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Sr,Nd,Pb同位素资料,得出横断南极山脉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地幔源区以高μ(μ=206Pb/204Pb)值的地幔端员HIMU组分为主,并参杂有亏损地幔端员DMM组分,原生岩浆由具高μ值特征的HIMU深部地幔柱与浅部软流圈亏损地幔DMM组分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2.
石林  解广轰 《岩石学报》1997,13(4):488-498
利用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资料,得出了南极罗斯岛及泰勒谷地区火山岩来自于上地幔,五个地区火山岩具有相同的源区。岩石具有大洋岛屿玄武岩(OIB)的特征。来自地幔的火山喷发的岩浆未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地幔源区是具有高μ(=206Pb/204Pb)比值的地幔组分HIMU与亏损地幔组分DMM混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HIMU组分为主,原生岩浆由具HIMU组分特征的深部地幔柱与浅部的DMM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Lu-Hf同位素体系在地幔端元的地球化学研究中的部分最新应用成果。大量的大洋玄武岩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具亏损地幔端元(DMM)来源的洋中脊玄武岩岩浆部分熔融的初熔区位于石留石稳定场深度,即深度为80 ̄90km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地幔,而不是原来所认为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区(深度小于60km);以高放射成因Pb为特征的主U地幔端元(HIMU)应代表了下地幔物质在某一特定时期发生分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地幔端元组分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利用同位素担地球化学所确定的地幔端元组分DMM、HIMU、EM1和EM2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上的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个造山后的辉长岩—河南新县王母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张旗  马文璞 《地球化学》1995,24(4):341-350
河南新县王母观辉长岩(261Ma)侵位在定远组(391Ma)中。岩体贫K、Zr、Y、Ta、Th、Hf,LREE略亏损,具明显的Eu正异常,εNd(t)较低(+3--1.0),εSr(t)低(-5--8),δ^18O在地幔范围内(+5.6‰-+6.4‰)。Nd-Sr同位素关系暗示岩体源于大陆下略亏损的地幔源区,推测为亏损地幔端元(DMM)与第一类富集地幔端元(EMI)混合的产物。矿物、微量元素和同位  相似文献   

6.
TIDALFLATSTORMDEPOSITSOFMIDDLECAMBRININSHIMENDISTRICT,HUNANPROVINCETXTIDALFLATSTORMDEPOSITSOFMIDDLECAMBRIANINSHIMENDISTRICT,HU...  相似文献   

7.
ELECTRICCONDUCTIVITYUNDERHIGHPRESSUREANDHIGHTEMPERATUREFORTHECRUSTMANTLEROCKSINQINLINGDABIEMOUNTAINANDTHEKNOWLEDGEABOUTTHEE...  相似文献   

8.
AWORKINGHYPOTHESISINTHESECOND-ROUNDSUDYONULTRAHIGH-PRESSUREMETAMORPHISMINTHEDABIE-SULUREGIONTXAWORKINGHYPOTHESISINTHESECONDRO...  相似文献   

9.
有关大陆学化过程可以通过测定不同年龄的地壳岩石中钕同位素丰度来解决。对来自早期地幔火山夺的Nd同位素值测量表明,产生低S,/Nd比值大陆壳的地幔源具有高S,/Nd值,通过研究由地幔熔融产生的火山岩,重建亏损地幔的早期状态。澳大利亚西部2.7Ga岩区的玄武岩Nb/U比值与两革幔岩石的Nb/U比值非常接近,这说明2.7Ga前大陆地壳的数量与现今相同。  相似文献   

10.
华夏古陆古元古代高度亏损地幔的Nd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夏古陆闽浙地区古元古代晚期(1766±19)Ma)斜角长角闪岩的εNd(t)值变化范围为+5.6-+8.5,表明其母岩浆秋自亏损的地幔源,同时其εNd(t)明显高于世界上其他地区同时代亏损地幔的εNd值而与澳大利亚中部Harts Range地区1767Ma的高度亏损地幔源(+6.9-+8.2)相当,华夏古陆冰浙地区和澳大利亚中部Harts Range地区1.77Ga前高度亏损地幔的存在,表明我阶  相似文献   

11.
张旗  张宗清 《岩石学报》1995,11(1):43-54
丹凤祥变质玄武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LREE富集型的钙碱性玄武岩,另一类是LREE平坦型的拉斑玄武岩。LREE富集型的变质玄武岩[(Ce/Yb)N为5~20]贫Ti、Nb、Ta,Th>Ta,Nb/La<0.8,Hf/Th>8,Zr/Y<3,表明其形成于消减带之上的洋内岛弧环境。该玄武岩的εNd(t)=+4.9~+7.3,εSr(t)=3.0~+32,可能是亏损地幔端元(DMM)与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Ⅱ)混合形成的。大多数玄武岩的(206Pb/204Pb)i比值(16.5~17.6)较低,(208Pb/204Pb)i和(207Pb/204Pb)i比值(分别为36.2~36.9和15.3~15.5)较高,ε18O变化较大(5.5‰~9.2‰)。因此,根据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丹凤群变质玄武岩的源区可能包括下述组分:1)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2)富集地幔(EM);3)洋内岛弧下地壳(镁铁和超镁铁质岩);4)消减带岩片带入的组分。而LREE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具MORB的特征,Th/Ta和La/Ta比值近似等于1,TiO2=1.65%,Ti/V=22,指示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形成在与消减作用无关的拉张  相似文献   

12.
大陆地幔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大陆地幔岩石圈的年龄、大陆地幔演化和地幔流体等三个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问题。地幔捕虏体的年龄范围200~3400Ma,一般认为它可以代表地幔的年龄。澳大利亚二辉橄榄岩捕虏体的Pb-pb年龄为2000~2500Ma,南非Victor岩管的捕虏体为1700~2400Ma。橄榄岩型金刚石的石榴石包裹体Sm-Nd年龄为3200~3300Ma,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年龄为1200~1500Ma。这些数值可与橄榄岩及榴辉岩捕虏体的全岩年龄数据相对应。太古代岩石圈地幔以南非为代表,经历了从地壳物质提取的亏损过程到与软流圈反应和与深部热点物质作用的富集过程。以美国西部为代表的元古代岩石圈地幔则经历了元古-显生宙的俯冲作用、地体增生过程以及与热点反应的作用。以澳大利亚东部为代表的显生宙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元古代的部分熔融、显生宙的俯冲或与DUPAL的反应以及具DMM特征的软流圈的上隆。钾质熔体、碳酸盐熔体、H_2、CH_4、N_2O、N、CO、CO_2、S、F、Cl等都是地幔流体的主要组分,它们的类型与所处的深度和氧逸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成因:壳层熔岩的Sr-Nd-Pb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莎蛇绿岩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东段出露较好,也是研究程度较高的(蛇绿岩片之一,其壳层熔岩的S r,N d,Pb同位素组成具有较高的ISr值,较低的IN d值,大的Nεd(t)值和富集放射性成因铅的特征。ISr值偏高可能是存在富集型地幔源区和蛇绿岩形成过程中经受了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引起的。N d同位素及S r-N d同位素图解表明罗布莎蛇绿岩壳层玄武岩源区有N-M ORB的特征,又有EMⅡ型富集地幔组分的贡献。Pb-Pb图解上样品均投影在NHRL上方,ΔS r为47.4~73.0(平均为58.4),Δ7/4Pb为0.69~12.20(平均为5.87),Δ8/4Pb为12.78~58.39(平均为35.23),表明存在Dupa l同位素异常。根据S r-N d,Pb-Pb和N d-Pb同位素相关特征,判明罗布莎蛇绿岩壳层熔岩是由具亏损地幔端员(DMM)性质的岩浆和具EMⅡ型富集地幔端员性质的岩浆在源区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分析了新生代大洋玄武岩的Pb,Sr,Nd同位素特征,并利用同位素混合方程,差别出大洋玄武岩均显示出很好的三元混合特征,提出了大洋地幔的三元结构模式。三个地幔端员成分分别代表了亏损地幔,高U/Pb比和高Th/Ph比地幔,富集地幔。修正了过去利用Sr-Nd负相关关系得出的二元地幔结构模式,作出了大洋玄武岩的Pb-Sr-Nd同位素相关图,并论证了Zindler等(1982)提出的“地幔面”是不存在的。本文还对部分岛孤及大陆玄武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组εNd-La/Nb、εNd-Ba/Nb和εNd-Nb/Th图。在这些图中岛弧火山岩呈三角形分布,从而将其源区的三个主要端元(MORB型亏损地幔、俯冲洋壳析出流体、陆源沉积物)同时显示在一张图上。据此,岛弧火山岩可根据其源区特征划分成两类:二端元型(无陆源沉积物)和三端元型。此外,EMII型幔源岩石在这些图中也被分成两类:与岛弧火山岩类似的,具有高La/Nb、Ba/Nb和低Nb/Th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某些橄榄岩包体;具有低La/Nb、Ba/Nb和高Nb/Th的萨莫德型海岛玄武岩。它们对应的EMII富集地幔端元也可分为两种:EMIIM,由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楔型地幔而成;EMIISR,与陆源沉积物再循环进入对流上地幔有关。  相似文献   

16.
赣东北蛇绿岩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赣东北蛇绿岩套的高度分异岩浆的结晶年龄为968±23Ma。重新计算的蛇绿岩Sm-Nd等时线年龄955±44Ma,与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5个样品的εNd(T)值(T=970Ma)为+4.3-+6.7,表明蛇绿岩来源于强亏损地幔源。少数样品的Sm-Nd体系可能受到后期变质、变形或蚀变作用的影响。结合已发表的40Ar-39Ar年龄资料,可以初步确定赣东北晚元古代碰撞带发育的时限为0.97-0.80Ga。  相似文献   

17.
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REE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刘丛强  解广轰 《岩石学报》1996,12(3):382-389
本文报道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的REE丰度和Sr、Nd同位素组成。不同岩石类型的REE配分模式和同位素组成反映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交代作用过程。二辉橄榄岩亏损轻稀土,是原始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方辉橄榄岩具U型REE配分模式,是强烈亏损的地幔岩被熔体非化学平衡交代的结果。二辉岩脉状体富轻、中稀土,它同与脉状体接触的二辉橄榄岩可达化学平衡或近于化学平衡,而二辉岩脉状体的形成与玄武岩岩浆无成因关系。据对二辉岩脉状体和不含脉状体橄榄岩的Sm-Nd同位素定年,这种脉状体形成于300Ma左右。  相似文献   

18.
在的年来对长白山天池火山、五大连池火山和腾冲火山三个火山区火山岩岩石学的主、微量元素研究的基础上,新做出18个火山岩Sr-Nd同位素数据,进一步讨论地幔源区特征与岩浆成因演化。五大连池富钾火山岩浆源区由原始地幔与EMI两个地幔端员混合而成,岩浆直接来自地幔,未受地壳物质明显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影响;天池火山各阶段火山岩一致的似原始地幔特征,可能指示存在巨大的壳内岩浆房和持续的幔源岩浆的补给;腾冲火山岩的高钾钙碱性岩浆源区为由陆内壳-幔相互作用导致的原始地幔与EMⅡ两个地幔端员不同程度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19.
邢光福  陶奎元 《岩石学报》1997,13(4):473-487
对乔治王岛11个火山岩和2个侵入岩样品做了Sr-Nd-Pb同位素分析,其中(87Sr/86Sr)i=0.70326~0.70392,εNd=3.02~6.72,206Pb/204Pb=17.776~18.515,207Pb/204Pb=15..506~15.571,208Pb/204Pb=37.868~38.308。根据以上同位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并结合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特征及火山岩中熔融包裹体成分,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的乔治王岛岩浆岩起源于亏损地幔(DMM)和地幔流体交代成因的富集地幔EMI混合形成的源区;(2)该源区具有广义Dupal异常,它正是由于EMI组份加入即通过流体交代作用而产生的;(3)流体主要是俯冲深海沉积物脱碳酸盐作用而释放出的富CO2流体。  相似文献   

20.
余江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的西端,盆地内出露的铁镁质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全岩SiO_2含量为47.6%~52.1%(平均49.1%),全碱(Na_2O+K_2O)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3.16%~4.11%(平均3.64%),K_2O/Na_2O比值高,变化于0.70~0.94之间(平均0.78),在TAS图解上落入亚碱性系列范围;TFeO含量为9.26%~11.2%(平均10.5%),且Fe_2O_3/FeO比值为0.30~0.59(平均0.43),MgO含量为6.39%~8.03%(平均7.34%),在AFM图解主要落入钙碱性系列范围。CaO含量为7.45%~8.89%(平均8.28%),Al2O3含量为14.3%~15.3%(平均15.0%)。稀土总量较低,变化范围为149~160μg/g(平均154μg/g),轻稀土富集明显,(La/Yb)N值变化范围为6.77~9.12(平均7.65),Eu和Ce异常不明显(δEu=0.86~1.09;δCe=0.89~1.0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Rb、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Y等。(87Sr/86Sr)_i值介于0.704634~0.705000之间(平均0.704741),(143Nd/144Nd)_i值介于0.512650~0.512674之间(平均0.512659),εNd(t)值变化范围是2.60~3.07,显示出亏损地幔源的特征;全岩δ18O值较高(6.99‰~9.90‰,平均8.21‰),可能与部分地壳物质的混入有关;(~(206)Pb/~(204)Pb)_i值介于17.659~17.875之间(平均17.768),(~(207)Pb/~(204)Pb)_i值介于15.255~15.292之间(平均15.272),(~(208)Pb/~(204)Pb)_i值介于37.854~37.994之间(平均37.933)。在(~(87)Sr/~(86)Sr)_i-(~(206)Pb/~(204)Pb)_i、(~(143)Nd/~(144)Nd)_i-(~(206)Pb/~(204)Pb)_i和(~(143)Nd/~(144)Nd)_i-(~(87)Sr/~(86)Sr)_i图解中位于亏损地幔端元和EMⅡ富集地幔端元之间,且更偏向于亏损地幔端元,表明源区可能有亏损地幔和EMⅡ富集地幔的贡献,且亏损地幔端元所占比例更高,暗示铀成矿作用与亏损地幔的关系比较密切,并且多类型的铁镁质岩浆活动可能有利于铀成矿作用。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分析,余江盆地铁镁质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由于岩石圈伸展减薄导致软流圈上涌所产生的结果,同时铀成矿作用可能与伸展构造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