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选用了红山地震台DK-1测震记录仪记录到的1987年-1990年Ms≥4.8地震共1164次,这些地震分布在全球各个区域,我们参照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篡的<<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中的震级以及有关资料,对红山地震台所测定的面波震级Ms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认为红山地震台以往测定的面波震级基本合理,对于6级以上地震震级相对偏差较大;通过震中距△分区间深入研究,我们给出了每个区间的面波震级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地区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和磁暴与中强地震的关系1资料的选取选取1990年至1994年3月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自治区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1990年到1994年2月在上述范围内地磁台站记录的K≥6的磁暴,1993年12月11日、199...  相似文献   

3.
尹志文  李英 《高原地震》2000,12(1):63-67
选用了兰州地震台大震速报仪器DK-1中长周期记录仪记录到的1990年1月~1999年3月的大震速报地震共544个,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纂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给出的震级比较,对兰州地震台DK-1地震仪测定的面波震级(Ms)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兰州地震台大震速报DK-1地震仪测定的面波震级(Ms)偏差与震中距离、城中区域及地震大小有关。给出了不同震中距离、不同震级范围及不同地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份首都圈地区M_L≥2.0级地震1993年9月份在首都圈(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17次M_L≥2.0地震,其中12次2—2.9级地震,5次M_L>3的地震。震级最大的一次为9月27日发生在...  相似文献   

5.
汪素云  吴戈 《中国地震》1998,14(3):83-87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MS≥47)》是国家地震局科技发展司在“八五”期间组织编辑的两册新版中国地震目录中的第二册。本册目录对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地震目录做了较为系统、完整、详细的清理和总结,是现有目录的更新版本。本文简要介绍了本目录编制的原则、方法和内容。针对1983年版目录,新编目录修改和删除了169次地震条目;新增960次地震条目;新增等震线图166幅。新目录共编入MS≥47的地震4289次,等震线图328幅。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前两篇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地震综合效应场函数方法应用于地震短期预报。以大华北地区(33°-43°N,110°-125°E)为例,应用一年内该范围内发生的ML≥3级地震的综合效应场预测下一季度Ms≥4级地震的发生地点。应用1970—1990年的资料,计算预测了共80个季度,其中预测区内发生的地震占应预测地震总数的83%,有震预测区占总预测区的50.5%。预测区内的地震密度是预测区外的60—70倍,效果颇为明显。同时还对月预报及年度预报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其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1993年华南地区M_L≥3.0级地震目录好者按:为了向读者及时提供地震信息,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登华南地区ML>3.O级地震目录.本期首先刊登1993年地展目录,以飨读者.Theearthtuakeu人>3.0)catalooueinsouthD?..  相似文献   

8.
缑兰兰 《内陆地震》2000,14(1):58-62
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将天册地区ML≥3.6(K≥9.9)级地震目录与ISC、NEIC、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新疆地震目录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天山地震目录与I、N、Z、X地震目录的发震时刻及经纬度值无明显差异;天山地震目录给出的发震时刻、震源位置精度比其它任何一个地震目录者高;参检的各地震目录给出的震源深度离散度大,稳定性差;天山地震目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陈立德  龙晓帆 《地震》1997,17(4):340-348
介绍了丽江7.0级地震裂度、地震地质及中、短、临预报简况。中、短期预报准确,短临预报向云南省政府打了招呼。重点讨论中短期预报中使用的主要地震学判据。指出丽江7.0级地震前,中甸一下关地震带6级地震时间间隔已达19a,超过历史极限。该带北段1983-1993年10a内无M≥5地震;震中周围形成一长约150km空段,1990-1995年6a内震源区M≥3.5地震出现平静异常。总之,震源周围地区小震及中  相似文献   

10.
1994年9月首都圈M_L≥2.0地震动态1994年9月份在首都圈(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_L≥2.0以上地震11次,其中最为显著的是9月9日发生在河北卢龙M_L≥3.2地震(见下表)。本月发生的2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对山西省地震局代县中心地震台的水准观测项目在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M6.2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张北M6.2地震前存在着大范围的应力积累、调整过程。代县台的7条水准测线均存在长、中期形变异常。异常时间大约1a~2a左右。异常幅度变化大。地震发生在测线观测曲线异常转折恢复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16.
17.
杨志荣 《地震研究》1990,13(1):79-87
本文分析了乌什6·4级地震20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气温、地温、冻土深度等资料,结果表明,震前这些气象要素有较普遍的短临异常显示。短期异常出现的优势时间在震前50—20天,临震异常出现在震前7天之内;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附近200公里以内,近处异常大于远处,异常似乎有沿构造带及其端都显示更明显的特点。相距90公里的阿合奇为本次地震热异常盲区,超过300公里无明显异常;深层地温异常范围较浅层大,出现异常的时间较早,持续时间也较长;临震异常幅度大而持续时间短,具有动态特性;气温的临震异常有由震中向外传播的特点,传播速度45公里/小时,幅度则随震中距衰减,衰减方程具有t=a(1/Δ(3/2))+b/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月10日11时50分,河北张北以东地区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灾区涉及河北张北、尚义、万全和康保等县的19个乡镇,灾区人口近17万。地震中有49人死亡,11439人受伤。  相似文献   

19.
Dynamic deformations and the M6.7, Northridge, California earthqu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complete time-varying dynamic formation field from commonly available three-component single station seismic data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deformation and ground failures and structural damage using observations from the 1994 Northridge, California earthquake. Estimates from throughout the epicentral region indicate that the horizontal strains exceed the vertical ones by more than a factor of two. The largest strains (exceeding 100 pstrain) correlate with regions of greatest ground failure. There is a poor cor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al damage and peak strain amplitudes. The smallest strains,35 pstrain, are estimated in regions of no damage or ground failure. Estimates in the two regions with most severe and well mapped permanent deformation, Potrero Canyon and the Granada-Mission Hills regions, exhibit the largest strains; peak horizontal strains estimates in these regions equal 1351 and 229 μstrain respectively. Of note, the dynamic principal strain axes have strikers consistent with the permanent failure features suggesting that, while gravity, sub-surface materials, and hydrologic conditions undoubtedly played fundamental roles in determining where and what types of failures occurred,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field may have been favorably sized and oriented to initiate failure processes. These results support other studies that conclude that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 resulted from ground shaking, rather than from static strains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or secondary faulting. They also suggest that such an analysis, either using data or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may enable observations of paleo-ground failure to be used as quantitative constraints on the size and geometry of previous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月10日11时50分,河北张北以东地区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灾区涉及河北张北、尚义、万全和康保等县的19个乡镇,灾区人口近17万.地震中有49人死亡,11 439人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