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土资源情报》2010,(10):F0003-F0003
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东段、河南省伏牛山脉的腹地,地质旅游及生态旅游区面积683.95平方公里,属大陆造山带型综合性地质科学公园。  相似文献   

2.
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的竣工测量与一般的地形图测绘有着很大的区别.笔者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开发垦造耕地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实践,从前期准备、竣工地形图测绘、配套设施测量、质量元素调查、面积认定、资料整理等六个方面对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竣工测量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3.
刘剑  王冬至 《测绘通报》2021,(12):79-82
垦造水田每年至少种植一次水稻,是垦造水田监管的重点内容。为了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监测,本文基于高时序的Sentinel-1A影像水稻识别技术,在广东省垦造水田监测中开展应用,并结合外业实地拍摄照片进行结果验证。选取广东省2020年前验收的垦造水田项目中新增水田为监测对象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早稻识别结果总体精度达85.02%,晚稻识别结果总体精度达90.46%,说明该方法用于判断水稻种植情况是可行的,可有效缩小外业核查范围,提高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4.
胶南七宝山铅矿位于胶南造山带北缘,是在该造山带上首次发现的铅工业矿床。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构造裂隙中,为含银铅萤石石英脉,伴生萤石、银,部分地段伴生铜。大功率激电测深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本区试验有一定效果,对寻找地下盲矿体、推断矿体倾向延深有一定帮助,有效地指导了钻探工程的部署,在相应的异常部位找到了深部矿体,电法勘探显示出一定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情报》2010,(11):F0002-F0002
位于秦岭中段,距离西安市仅25公里,总面积1074.85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分布面积为890平方公里,分为骊山裂谷地垒构造园区、玉山岛弧型花岗岩峰岭地貌园区、翠华山山崩地貌园区、冰晶顶韧性剪切带与构造混合岩化园区、南太白板块碰撞缝合带与第四纪冰川园区等五个各具特色主题的园区。公园内最具特色的地质遗迹为造山带地质遗迹和第四纪地质遗迹,如山崩、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等。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7,(6):I0001-I0001
陕西省白河县位于秦巴腹地,汉水河畔。地境内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害多”是其真实的写照。为改变恶劣生存环境,该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大规模修田造地,垒起了相当于七个万里长城的水平梯田,基本解决全县人民温饱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建设刚地与保护耕地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相结合的技术,提取兰州周边地区削山造地信息和遥感生态指数,研究该地区削山造地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周边地区削山造地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研究成果为兰州削山造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提供科学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嵊州市利用坡地资源较为丰富优势,实施了“万亩土地开发”工程,计划在5年内造地2万亩,其中2009年完成8000亩。到今年10月底,已有65个项目通过绍兴市级验收,项目总面积8030亩,新增耕地7822亩;另有81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并将陆续完工,全部完成后又可新增耕地5825亩。通过实施土地开发工程,拓展了用地空间保障耕地占补平衡,改善了农业条件提高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9.
随枣北部地区发育大量燕山期花岗岩体,以新黄断裂为界,南西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北东侧为钾长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岩浆岩总体酸度较高,高铝、相对富钾,以准铝质到过铝质钙碱性岩为主,属高钾一钾玄质系列。根据岩石化学参数判别为造山晚期花岗岩,属构造转折时期的岩石组合;微量元素蛛网图识别为同碰撞花岗岩和碰撞后花岗岩;微量元素对判别为同碰撞花岗岩(syn-COLG)和火山弧花岗岩(VAG);采用巴尔巴林构造环境识别为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Maniar和Piccoli构造环境判别属造山环境下的花岗岩。通过综合评判,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规律,其构造环境应属于后碰撞阶段,地球动力学环境应为构造体制转换期。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一些丘陵山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削山造地也成为这些城市获取土地资源最有效的途径。针对兰州市2013—2017年土地资源扩张现状,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地面高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空气质量监测等数据,提出了一种将遥感变化监测技术、风蚀模型和Aermod模型三者结合的兰州北山区削山造地扬尘浓度预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兰州北山区削山造地区域在风蚀作用的影响下产生的扬尘污染会对兰州市区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主要由削山造地开挖面积、风向风速及削山造地区域与城区距离3个因素决定。当削山造地规模下降、开挖区域重点向北转移后,兰州市区内空气质量所受影响呈下降趋势,但兰州新区附近区域的空气质量所受影响依旧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