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腾冲火山区地震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绍晋  龙晓帆 《地震研究》2000,23(2):172-178
通过对腾冲火山区强震和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制解分析,对火山区构造应力场方向空间分布,以及震源类型和破裂特征作了研究。利用腾冲火山区中小地震地震波资料,计算得到的地震震源处剪应力强度值,对火山区应力场强度或初始应力状态进行了研究。腾冲火山区构造庆力场主要为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向,接近水平的压应力场。腾冲火山区凛环境剪应力场高值区所包围的低剪应力值分布区。腾冲火山区地震震源具有多种类型,震源破裂具有多种形  相似文献   

2.
用数字记录资料测定腾冲火山区的微震参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 ,测定了腾冲火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基本参数 ,结果表明 ,腾冲火山区内的地震活动以微震为主 ,震级多数在 1~ 2 5级之间 ,且地震活动频度低 ;而周围地区的构造地震活动频繁 ,且强度大。在腾冲火山区内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 ,以腾冲县城以北 (即 2 5°N以北 )的火山区内地震活动少 ,而县城以南的火山区 (热海热田地区 )微震活动相对多 ,且以微震群的形式发生。根据C F Richter震级标度测定的震级结果 ,火山区的微震活动事件可达 0 4震级单位。震源深度的定位结果给出 ,火山地区的微震震源深度绝大多数在 1~ 6km的范围 ,属于典型的浅源地震 ,而周围地区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多多数大于 2 0km。腾冲火山区的微震活动分布、地震强度、及震源深度特征所表现的现象可能与地下岩浆体活动相关 ,显示了与火山热物质孕震机理有关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3.
腾冲火山区的地震层析成像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滇西南临时台网和固定台站的地震数据反演了腾冲及邻近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着重分析了腾冲火山区和龙陵7级地震震源区的地壳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腾冲火山区下方10~20 km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低速区,其横向尺度大约在20~30 km之间;推测这一低速区代表了仍处于活动状态的壳内岩浆源,热流通道有可能通过腾冲断裂延伸至地...  相似文献   

4.
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绍晋  龙晓帆 《地震研究》1998,21(4):349-357
对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区强震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空间分布及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由我国西南地区直到缅甸中深源地震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格局,充分显示出我国西南地区在现代构造运动过程中,受到以印度板夫对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为主要动力源,在东部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远距离作用影响的总体特征。腾冲火山区主要受到印度板块在缅甸中深源地震带产生的侧面挤压剪切的直接作用。腾冲火山区所属的  相似文献   

5.
腾冲火山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腾冲火山地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及震情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火山活动区有关的地震活动具有以下特征:周围构造地震活动频繁而火山群地区则处于地震活动相对平静的背景,震级较低(最高为5.0~6.0级);地震活动以小的震群活动为主,微震主要发生在腾冲县城南部的热海热田地区。长期的地震频率b值高,达1.2左右;震源深度在0~20km范围,受周围构造大地震的影响,导致火山区地壳内部岩浆活动引起的岩浆冲击型地震发生;火山体地下低速层的存在与地下热物质有关。从腾冲火山活动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震情参数特征表现出与世界上其它火山地震的相似关系,表明腾冲火山不是死火山,火山体地壳内部存在的岩浆囊或岩浆移动通道内岩浆仍在活动。  相似文献   

6.
腾冲火山地震群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998 ,1999和 2 0 0 2年腾冲火山区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 3期观测资料 ,从中选择出 30个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地震事件 ,这些事件主要以地震群的形式出现。从地震群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各观测台的地震波记录特征、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等方面 ,分析研究区内火山地震群的活动与岩浆囊体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 ,腾冲火山区存在 2个岩浆囊体 ,一个位于北纬 2 5 0°~ 2 5 1° ,东经 98 4 2°~98 4 8° ,深度约 4~ 6km ;另一个位于北纬 2 4 9°~ 2 5 0 5° ,东经 98 4 5°~ 98 5 5°,深度约 8~ 14km以下。地震群活动主要围绕在岩浆囊体的周围 ,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浆囊体的存在主要控制了腾冲南部火山区的地热活动及微小构造破裂  相似文献   

7.
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区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区强震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空间分布及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由我国西南地区直到缅甸中深源地震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格局,充分显示出我国西南地区在现代构造运动过程中,受到以印度板块对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为主要动力源,在东部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远距离作用影响的总体特征。腾冲火山区主要受到印度板块在缅甸中深源地震带产生的侧面挤压剪切的直接作用。腾冲火山区所属的腾冲龙陵地震带是西南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区的一条重要边界。腾冲火山区主要受到北东———北东东向的区域压应力场作用,同时也可能受到东侧毗邻应力场分区南南东———南东向压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6月 13日至 9月 13日腾冲火山区流动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了腾冲火山区及周边地区的 2 92次地震事件。对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 ,在本次观测期间 ,腾冲火山区南部地区火山地震活动仍然频繁 ,以微震为主。选用发生在火山区的 33个地震震源参数计算得出的拐角频率为 4 37~11 87Hz、应力降为 0 0 0 5~ 0 2 77MPa ,显示该区域尚属低应力分布区。S波湮灭图像的再次出现 ,充分表明在腾冲县城西南至热海的马鞍山火山、老龟坡火山一带有岩浆囊熔融体存在的可能 ,深度不超过 10km。文中还展示了台网记录到的S波湮灭、微破裂高频地震、波形特征类似火山颤动 (包络型事件 )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腾冲炎山区微震类型与波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叶建庆  蔡绍平 《地震研究》2000,23(2):116-123
利用腾冲火山地区流动数字化地震台网的微震资料,对发生于火山区内及附近地区的24个微小地震事件进行波谱分析。采用布龙模式计算震源参数。研究这些微震震源参数,显示位于火山区南部的热海和马鞍较高,主要以小震群、微破裂及汽爆等方式释放应力。通过对微地震记录事件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将腾冲火山地区微地震事件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包络型、汽爆型、高频型和震群型。  相似文献   

10.
用F-K方法确定腾冲火山区震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计算理论地震图的 F- K方法在不同深度 ,不同震中距 ,不同震源类型的情况 ,表明这种方法在高频区和多层水平层状模型计算效果较好 ,适用于研究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采用 F- K方法得到了发生在腾冲火山区的 3个地震的震源机制 ,结果表明地震 1和地震 2是走滑断裂 ,地震 3是逆断层。 3个地震的主压应力轴基本呈北西向 ,与云南地区主压应力轴方向基本吻合 ,因此 ,推断这 3个地震是构造地震。  相似文献   

11.
腾冲火山区微震观测(Ⅱ)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论述了腾冲火山地区流动数字化台网的建设与观测过程。根据腾冲台网记录的各种微震图像,将其进行分类分析。主要有包络型事件、微构造破裂事件、汽爆事件、高频地震和小震群。由震相分析判断热海台记录到岩浆熔融体上的反射SxS波,腾冲地震台记录到S波不发育图像。表明腾冲火山区南部存在岩浆熔融体,估计距地表5~8km。腾冲台网观测表胆腾冲火山区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明显高于火山区,火山区南部的马鞍山热海一带是腾冲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火山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过去几年里,长白山天池火山观测到了明显的地震活动增加、地表抬升和膨胀以及多种流体化学异常。地震学研究和形变模拟表明,长白山天池火山近年来的活动可能是由其下方的岩浆活动引起的。1993年以来,腾冲火山出现强烈的水热活动。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表明,气体源区的深度逐渐增加。火山区存在的震群活动、部分台站观测到的S波阴影区以及地表的缓慢抬升等,指示火山区存在一个岩浆系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陆其他火山的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腾冲火山区剪切波和尾波衰减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云南腾冲火山地区观测的地震数字化记录进行了尾波和剪切波的衰减测量。用AkiandChouet和Sato单次散射模型获得 5 2秒和 18秒流逝时间尾波的品质因子分别为Qc (f) =5 7×f- 0 94和Qc (f) =2 6×f- 0 95 ,表明地壳上部和地壳上地幔的地震波衰减频率变化率一致。两者均未显示出活火山地区尾波衰减的异常特征。尾波掠过空间椭球的平均半轴 ,前者约为 80km ,大大超出了腾冲火山分布的地理范围 ,后者约为 30km ,在腾冲火山分布的地理范围之内。用尾波规一双台S波振幅比法进一步缩小所用地震波掠过的空间 ,最后获得了S波随频率的衰减有类似于前人报导的活火山地区尾波频率衰减的特征 :相对于低频 (1 5~ 6Hz) ,高频 (6~2 0Hz)的Q- 1s 变化很小。从地表位置看 ,腾冲最年青的全新世的马鞍山和老龟坡火山就在S波掠过范围内 ,打鹰山火山也在近旁。这一结果表明在这三座火山体之下存在低速高衰减体。火山或处于休眠状态 ,或在消亡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腾冲火山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壳Q值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秦嘉政  皇甫岗 《地震研究》1998,21(4):358-361
本利用腾冲火山活动区及周围地区的地方震尾波资料。根据尾波散射理论,研究了火山地区及周围地区的地壳Q值。结果表明,火山地区的地壳Q值最低。为95,近邻区的龙陵--保山地区的170-150之间。,周围地区最高达295左右。是火山地区的1.8-3.0倍左右。地壳Q值的空间2明显表现出腾冲火山活动区为低Q值区,而周围地区为高Q值地区,这种地壳Q值的空间2差异也许反映了火山地区内部介质状态与周围地区构造地  相似文献   

15.
云南腾冲马鞍山最后一次喷发的热释光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功明  李盛华 《地震研究》2000,23(4):388-391
云南腾冲火山区是我国少数几个近代有火山活动的地区之一,它由多座第四纪火山组成。其中马鞍山是规模较大,可能喷发较晚的一处火山。从马鞍山火山锥附近采集了2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热释光测年分析。热释光年龄表明马鞍山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发生在全新世,可能距今约2500~3500年。  相似文献   

16.
腾冲新生代火山分布特征   总被引:32,自引:11,他引:21  
姜朝松 《地震研究》1998,21(4):309-319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对比,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最终得出腾冲地区新生代火山有68座,并给出各个火山主要分布特征。同时根据火山喷发类型、岩性、时代、地域等相关性,腾冲火山区新生代火山划分为7个火山群;1.鸦乌山--大黑山火山群;2.大团山--黑龙湾火山群;3.马站火山群;4.打鹰山--马鞍山火山群;5.余家大山-大六冲火山群;6来凤山-三益村火山群;.7大呼山--照壁山火山群。腾冲新生代火山分布肯有数量多  相似文献   

17.
Eight Central American volcanoes had large eruptions during the period 1961 to 1972.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s marked by eight concentrations. Seven of the eight very active volcanoes are spatially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s. The centers of the concentrations are typically a few tens of kilometers seaward of the volcanoes. The earthquakes have focal depths of about 70 to 110 km. Directly below the active volcanoes there is little or no intermediate depth seismic activity. Partially melted areas along the deep seismic zone directly below the active volcanoes might explain this distribution. Spatial-temporal progressions relating specific 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s to specific volcanic eruptions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centration of 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s spatially related to a quiescent volcano may indicate that the volcano will soon enter a period of renewed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中国火山危险性等级与活动性分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中国大陆全新世活动火山喷发危险性的评价与活动性分类。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是进行火山活动性分类的基础,参照国外火山活动度水平与火山警报等级,根据火山动力背景特征与火山前兆异常特征确定了中国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等级,它们是安全、注意、警惕、警报、危险、灾害、灾难等7级。根据火山活动的危险性,将中国火山的活动性分为4类:1)处于活动状态的火山——长白山天池火山,已经进入扰动期;2)有活动迹象的火山——腾冲火山,仍然处于平静状态,存在潜在的喷发危险;3)有潜在活动可能的火山,包括五大连池、镜泊湖与海口火山,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观察都处于背景值范围;4)活动性不明的火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