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把提出地理问题到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的地理技能作为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转变教学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学会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吴智安 《福建地理》2005,20(3):58-61
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点”、“线”、“面”三要素,与《福建省历年高中地理会考提要》中指出的3种能力要求一一对应。本文旨在通过三要素与3种能力的对应关系,阐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意把握和理顺它们的关系,以全面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很注意“精讲多练”。笔者认为:“精讲”值得提倡,但“多练”最好改为“巧练”。当然练在重点、练在关键,适当“多”还是好的,问题在于“应试教育”的思想支配下所指的多练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4.
地理知识有两条主线: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围绕着“时间主线”,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则围绕着“空间主线”,“时”“空”结合,构成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目前,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学科的空间特性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相反,地理学科的时间特性却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谓过程教学,就是重视地理事物和现象“时间”发展过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巴西”是大纲规定的世界地理分区重点学习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国家深入阐述地理环境特点与人地关系的范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九年义务制地理教材“南极洲”一章.从人地关系的观点出发.比较准确地抓住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内容,重点突出了南极洲的地理特征。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南极洲是一个神秘诱人的地方。它是教育学生认识世界、面向未来的良好素材。  相似文献   

7.
曾昭鹏 《地理教学》1997,(6):24-25,23
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总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地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以下两个因素将促进我国地理教材内容的变革:一是我国政府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二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地理教育中突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以适应可持续发展之需,已成为世界各国地理教育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澳大利亚”一节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运用一条特殊的纬线来引导学生探索地理问题,这条特殊的纬线就是南回归线。如何将这条特殊的纬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并做到“一线”多用呢?  相似文献   

9.
高校地理教师教育承担着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地理教师的重任。当前,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课堂存在目标定位不明、课程实施割裂、教学方式单一、评价缺乏创新等育人困境,地理师范生培养出现难以满足基础教育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范生内生动力缺失、反思改进能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立足高校、中学两个培养地理师范生的关键场域,通过构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四个方面探索“双线”育人路径,促进高师地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北美洲的大国,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世界地理教材对其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相互比较和灵活运用美国的地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三”和“五”来概括其地理特征,效果较好,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时区”和“日界线”均属于初中地理第2册第二十章“人类共同生括在一个地球上”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前是本章的重点.后是本章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初中地理教材在“区域地理”的编写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安排了不同尺度的区域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然而,有些教师仍倾向以“先自然后人”的八股式进行国家地理的教学,这种“八股”式教学的熏复,势必削弱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笔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对此颇有感触,现将“巴西”一课教学中的反思和改进,与大家探讨磋商。  相似文献   

13.
周建芳 《地理教学》2009,(10):42-43
学生学习“认识方法”,实质上就是地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方法”。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就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也是学生从中发展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认识方法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时心理活动的方法,它直接决定着学生认识活动的水平与效果,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地理高考复习课以课程标准及“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为实践指南,着力建构“地理课程思政”和“地理思想方法”融通的“两思”课堂,从而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本文在“百年复兴梦,铁路新征程”高考专题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建构“体验—感悟—测评”为依托的“两思”课堂,通过结构化教学设计来实现“两思”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粤东”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地名,然而在古代与当代的地理意义迥然不同。即使在当代“粤东”也有几种解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探寻“粤东”较为合理的地理意义很有必要,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文章首先根据历史文献,梳理了古代“粤东”一称地理意义的演变,然后以定量的方法统计当代学术界和媒体界对该词的使用。研究表明:由于古代“粤”的地理意义不断缩小,“粤东”的指代范围随之逐渐变小。当代“粤东”的地理意义至少有4种,以“粤东五市”最为学术界和媒体界认可。结合经济发展和自然地形特征,分析了当代“粤东”几种地理意义的优劣,最后提出“粤东”的统一定义:位于广东东部,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与梅州5市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从陈述方式到实质内容上与原大纲都有很大不同,体现出全新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中,课标尤其强调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转变学习方式.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即重视如何获得结果,而不仅是结果本身是本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也是今后教学的指导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人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学环节出现了“失效”的现象,亟需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世界地理是地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全球百年变局、“一带一路”倡议、课程思政改革等多重背景为世界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赋予了新的使命。为此,融合多种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构建了服务“一带一路”的世界地理课程思政“金字塔”教学新模式。提出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教学宗旨;奉行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以知识、能力和思政的综合达成为教学目标;着力实施理论课程群体化、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内容时代化和教学手段多元化四大建设举措。以期更好地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的卓越拔尖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曾于八十年代后期归纳了地理课堂教学的“五性”即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地理原理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并作为本区中学地理教学的常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首次实行“3 综合”高考及其带来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 综合”使地理学科的地位提高了,也使得学生方法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