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0年7月河南省10站以上连成片、日雨量≥100mm且降水中心日雨量>200mm的4次大暴雨过程为样本,从天气形势、水汽条件、不稳定度和中小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辅以部分物理量计算,进而揭示出大暴雨过程的部分预报特征.  相似文献   

2.
2000年夏季河南大暴雨的预报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2 0 0 0年 7月河南省 10站以上连成片、日雨量≥ 10 0mm且降水中心日雨量 >2 0 0mm的 4次大暴雨过程为样本 ,从天气形势、水汽条件、不稳定度和中小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辅以部分物理量计算 ,进而揭示出大暴雨过程的部分预报特征  相似文献   

3.
晋玉田  罗可生  林学芳 《气象》1988,14(9):39-43
本文所分析的一级暴雨是四川盆地暴雨过程中最强的一种。按照下列标准,将四川盆地的暴雨过程分为5个等级: 一级暴雨:大暴雨(日雨量≥100mm)8站以上,并有3个以上地区出现暴雨; 二级暴雨:大暴雨5—7站,并有3个以上地区出现暴雨; 三级暴雨:大暴雨1—4站,暴雨16站以上,并有3个以上地区暴雨达标(1个地区有1/4以上站出现暴雨);  相似文献   

4.
1990年2月16—17日,我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综合性强对流天气,其中大雨以上降水62站(大雨32站、暴雨26站、大暴雨4站),冰雹11站,雷雨大风9站。16日雨带位于桂西北,17日移到富川—龙州一线。最大降水中心两处:一个在武宣(117mm)、宾阳(117.1mm)、上林(113mm);另一  相似文献   

5.
卢璐  杨静 《贵州气象》2009,33(3):9-12
利用贵州省1998—2007年5—8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贵州夏季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基本特点。贵州大暴雨站次年际变化呈波浪型起伏变化,与大暴雨天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大暴雨主要出现在6—7月,共出现200站次,占总站次的83%,6月上旬-7月下旬是大暴雨发生的集中期,其中6月下旬和7月上旬最为集中,出现96站次,占总次数的40%;大暴雨的地域分布受地形的影响显著,总体分布不均,位于苗岭东西两段、大娄山和武陵山的东南坡的迎风坡是贵州省的大暴雨中心;大范围大暴雨发生较少,主要在6月下旬和7月中上旬;以单日大暴雨为主,连续性大暴雨以2d居多。  相似文献   

6.
对张家界市1957-2003年的强降水资料(日雨量50.0~99.9mm和日雨量≥100.0mm)从时空分布特点和强降水出现频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张家界历年共发生区域性暴雨102日次,区域性大暴雨及特大暴雨23日次;共出现暴雨485站次,桑植最多,慈利次之,永定最少,1980年出现暴雨次数最多(21站次);共出现大暴雨及特大暴雨104站次,慈利最多,永定次之,桑植最少,2003年出现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次数最多(9站次);2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暴雨出现时段,暴雨峰值出现在6月下旬(61站次),旬际分布图近似成正态分布,以6月下旬为中心,两端逐渐下降;5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大暴雨及特大暴雨出现时间,峰值出现在6月下旬(20站次);6月中旬到7月是张家界强降水频发期,夜间(20~08时)出现暴雨概率明显大于白天.  相似文献   

7.
1990年7月6—7日,鲁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降雨从6日午后开始至7日上午结束,持续近20个小时。大暴雨区主要出现在黄河以北,面积约1.6万km~2,其中乐陵站雨量最大,达148.6mm(图1)。这次大暴雨过程,强度大、范围广,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淄博市位于鲁中地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十年九旱”,5毫米以上的降水可谓关键性降水。在1971—1980年的十年中,共出现≥5毫米的降水过程58次。 本文统计分析的资料样本年代为1971—1980年,春季指3—5月。本市五站中有一站日降水量≥5mm,即作为一次淄博≥5mm的降水过程样本。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16~27日,在锋面低槽的天气形势下,广东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连续性的强降水过程。本文对这次强降水过程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1强降水过程概况16—27日,广东先后有73站/次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日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有14站欣,日降水量超过200mm的有3站/次。阳春的过程降水量最大为1236.4mm,20~24日阳春连续5天大暴雨累计降水量为1123.7mm,为历史罕见。这次强降水是自北到南、自西到东,与天气系统影响的先后相一致(表1)。过程峰期的23、24日两天内,有31站/次出现暴雨以上降水量(占过程暴雨站数的…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了地区14个台站1960-1986年共27年的暴雨资料,出现暴雨(日降水量≥24毫米)33次,大暴雨(日降水量≥40毫米)6次. 一、暴雨的分布特征 1.时间分布阿克苏地区暴雨不多,年平均1.4次,其中大暴雨年平均0.2次.也就是说五年一遇.  相似文献   

11.
1 连续暴雨实况1995年讯期,我区降水持续偏多,4至5月偏多6成,尤其是6月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全区性连续暴雨过程.其降水过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暴雨多,雨量大,整个6月份全区共出现暴雨80站次,其中大暴雨24站次,特大暴雨2站次,以万年站暴雨次数为最多,达10次,其中大暴雨3次,特大暴雨1次.6月分全区平均降雨量为849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310毫米)多539毫米,以万年站1053毫米为最多,婺源站652毫米为最少,全区除婺源外均突破建站以来的最大纪录.二是来势猛,强度大,6月2~3日,22~26日两次连续暴雨来势之猛,强度之大,历史少见;6月3日波阳、万年出现特大暴雨,日雨量分别为291毫  相似文献   

12.
1996年6月5日,在浙中地区出现了一次突发性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暴雨13站,大暴雨6站,最大雨量中心位于东阳,达166mm(图1)。本次大暴雨过程来势凶猛,雨量集中,局地性强,但离散度小。尽管前期该地区降水特少,但这场大暴雨仍然导致了部分地区山洪暴发,金华市境内各主要江河均超过警戒水位,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9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3.
选用1980—1992年历史天气图,日本传真图7张(08时FSAS,FXFE782,FXFE783,FSFE02,FSFE03,FUFE502,FUFE503),以及区域代表站抚州14点的气象要素作为制作预报方法的资料.区域暴雨的标准定为全区有3站以上日降水(20—20时,下同)≥50.0mm.或有1站以上日降水≥100.0mm.  相似文献   

14.
岳阳地区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之处,雨季中湖区水位常常猛涨,防汛紧张。加之我区暴雨频繁,其中尤以大暴雨、连续暴雨的危害更大,因此暴雨研究成为天气预报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是对我区1958—1974年(17年)的大暴雨、连续暴雨过程进行初步的分类分析。 我们确定我区华容、临湘、岳阳、湘阴、汨罗、平江等六县中有日雨量达100毫米以上为全区一次大暴雨过程;五天阴雨中,本地区出现三个暴雨日为全区一次连续暴雨过程。据此统计,十七年内有大暴雨过程20次,连续暴雨过程7次。这20次大暴雨过程全部发生在5—7月份,以6月份为最多。7次连续暴雨的过程全部出现在6月份(见表1)。因此6月份,尤  相似文献   

15.
1996-05-30~1996-06-08,宝鸡全区出现了自1953年有降水资料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强的连阴雨天气过程,也是1994~1996年连续三年大旱结束,由于早转雨一次降水过程就解除了旱情的典型特例。全区11个站过程总降雨量56.7~121.2mm,其中有9个站在100mm以上,且6月1~3日全区为小一中雨,其中6月3目有9站在20mm以上,日最大降雨量为31.6mm,降水中心在扶风县。1前期气候特征1.亚前期降水特征统计1953年以来连阴雨天气开始时间出现在5月下旬~6月,且过程降水量大于或等干50mm的同类天气过程共有10次。这10次过程都有一共同特点:当年从…  相似文献   

16.
王德瀚 《气象》1978,4(11):3-5
低空东南风急流对盛夏华北暴雨的贡献已为人们所注意。浙江省暴雨研究协作片普查1958—1977年4—10月除台风暴雨以外的本省大暴雨个例(定义为有一站日雨量≥100毫米,即算一个大暴雨日)共86例。按低空急流分类,得:西南风低空急流类51例,占59.3%;东南风低空急流类21例,占24.4%;无低空急流类14例,占16.3%。(东南风低空急流定义为:奄美岛、冲绳岛、石垣岛、台北四站中有一站850毫巴吹南南东—东南东风≥12米/秒即可)。东南风低空急流类主要出现在9—10月,占三分之二。我们从21例中挑出雨势较强、降水范围较大的两个例子进行粗略的分析,发现若干有趣的事实。 一、1960年9月22—24日例 1960年9月22—24日,浙江东部沿海到南部沿海受近海生成的东风槽的影响,出现一次较大的暴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济源1961-2006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济源市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00年,济源市日降水量≥25.0 mm的大雨及≥50.0 mm的暴雨日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进入2000年以后,日降水量>25.0 mm的大雨日数、≥50.0 mm的暴雨日数频率波动较大,≥100.0 mm的大暴雨日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1 雨情、灾情及造成的影响   2 0 0 2 - 0 6- 0 8- 1 0陕西出现了一次全省范围的强降雨过程 ,其强降水范围之大 ,暴雨、大暴雨站数之多 ,为历史同期所罕见。汉中、安康、商洛、西安、宝鸡的部分县乡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水灾害。这次大降雨过程从 6月 8日上午开始 ,到 6月 1 0日上午结束。全省 97个站都降了大雨 ,其中 44站暴雨。 8日 0 8时到 1 0日 0 8时的过程累计降雨量 (如图 1 ) ,在 5 0~ 1 0 0 mm的 40站 ,1 0 0~ 2 0 0 mm的 3站 ,2 0 0 mm以上的 1站。降雨最为集中的时段在 8日 0 8时— 9日 0 8时 ,全省共有 30站暴雨 ,其中大暴雨…  相似文献   

19.
徐维忠 《气象》1993,19(8):56-57
1 概述 1989年8月31日20时04分(北京时,下同)—9月1日03时44分,滁州市降了局地大暴雨,降雨量为103.5mm(其中23—24时的1/小时内降雨60.0mm)。其他两个较大的降雨站,一个是定远县,日降雨量26.0mm,另一个是全椒县,日降雨量16.9mm。滁县地区其他4站以及合肥、肥  相似文献   

20.
1989年5月16日20时至次日08时,珠江三角洲北部降了一场局地大暴雨,215.3mm的雨量中心出现在广州市区,6小时降水量接近200mm,其强度为广州市近40年来所罕见。本文利用雷达观测、卫星云图和珠江三角洲附近33个地面气象站16日08时至17日08时的自动记录经实测值订正得的每小时(个例为半小时)气象资料,对这次局地大暴雨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次局地大暴雨过程具有突发性和停滞型特征,形成这次局地大暴雨的天气背景不是很明朗,重力波激发的贡献可能是重要的。这是一次降落在狭小地区的突发性大暴雨,用常规方法,要预报它仍十分困难,目前只能应用卫星和雷达进行时效极短的监测。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它的外部特征,而对它的机制只能提供若干线索,供以后深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