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8月2-11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了国际气象与大气科学协会(IAMAS)2005年科学大会。会议期间(8月9-11日)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中国北京心连心文化艺术中心联合承办了国际展览会,共有30多个中外单位参加了展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也  相似文献   

2.
美国气象学会“第13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于2004年8月9~13日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举行。本届会议与16届边界层和湍流会议一起召开,部分专题报告会联合举行。参加两会的专家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共200多人,其中参加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专家近100人,88人作了口头报告,并安排晚上时间阅览了两会的大字报。  相似文献   

3.
1985年8月2日-19日我赴美国夏威夷城参加IAMAP(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PSO(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联合学术讨论会和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参加IAMAP/IAPSO联合学术讨论会的中国代表有国内知名气象学和海洋学专家叶笃正、曾庆存、朱抱真、伍荣生、毛汉礼、叶龙飞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海洋所、国家海洋局、南京气象学院、兰州高原大气所、  相似文献   

4.
应澳大利亚海洋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吴秋霞,于2009年2月初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9届南半球气象和海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5.
首届第四次全国台风及海洋气象专家组工作会议于1993年12月25~27日在辽宁省科技活动中心举行。会议主题有:总结和交流1993年热带气旋业务和服务工作;“热带气旋警报系统效益和灾害分析研究”课题;交流国际台风特别试验部分科研成果;介绍热带气旋和海洋气象国际活动等。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6.
国际云物理会议是由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IAMAP)的国际云物理委员会(ICCP)和美国气象学会、地球物理协会、海洋大气局、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于1976年7月26—3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召开。从150篇论文中选取其中三分之二在会上宣读并编成文集。挑选的重点放在有关云  相似文献   

7.
王福志 《气象》1990,16(12):65-65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举行。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等单位参加联办。 出席这次科学讨论会的共有117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5篇。会上交流了55篇专题论  相似文献   

8.
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国家气象局联合召开的“第5次WMO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于5月8日——12日在北京举行.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美国气象学会(AMS)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参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报告和交流了他们在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  相似文献   

9.
<正>1853年,第一次国际海洋气象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来自那时9个海洋强国的12位海军军官在这次会议上,统一了航行于全球海洋上船只进行气象和海洋观测规范。那次会议的巨大意义在于,包括气象观测在内的规范的制定,推动了统一海洋气象观测网的形成,后者直接成为帆船时代全球海洋运输业大发展的重要服务支撑。这也表明,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气象科学,其第一步:统一规范和标准的观测,就能在巨大的服务需  相似文献   

10.
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组中短期预报小组工作会议于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至12月2日结束。参加会议的有比、中、芬、瑞(典)、美、苏等国的代表和世界气象组织的代表,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协会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交流了各国在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研究方面的情况,以及利用天气预报对非气象参考(如空气污染和海浪等)预报服务的情况;还对1979年比较各成  相似文献   

11.
王升建 《山东气象》2007,27(4):F0004-F0004
2007年12月9日,山东气象学会海洋水文气象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在烟台召开,山东省青岛、威海、东营、日照、潍坊、滨州、烟台等所有的地市级海洋气象台和烟台民航机场气象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海事局等相关业务单位的40多名与会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海洋大学、《山东气象》编辑部和烟台海事局的专家出席学术交流会并就海洋水文气象业务发展、科技论文写作等作了专题讲座,与会代表将撰写的科技论文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1月13日-17日,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第三次南半球气象和海洋国际会议。会议由美国气象学会、阿根廷气象学会、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气象学教研室、阿根廷气象局和边界气象组织举办。会议的执行主席是数值天气中心(NMC)的Eugenia Kalnay和Kingtse C. Mo两位女  相似文献   

13.
国际TOGA学术会议于1990年7月16—20日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召开,今年恰是TOGA计划进行到一半之时,总结前期工作,展望后半期任务,因此本次会议对完成TOGA计划(1985—94)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和国际科联(ICSU)四大国际科技组织联合主持召开。北京气象学院史久恩和笔者有幸一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下面对这次会议和TOGA今后的工作作一简要报道。 TOGA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的相互作用,作好气候预报。为此需要建立复杂的热带海洋-大气探测系统并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开展一系列海-气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并发展耦合数值预报模式。会  相似文献   

14.
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亚洲)协会第六次会议于1975年9月8日至18日在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举行。以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邹竞蒙为首席代表的我国气象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其它21席的代表团和三个非本区协会会员以及六个国际组织的观察员近80人。这是恢复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合法国会后,我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的区协会议,也是这个区协有史以来出席国家最多和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位议讨论了本区基本气象台站网的设置、调整,区域气象通讯线路的安排、组成和计划,技术合作问题和  相似文献   

15.
1990年5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八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此次会议是由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基金委员会台风项目评审组、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海洋气象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出席本届会议的有中央和地方有关的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有关大专院校,军队气象部门和海洋系统有关部门共48个单位,代表98人。  相似文献   

16.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海军潜艇学院举行。这是继1987年(青岛)、1988年(大连)我国召开的海气新学科研究的第三次大型学术活动。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等行政单位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12个单位参加联  相似文献   

17.
由瑞士气象研究所和美国气象学会合办的第21届国际山地气象学会议(1TAM-90),于1990年9月17-21日在瑞士恩格尔堡(En-gelberg)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比利时、保加利亚、中国、德国、法国、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新西兰、奥地利、波兰、罗马尼亚、瑞士、美国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的200多人。我们3人及世界气象组织官员杜行远博士参加了这次会议。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G.O.P.Obasi)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共收到150多篇论文,代表了最近几年与会国家山地气象研究的情况,基本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1~5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数据表示和代码专家组(ET-DR&C)及表格驱动代码过渡协调组(CT-MTD-CF)联合会议在日内瓦WMO总部召开,专家组成员、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代表、WMO/IOC海洋气象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代表及WMO秘书处官员共19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共同发起,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以及中国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CCMAP)共同赞助的“北京国际辐射会议”(BIRS)于1986年8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名誉主席是叶笃正教授(中方)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J·London 教授(美方),执行主席是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教授和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廖国男教授。  相似文献   

20.
1会议概况 应WMO海洋气象和海洋事务部门Alice女士的邀请,上海市气象局邵玲玲等3人参加了第5届区域风暴潮和风浪预报工作会议。会议于2008年12月1~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会上各国专家学者介绍了全球和区域风浪预报模式和产品、风浪集合预报系统产品、风暴潮模式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