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4年秋季(9-11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山东气象》2004,24(4):50-51
利用2004年9-11月山东省各地的气温、降水及月、旬平均500hPa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2004年秋季山东省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综合评价了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7年6-8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实况资料、逐日探空资料、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7年夏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3.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4,24(2):33-34
利用2004年3-5月常规天气资料、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春季山东省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结果表明,前期少雨干旱,且多大风,后期降水明显增多,气温变幅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5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500hPa月(旬)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5年夏季的大气环流特征、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并综合评价了其对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5,25(1):45-46
利用2004年12月-2005年2月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及距平图、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了2004年冬季山东省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与主要天气过程及其影响,冬季前期全省天气温暖多雾,后期天气寒冷多雪。  相似文献   

6.
陈优宽 《山东气象》2006,26(3):44-46
利用2006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和500hPa旬、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6年夏季的环流特征、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0年6-8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日照以及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夏季山东省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0年6-8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日照以及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夏季山东省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9年6—8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实况资料、以及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夏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夏季短期气候集成预测及检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了2004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天气与气候的影响.对可能影响2004年夏季中国降水的主要物理因子及其演变的判断基本正确.跨季度预测指出2004年夏季我国大范围严重洪涝事件的可能性不大,6~8月主雨带可能位于黄河中下游与淮河之间;并较好地预测了影响我国的台风数.对2004年夏季跨季度气候预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以便改进和完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短期气候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4年夏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6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6年夏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5年6—8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场等资料,结合逐日高空环流形势,分析了山东省2015年夏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张飒 《山东气象》2001,21(3):51-52
利用50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分析了山东省今年夏季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飒 《山东气象》2002,22(3):49-50,54
利用50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图,分析了山东省今年夏季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嫩江、松花江流域夏季降水与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嫩江、松花江流域内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了该流域夏季降水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降水与水位变化的关系,利用NCAR/NCEP的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形成夏季降水天气气候特征,并分析了降水量异常时的环流状况,表明:该流域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基本上是呈南北的带状分布,并有明显的阶段性,汛期水位变化与流域内夏季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影响该流域夏季降水的环流系数为西风带阻塞形势下的低值系统和东亚夏季风。  相似文献   

17.
利用500hPa高空高度距平场及旬、月高度场资料,分析了1999年春、夏季亚欧环流异常之特征,从环流异常中寻找导致天气气候出现异常的基本原因,并给出了发生干旱、多雨的两个简单的环流概念模型,特别提出了距平变化的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对1999年1至9月份青海省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海温变化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52-2001年贵州15个测站夏季降水和前期太平洋海温场资料,及3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求最大复相关系数的方法,把前期不同时间步长、不同时段的海温场作为预报因子与夏季降水求相关。结果发现:用前期海温场作为预报因子对贵州夏季降水进行预报,其预报因子的最佳时间尺度为单月滑动,并且存在着较好的“隔多季度相关”现象。预报因子具有实际预报意义的最佳时段为上1年的8~11月。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最佳预报因子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温场具有重要天气气候意义的关键区域。2002、2003、2004年的回报试验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根据上述理论和预报思路得到的预测试验,具有一定效果,并且对指导贵州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夏季, 哈尔滨在 40d中发生了 5次短时强降水灾害,城市内涝严重,部分交通干线瘫痪.短时强降水天气多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预报难度大.虽然前人在此方面已做过大量工作,但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为什么频繁发生短时强降水天气,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本文从环流条件、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以及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用1980年以来25年绥化市初冬和春季(4 ̄5月)的气温、降水、500hPa高度场资料,对初冬气候异常偏暖,植物二次发育,次年春季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奇异现象进行分析,特别对2004年初冬和2005年春季发生的偏暖气候和春后期低温阴雨天气作了总结。讨论初冬异常偏暖的特点与倒春寒天气的关系,试求今后这类天气气候预测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