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尚华 《地球》2013,(11):104-107
最新资料表明,最早的人类出现作600多万年前,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如果把它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年龄做比较,就会发现人类的幼小。地球已经拥有46亿年的发展历史,而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也早在38亿年前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2.
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提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有些又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毫无节制地开发,不仅会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还会让人类陷入资源枯竭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却有70多亿人口等着被养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像母亲一样,给予了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使得地球的负载越来越沉重。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  相似文献   

4.
正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唯一场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命必需的粮食、水和生活必需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同时也常给人类带来诸如火山、地震、海啸等灾难。通过深部探测了解地下的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不仅是人类探求自然奥秘的追求,更是人类汲取资源、保障自身安全的基本需要。近百年来各国的地球科学家一直不断地进行探索,我国科学家也意识到必须开展中国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才  相似文献   

5.
刘焕启 《地球》2013,(8):44-47
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陆地面积仅约占总面积的1/3。虽然陆地上的矿产资源丰富,但经过人类的长期开采,资源的储存量已一天天减少。矿产资源的成矿时间是以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以亿年来计算。但资源的消耗却非常迅速。在世界人口压力下,资源危机日趋严峻。海洋必将成为21世纪资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十八、进一步拓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它包括地球固、液、气、生四象分别的和整体的生成和演化史。几十年来人们对固体地球的地热释放(包括火山喷发、海底岩浆涌出、大陆热能释放)、放气作用(包括深层和浅层,...  相似文献   

7.
岳尚华 《地球》2012,(12):59-61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节约利用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11月8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开放日上,作了生动的科普讲座。他从地球起源开始,介绍了地球自然资源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梳理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对于引起人们的环保与节约意识起到了积极影响。地球承载了近七十亿的人类,从它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9,(10)
正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以及承载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几乎人人都熟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些地球的化石能源,然而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远比化石能源还要丰富。地热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中最现实和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地热是研究地球内热的一门学科,地热资源又是地球本土的一种宝  相似文献   

9.
郭盖  温博 《地球》2013,(1):106-111
正如果把人类的出现视为必然,如果人类注定要成为地球的主宰,那么,地球46亿年的生命历程,就是为迎接人类的出现,所做的积累和准备的过程。死一般寂静。始于5亿7000万年前的寒武纪(5.7亿~4.9亿年前),气候温暖而湿润。蔚蓝的天空,凝脂一般浓重的白云垂浮涌动。一望无际的大海碧波荡漾。在古生代灿烂阳光的照射之  相似文献   

10.
刘秉翔 《地球》2020,(2):66-71
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泊了46亿年,而人类的祖先—智人在距今25万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短短的25万年间,人类就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比如,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了海洋动物的化石。人们不禁思考:难道我们脚下所处的大地曾经是一片海洋?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地球发生这些巨变的呢?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1880—1930)因感冒在病床上百无聊奈的时候,眼光不经意间落在挂在床头的一幅世界地图上面,他惊讶地发现大西洋两岸--南北美洲的东海岸线和欧洲以及非洲的西海岸线的轮廓几乎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1.
0引言运动是宇宙的主题。天体运动、地壳运动、生命运动等等,演化出无垠的宇宙,绚丽的地球和多彩的世界。大自然在赋予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的同时又以种种的自然灾害不断地考验着人类的生存能力。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地震做为一种地球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与固体地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9,(10)
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质都取之于地球,关乎人类生存的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生态、灾害等重大问题都需要地球科学去研究、去解决,从本质上说,地球科学就是养活人类的科学,其宗旨是探索自然奥秘。地球是怎么形成的?生物是怎么诞生的?气候如何变化?人类向何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奥秘和科学内涵,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晨 《地球》2012,(4):136-139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三百万年,它的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人说,如果我们向地心挖洞,把地球对直挖通,不就可以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了吗?然而,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所以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还很浅显。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发现有许多仪器和侦测方法能够有效的"透视"出地球内部结构,为更好地研究和观察地球结构变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人们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并且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2001年昆仑山口8.0级以上大地  相似文献   

14.
陆地卫星(即地球资源卫星),它的发射和应用为人类宏观地研究自然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卫星影象具有视野广阔、地表信息丰富、成图迅速等优点,现在卫星影象已广泛地用于地质、测量、气象、农业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国家地震局自1978年开始,组织有关单位编制1/400万中国卫星影象地震构造图。我们在参加编图工作中就有关线性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问题,谈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11)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不断认识、探索、改造地球。地质科普,先从认识地球开始。本文以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球。文章从地球的诞生说起,介绍了地球多灾多难而又顽强成长的童年,地球的形状,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等。地球同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物体一样,也有生老病死,有始有终。46亿岁的地球虽然还处于青壮年期,但保护地球是人类永恒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姚鹏飞 《地球》2014,(4):1-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万物的母亲,人类的家园。她无私地哺育着我们,向人类慷慨地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我们在这个得天独厚的星球上生活。  相似文献   

17.
刘奎峰 《地球》2012,(3):11-12
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先后经历了太古代、原生代、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我们现在正处于的新生代。地质时间通常以百万年计,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向大家简明易懂地介绍地球自诞生以来的演变情况,我们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天,即24个小时,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时间尺度来看地球的演化长卷。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球花了46亿年时间为我们孕育的矿产资源,我们只用了几百年就差不多开采殆尽。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矿产资源也是地球上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和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地球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妥善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安全、资源安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等一系列挑战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基于对2015年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战略规划、重要科技进展和重要科技文献等反映的科学研究发展动态的系统监测和整理,遴选并总结了2015年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主要科学前沿问题和科技发展态势,以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20.
纪亚洲  顾和和  李保杰 《地球》2012,(12):102-103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的载体,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开不了土地,她像一位辛勤的母亲,慈祥地哺育着万物生灵,我们人类像孩子般慵懒地享受着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但是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改造与影响自然的能力不断扩大,对土地资源的掠夺也到达了一种贪婪的境界,大地母亲的身体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地震、飓凤、沙尘暴、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这是地球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