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海子《亚洲铜》父亲之死1989年秋天,我的父亲去世,死于锑尘肺二期,终年79岁。去世前,因为肺部完全坏死,呼吸困难,胸腔如同风箱一般,剧烈起伏,并大口大口吐血。最后,血块堵塞气管,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前,我在乡下盖新房时,把老院宅里的一棵石榴树,移到了新院子里。石榴是酸石榴,没人爱吃,加上后来我到了县城工作,打药不及时,结出的果子总是被虫蛀而落,所以母亲几次让我刨了它,栽上葡萄什么的,说我们回家也有果子吃。尽管我嘴上答应了,却始终没有这样做,原因是这颗石榴树是奶奶当年栽的,是奶奶最喜爱的树。我从小就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对奶奶的思念几乎超过了母亲,所以我想让这颗石榴树永远陪着我。  相似文献   

3.
早就听说李振华同志为咱们所的职工、家属、孩子上学解决了很多困难。在开始组织这次所庆四十周年专刊时,我想让她写点什么,可是她谦逊地说“我们都是行政服务,不是科研,还是让科技人员写吧。”在专刊编辑近尾声时,我又想起了她,于是在一个冬天的周日,我按响了她家的门铃。在我说明来意之后,她坚持说不写。可是在我的耐心询问下,她终于打开了话匣子。现根据她口述的内容,个别地方参考了有关她的事迹材料整理如下。我原来在首都机场工作。后来为了解决两地分居才调到这个单位。1966年,邢台地震后,成立了地震地质大队,队部先是在正定,后来又搬…  相似文献   

4.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摘菜。他像  相似文献   

5.
叶连俊,字梅邨,1913年7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县黄海西岸的一个渔村.其父叶秀樟先是跟着老人打渔,母亲陈立芳是家庭妇女.后来父亲与同乡到山东省的通都大邑去打工.初去青岛,后去潍坊,乃至省会济南.待叶连俊在家乡读完小学以后,他父亲已在济南一家纱厂当上职员,一家人也随之到了济南.由于家中贫困,他上初中时常常转学,先后进过济南鲁东中学、铁路中学和齐鲁大学附属中学.1930年他考入济南第一高中,1933年毕业并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相似文献   

6.
哦,父亲     
我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父亲并不是我的生父。父亲来到我们家时,我的年纪还很小。依稀记得,那时的我还没有上学,整天吊着鼻涕,脸上抹着灰土,领着弟弟和一群小伙伴或翻墙或踏青,或执树枝撵打村里的狗,整天到处疯跑。父亲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走进了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南乐县西邵乡,北临河北,东临山东,是个普通的平原小乡村。在这三省交界的地方,十里八村的人一提起我的父亲,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父亲今年58岁,无官无职,但他的“爱管闲事”却是出了名的,大到集体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弃书不易     
一水 《河南地质》2008,(8):53-53
昨天,妻子说让我把那些旧书挑挑卖了,好腾出些地方。我想也是,这屋里也真有些“书满为患”了。但是,我满屋子折腾了两三个钟头,结果是一本本又码到书柜里去了。我很无奈地对妻子说:“看来,弃书不易啊”。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落叶     
曾经读过蔡秀文的一篇散文《花落了,还会开吗》,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年轻的父亲在森林里欢乐地游玩,小女孩看到许多花儿和树叶落了,便天真地问她的父亲:“花儿为什么要落呢,爸爸?”她的父亲豁达的回答说:“花落了还会开的。”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父亲如一片秋风的落叶一样逝去了。花落了还会再长,可小女孩的父亲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父亲单位终于为我们全家办好了农转非手续,我们就要离开安庆去省会城市南昌和父亲朝夕生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1.
我“家”是个小所,也是个“名”所。有人说,我们这个“家”有“仙气”,来这儿任职的所长日后必将委以重任;也有人说,我们这个“家”特有人气,里里外外都有好口碑;要我自己说,我们能这么融洽,那得归功于家里6个恪尽职守、吃苦耐劳的铁打兵,所里有了他们,谁当所长都是福气。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酒杯     
小的时候,对父亲的酒杯特感兴趣,印象里,父亲酒杯一响,就会蹦出我喜欢的花生米,有时还有朝思暮想的玩具。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只用那么小的杯子喝,比我们小孩子用的碗还小很多,为什么不用大茶缸喝呢?  相似文献   

13.
《水文》1965,(5)
蔣坝水位站是洪泽湖水位的代表站。这个站自一九一四年設站起,就由李泽鑾同志的父亲担任观測工作,后来,李泽鑾同志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时钟和記載簿,继续观測下去。現在,他已年逾六十,又培养他的子女初步掌握了观測水位的方法,准备把蔣坝水位站的观測工作接过来传下去。李泽鑾同志在这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少成绩,閃爍着先进的思想光輝,值得我們从事水文工作的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14.
罗逊 《第四纪研究》2007,27(5):663-664
我叫罗逊,今年26岁,现就读Uppsala大学能源系,硕士学位,父亲罗运生,母亲孙愉荪都是很普通的平常人.  相似文献   

15.
序言     
<正> 李继亮研究员是著名大地构造学家。李君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他受业的老师中有一些也是我的老师;他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原地质研究所后,起先我们都在沉积学研究室工作,后来虽不在同一研究室,却仍在同一研究所。所以他同我是"同门",又是同室和同所的同事,而且常有一些合作的工作。40多年来他为人做事实事求是一以  相似文献   

16.
连宏志 《河南地质》2012,(11):52-52
记得刚参加工作,我因宣传工作做得不好,被领导批了一顿,回到家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是发呆,就是沉睡。 母亲得知情况后,把父亲订的《资源导刊》放到我手边。刚开始,我怎么也不愿碰,当母亲送到第五期的时候,我被一幅图片新闻吸引住了:一位满脸褶皱的母亲双手紧紧地捧着一堆土,像看自己的孩子,老泪横流。  相似文献   

17.
我师托翁的姓源自外贝加尔古代有名的矿泉,与他后来成为研究矿水资源的学者巧合。托翁1896年11月9日生于伯力,1992年2月20日卒于圣彼得堡撰写专著《地球水文地质学》的书桌旁。1991年在庆祝他95岁寿辰时,他说百岁时将作关于地球水文地质学的讲演。1917年秋他开始在伊尔库茨克人  相似文献   

18.
《湖南地质》2009,(9):96-96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九头母牛’的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我更加确认信任是人和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应该把‘信任’上升到一种信仰,每个人都应该看看九头母牛的故事。”中国第一届EMBA毕业生张源也提到在他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向学生提起“九头母牛”的故事,而今这些学生已经成长为很多大公司的董事长、总裁等。美国新总统奥巴马说过“真正的伙伴关系更重要的是彼此信任”。  相似文献   

19.
大山情怀     
胡俊芳 《河南地质》2011,(10):50-50
最初认识老李,是在那年的表彰会上。他作为年度先进代表发言,据说他有经验,有水平,应该能洋洋洒洒说上一段,可他仅仅说了一句就结束了。他说:"资源是珍贵的,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所能保护好它,为子孙后代造福。"可就因为这一句铿锵有力的心里话,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因此记住了他,没想到有年单位轮岗,我去了他所在的那个乡所,  相似文献   

20.
《湖南地质》2011,(12):17-17
孔子的身世大家都清楚,他在世时的影响力远没有后来的名声大。 孔子一生都想挤进统治阶层,后来尤其是今天的历史书上总是为他的失败找理由,说那时候实行的世卿世禄用人制度,出身低贱的孔子不可能当官从政。这其实是骗人的话,孔子在世时把这结果理解为自己与世道不合拍的缘故。要“乘桴浮于海”,自认是“丧家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