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济南市历下区位于济南市东部,素有“泉城东大门”之称,交通发达,区内东南部山区山石资源比较丰富,为济南市城乡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随着市区向东扩展,原先以采石、务农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姚家镇已规划为城市建设区,按照《济南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历下区全部被规划为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2002年底已关停了区内所有矿山。但由于以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附近农民对山石资源的无序、过度开采,导致山体大面积破损和城乡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此,自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开展以来,历下区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国发[2…  相似文献   

2.
2006年以来,巨野县国土资源局加大对矿山企业整顿、整合、规范力度,同时加强对砖瓦窑厂的专项治理,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不断改善。巨野县现有矿山企业67处,其中煤矿2处,水泥生产企业4处,山石加工企业21处,砖瓦窑厂40处。随之产生的矿山环境质量差、资源浪费、无证开采、有证滥采等问题比较严重。按照国务院、省国土资源厅和菏泽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巨野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治理整顿、整合、规范和砖瓦窑厂的治理力度。(1)严格执行禁采区关闭、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中及最低开采规模的规定,解决露天采矿小、散、乱…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历下区位于济南市东部,素有“泉城东大门”之称,交通发达,区内东南部山区山石资源比较丰富,为济南市城乡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随着市区向东扩展,原先以采石、务农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姚家镇已规划为城市建设区,按照《济南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历下区全部被规划为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区,2002年底已关停了区内所有矿山。但由于以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附近农民对山石资源的无序、过度开采,导致山体大面积破损和城乡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此,自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开展以来,历下区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国发[2005]28号、省政府鲁政发[2005]144号和济矿整办发[2005]1号文件精神和济南市《2005年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点》及《济南市破损山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  相似文献   

4.
日前,鲁山县通过对全县铁矿资源开采秩序进行近一个月的综合整治,共关停铁矿采矿场(点)42个,选矿场(点)79个,并对其中屡禁不止、顶风生产的28个采矿场(点)拆除了生产设备,沉重打击了非法开采铁矿的嚣张气焰,使铁矿开采秩序的混乱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内蒙呼和浩特市新城分局联合新城区安监局、公安局、林业局、水务局、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出动人员12名,车辆4台,对哈拉沁小沟、哈拉沁大沟、哈拉更沟内的矿山企业进行了安全排查。在排查中发现哈拉沁小沟、哈拉更沟内采石场道路因洪水冲刷,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开采点已关停,沟内的矿山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12月20日开始,鲁山县对境内铁资源开采加工秩序进行了近20天的专项整治,共关停铁资源采矿场(点)、选矿场(点)141个,沉重打击了非法开采加工铁资源的嚣张气焰,有效遏制了乱采滥挖、非法加工铁资源的势头,使铁资源开采加工秩序的混乱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枣庄市峄城区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及对矿业可持续发展调研分析,认为开采不仅对山体、植被等造成了直接破坏,还导致诸如地表塌陷、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矿山环境治理要从思想上、经费上、法律法规上、技术上入手解决,对已关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除加大宣传力度外,重点落实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责任、治理规划的编制实施,不断完善、探索治理方法和治理技术攻关及对策预案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21日,由省安监局副局长董国庆带队的省政府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督查组对常山县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政府有关《通知》精神的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在听取汇报、查看台帐、实地踏勘后。督查组对我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县委县政府很重视。各项工作开展的很扎实。宣传等前期工作做的很到位,矿产资源管理的起步很早、很规范,把整顿和规范工作和日常工作结合的很紧密。一是能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了无证开采、无证选矿、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二是能多管齐下,促进了企业产业升级。三是禁止一证多点。规范了矿山开采行为,对存在一证多点的矿山企业,提出限期整改、一律实行统一开采、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彻底消除假合并现象。严禁私自出租或转让。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汝州地矿局不断加大对有证矿山的检查力度和对乱采滥挖、非法开采的巡查力度,共查处各类违法开采活动13起,进一步规范了全市矿业开采秩序。  相似文献   

10.
昌邑市在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整顿和规范活动中,突出重点难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资源节约和保护,有效地遏制了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资源现象,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规范经营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资源整合全面完成,全市原有的254处采矿企业(点)整合为90处,其中溴盐化工53处,石料23处,铁矿10处,石英矿3处,矿泉水1处。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出台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提出将严厉打击矿山无证开采等五种非法违法开采行为。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出台深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提出将严厉打击矿山无证开采等五种非法违法开采行为。  相似文献   

13.
400多个。四是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积极探索多种安置途径,推进征地制度和补偿安置方式改革,对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问题进行清欠,有效维护了农民利益。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治理整顿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扎实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治理整顿“回头看”活动。对山石资源开发进行专项整治。依法关闭取缔各类非法采矿点及露天采矿点1600个,清退非法采矿人员近2000余人,治理已毁山体和废弃矿坑200余处,追缴矿产资源补偿费5000余万元。配合有关部门多次开展矿山安全生产检查,维护了安全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测绘市场和地图市场秩序得到…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东阳市不断探索升级矿产资源管理模式,通过按下矿山治理、砂场整治、治理创新三个"键",矿政治理成效显著,数字治理开创新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露天矿山整治经费6000多万元,完成露天矿山治理70余处,修复土地面积80多公顷,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5个,在生产矿山创建比例达100%;34家列入整治的砂场已关停31家,规范提升3家,新建标准化国有砂场3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以来,巨野县国土资源局加大对矿山企业整顿、整合、规范力糜,同时加强对砖瓦窑厂的专项治理,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不断改善。巨野县现有矿山企业67处,其中煤矿2处,水泥生产企业4处,山石加工企业21处,砖瓦窑厂40处。随之产生的矿山环境质量差、资源浪费、无证开采、有证滥采等问题比较严重。按照国务院、省国土资源厅和菏泽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巨野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治理整顿、整合、规范和砖瓦窑厂的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一句话新闻     
今年以来,汝州地矿局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对无证开采、私采滥挖等违法开采的巡查打击力度,共查处各类违法开采行为20余起,进一步规范了全市矿业开采秩序。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避免和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南召县政府近日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管理办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南召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金、铅锌、方解石、大理石等40余种,矿点200余处。过去由于不注意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矿区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20余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地质灾害治理任务繁重,资金筹措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办法》规定:凡在南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采矿权人,必须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2日,宝丰县政府组织大营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对位于大营镇娘娘山一带的两处违法开采坑点依法进行了封填。宝丰县大营镇矿产资源丰富,且埋藏浅易开采,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在坡地或村头伺机非法开采浅层资源。为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利用丰富的建筑石料资源,防止大面积自然景观遭到无序开采的破坏,保护环境,确保采矿权市场化运作,从2004年起,柳州市从实施矿产资源规划人手,对所属市、县范围内的矿山结构和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实行定点集中开采制度,在市区范围内的不同方位划定了4个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区,市区东环路-南环路一带以及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的采石场,在按期完成治理开采和复绿任务后,  相似文献   

20.
利用SPOT,QUICKBIRD卫星数据,以苍山地区矿山开采监测为试点,通过融合、校正、图像处理,得到高清晰度1∶1万~1∶5000正射遥感图像;通过解译和野外踏勘,建立矿山遥感解译标志;运用MapINFO等GIS信息系统软件, 建立其全息数据库, 通过人机交互和目视解译,对矿山开采图斑及其变化信息分层矢量化提取,结合野外调查,对研究区所有矿山开采属性等在数据库平台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监督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有用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矿产资源执法监管效果,是山东省整顿、规范矿业秩序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