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井中磁测解释大都采用水平矢量图指向确定矿体的方法,但由于磁场水平分量的定向问题,致使仅使用水平分量矢量对磁性体解释常会出现错误结果。通过描述水平产状与倾斜产状磁性体的磁场特征,对磁性体表面不同位置磁异常垂直分量及水平分量差异进行了说明,通过三个实例对反映在磁性体上、下位置的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磁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并利用井中磁测曲线有效地解决了井底及井旁磁性体的赋存情况。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使用磁异常场垂直分量及水平分量特征,能准确的判定磁性矿体的主体方向及产状,该解释方法的推广有利于寻找深部磁性矿体。  相似文献   

2.
引言在斯堪的纳维亚,钻孔中磁异常的三分量不测量,最早于1955年在芬兰的奥坦马基矿山进行.从那时起,尤其在研究磁铁矿的老矿山和新矿体时,钻孔三分量磁测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钻孔中的磁场测量结果,对于推断磁铁矿体的底部深度和深部矿体是特别有效的.这种手段尤其适用于仅有不大的可利用空间的一些矿山.根据钻孔磁测来推断矿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往主要是凭肉眼观察,即把被测磁场矢量的两个分量画在通过所研究的那个钻孔的平面上,根据这样的磁场矢量图直观地确定矿体的磁极.对钻孔磁测作更精确的推断解释,要求了解不同矿体引起的磁场的形态和强度.对于可以近似当成点极、双极、球  相似文献   

3.
尕林格铁多金属矿区为戈壁荒漠,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在120~200 m之间,钻探工程后进行三分量井中磁测是最为直接的寻找井底、井旁等盲矿体的方法.通过对尕林格矿区钻孔的三分量井中磁测资料分析,深入研究ΔZ、ΔH'曲线及ΔT'矢量的变化规律,在寻找钻井四周和深部隐伏的矿体,科学指导布设钻孔减少钻探工作量,以及指导钻孔施工进度,提高见矿命中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分量井中磁测在矿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战双庆  刘冬节 《安徽地质》2009,19(3):190-193
目前三分量解释一般采用矢量图解释,由于仪器不能定向,此种方法解释会出现错误结论,本文采用磁异常场垂直分量及水平分量的空间分布特来对磁异常进行解释,能有效地解决井底及井旁磁性体的体赋存情况,在见矿时能确定磁性矿体的主体方向及产状。  相似文献   

5.
自1963年10月以来,我队使用定盘式测斜仪测量磁性矿体的钻孔弯曲,至今已测完了十二个钻孔,通过这些钻孔的测量,对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对孔口定向方法作了些探讨和研究。同时,如为了验证定盘测斜仪所测数据的精确程  相似文献   

6.
井中三分量磁测能较好地判断异常体的性质,进而判断磁性体的方位和空间位置,通常联合地面磁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下矿体赋存情况,确定矿体产状、延伸方向及延深,指导布钻,提高见矿率。笔者主要分析了球体、薄板状体的磁场分布特征,总结磁场分布特征与磁性体的方位、磁化方向、倾斜方向等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研究判断矿体方位、确定矿体空间位置的方法。井中三分量磁测是配合钻探寻找地下深部磁性矿体、了解其赋存情况的有效手段。将该方法应用于海南石碌铁矿某工区ZK1102井,提高了确定地下矿体空间位置的精确度,为继续钻进、终止布孔工作以及磁性矿体的储量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磁测井在找深部矿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老矿区,进一步寻找深部盲矿体,难度越来越大。多年来,许多地质工作者都在结合生产实际探讨找矿的新途径。实践证明,磁测井法配合地面磁异常研究,是就矿找矿,寻找深部盲矿体,增加矿山储量,扩大矿区远景的重要途径之一。井中磁测的对象是磁性体,是以钻孔中各种岩石、矿石的磁性差异为基础的,这与地面磁测基本相同,因之,成果推断解释的理论基础也是统一的。磁测井法可以用来指导钻孔布置,正确评价磁测异常,寻找隐伏盲矿,校正钻孔柱状图,以及联制地质剖面图。多年来在找矿勘探工作中曾起到了重要作用,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我们曾在几个地区,运用磁测井法找深部盲矿,取得了好的效果,本文介绍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8.
刘冬节 《物探与化探》2011,35(5):617-619
利用井中三分量磁测异常垂直分量ΔZ及合理利用水平分量模差ΔH’值对旁侧异常进行二维拟合反演计算,从而对异常进行推断解释,能有效解决井中旁侧磁性体的赋存情况。该方法用于寻找深部磁性矿体准确性高,地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井中磁场强度测量的资料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天成 《物探与化探》1981,5(4):233-239
井中三分量磁测在我国磁铁矿的普查勘探中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用JSZ-Ⅰ、Ⅱ型井中三分量磁力仪,在上百个磁铁矿区和数千个钻孔内的测量结果表明,在确定地面磁异常的性质、探测盲矿的位置、确定矿体的延伸和边界、研究板状矿体的产状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唐应芳 《物探与化探》1983,7(1):49-52,59
随着铁矿勘探技术的发展,磁测井的仪器和方法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到七十年代,三分量井中磁测仪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是点测,不但效率低,而且也不能较完整地反映磁性体的磁场特征,所以对于解决多层、薄层脉状和透镜状矿体的分层定厚问题,或寻找及划分套管内的磁异常等问题,就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了,可是单分量ΔZ连续记录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吴小波  陆辉 《地质与资源》2015,24(2):137-140
尕林格矿区矿体和围岩磁性差异明显,磁法勘探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尕林格Ⅳ矿群成矿地质条件、C4-4子异常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以及用解析法对ZK10001孔三分量磁测井曲线做定性、定量解释,推测出盲矿体的方位、埋深、距离钻孔位置,从而正确布钻,达到找矿目的.  相似文献   

12.
磁场强度垂直分量测井,是物探工作中的一项新技术,适应寻找深部或钻井旁的磁性盲矿体,从而加大了磁法的勘探深度,扩大了钻孔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为高效直接地寻找祁连小水沟地区铁多金属矿区井底、井旁的隐伏矿体,通过采用井中三分磁测法,研究对比三分磁测测井资料ΔZ、ΔH'曲线及ΔT'矢量的变化规律寻找隐伏矿体.达到了科学减少钻孔数量,指导钻孔施工方向,较准确预测钻孔四周隐伏矿体,有效提高见矿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尕林格矿区第四系覆盖层较厚,约200 m.矿床以铁为主,共(伴)生有铜、钴、铅锌多金属矿床.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和三分量磁测井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地面磁测和三分量资料的处理与分析来指导钻探施工,协助地质布孔,寻找井旁盲矿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井中三分量磁测起到了地面磁测所起不到的作用和效果.井中三分量已经成为寻找磁铁矿和磁性体共、伴生多金属矿的必不可少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直接地寻找祁连小水沟地区铁多金属矿区井底、井旁的隐伏矿体,通过采用井中三分磁测法,研究对比三分磁测测井资料ΔZ、ΔH'曲线及ΔT'矢量的变化规律寻找隐伏矿体.达到了科学减少钻孔数量,指导钻孔施工方向,较准确预测钻孔四周隐伏矿体,有效提高见矿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磁法在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有利、不利条件,并以磁法在三个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成功应用为基础,总结出:在老矿区深部、边部进行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勘查时,高精度磁测、航磁、磁测井、三维定量反演是常规、经济和有效的工作方法;要充分利用已有磁测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推断解释;在推断解释引起磁异常的磁性体时,先对已知矿体进行正演,求取剩余磁异常,再精细反演引起剩余磁异常深部、边部矿体的产状和埋深;利用钻孔资料,不断修正反演结果,以扩大深部、边部矿体的范围和规模.上述工作方法和步骤对在老矿山深部、边部寻找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强平 《江苏地质》2019,43(3):434-441
安徽庐江小包庄铁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深部大型铁矿床,其主矿体位于已探明的大型铁矿罗河铁矿的正下方800~1 000 m处,是在“以矿找矿”思想指导下寻找深部矿产资源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罗河铁矿区域的原有地磁异常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技术处理高精度磁测数据,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深部第二空间找矿潜力巨大。应用三分量磁测井技术对已有钻孔进行三分量的精细测量和磁异常的特征分析,在钻孔ZK2602深部发现弱磁异常。通过加深钻孔来勘查异常来源,在孔深1 377 m处见厚大的磁铁矿体。根据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和已有钻孔测井分析矿体的延伸、走向、倾向布置钻探工程,见矿效果良好,确定小包庄铁矿的储量属大型矿床,是庐枞地区深部找矿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队在罗茨鹅头厂铁矿进行钻探施工.该区为一磁性矿区,主要矿种为磁铁矿、磁褐铁矿、磁赤铁矿.经过对部分钻孔进行三分量磁测证明,围岩绝大部分无磁性或仅有弱磁性(500  相似文献   

19.
磁性地层年代对北京平原顺义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义断裂是位于北京平原东北部的一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活动性对北京市城市安全具有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为了解顺义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该断裂下盘的一个钻孔剖面ZK12-1的岩心样品开展磁性地层学研究。通过逐步热退磁,大部分样品可成功分离出两个剩磁分量,其中低温分量具有正的、高倾角特征,可解释为由钻杆旋转引起的重磁化分量;高温分量为中等倾角且具有倒转特征,为原生剩磁。据此建立了ZK12-1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合断裂上盘ZK12-2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结果,并根据这两个钻孔在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地层落差,计算出顺义断裂上、下两盘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相对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023 mm/a、0.001 7 mm/a、0.033 mm/a和0.051 mm/a。这一结果表明顺义断裂在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更新世活动最弱,晚更新世断裂开始活化,活动性增强,全新世活动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地—井瞬变电磁法是在地面发射、井(钻孔)中接收的装置形式,能够利用已有钻孔使接收探头深入地下更加接近目标体,获得更加可靠的信息。该装置对于深部低阻体,尤其当存在低阻覆盖层、矿化等地质干扰情况下,对于规模不大的深部良导矿体的探测能力较强。相对于磁性发射源,电性发射源勘查范围更广,适合地形起伏矿区开展工作。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电性发射源条件下钻孔中地下电性界面的异常特征,为实际勘查工作的定性分析提供参考。文中通过一维模型正演模拟对三分量瞬变响应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瞬变响应总场中叠加了背景场和异常场的响应,曲线形态复杂,仅在中晚期道电界面反映明显;而异常场曲线形态相对简单,对电性界面反映明显;整体上水平分量的异常显示度高于垂直分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对于电性源地—井TEM钻孔中三分量曲线形态的初步认识,验证了电性发射源条件下地—井TEM对于确定电性界面的有效性,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