季SST异常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具有明显的30-60d振荡的特征;在北半球的30-60d振荡,大部分地区为向西传播,在南半球则为向东传播;其经向传播较为复杂,在120°E剖面上以向南传播为主;热带地区受此SST异常的影响以西太平洋、印度洋大气加热场的30-60d振荡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付克忖 《海洋学报》1980,2(3):51-58
本文讨论了南黄海北部海域及青岛近海海水激光(6328Å)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与温跃层的相关性。依据三个年度不同季节(春、夏、秋)现场实测结果,叙述了衰减系数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并对现场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