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生物地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地质学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生物地质学1生物地质学的意义生物地质学是研究生物圈与地球其它层圈相互影响的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学科。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科学中,数、理、化、天均已与地学结合,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数学地质、地球...  相似文献   

2.
生物海洋学     
生物海洋学是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特别是近几年,在一些重大国际计划的带动下正愈来愈受到海洋学界的重视。 什么是生物海洋学?从字面上可以了解,它是与生命活动有关的海洋学。同物理海洋学和化学海洋学一样,它是海洋学的一个分支。说得完整一点,它是研究发生在海洋中的生物学现象和过程、它们自身的规律和它们与其他物理的、化学的、乃至地质的现象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资源开发利用、海上经济与军事活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物气象学     
生物气象学是研究生命有机体与气象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是气象学与生物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同时又是许多边缘学科诸如农业气象学、林牧气象学、医疗卫生气象学等的基础。它包括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大气圈与生物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多种多样的复杂过程和问题,其中既有广义的科学内涵,也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内容。过去的研究工作基本是单向的(指气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其主要研究内容多是从气象环境因  相似文献   

4.
生物硅的测定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生物硅(BSi)指用化学方法测定的沉积物中的无定形硅含量。生物硅的含量与水体中初级生产息息相关。硅藻、放射虫、海绵骨针和硅鞭毛虫产生的生物硅是地球化学和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参数。重点讨论了目前生物硅测定方法中的化学提取法,评述了提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BSi测定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生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无时无刻不参与地球表层矿物和岩石的风化,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注重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作用,对生物风化作用关注很少。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均参与了风化过程。研究生物风化作用机理及在生物作用下矿物的演化序列,对于揭示土壤形成、化学元素循环规律、全球环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元古宙沉积序列中,常常含有化石。叠层石、疑源类、微体化石、后生动物的遗迹化石和实体化石等都已成功地应用于生物地层学研究。还存在着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生物标志的可能性。元古宙几乎所有轻微变质的碳酸盐中都含有叠层石。对决定叠层石的形态和结构的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模式的研究较为成功。叠层石的生物地层学应用研究开始于前苏联,在  相似文献   

8.
M.L詹森在《经济矿床学》“细菌成因的矿床”一章中指出:“最近‘细菌成因和海底火山喷气或内生作用,两种成因假说又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很多特定的矿床中都涉及到这两种作用”。并认为“热液沉淀的金属可以与锰瘤一起以结核生长方式产出,或者以细  相似文献   

9.
生物和矿     
生物圈呈一薄層复盖着地球,其中棲居和繁殖着生物。生物圈包括江河,湖泊和海洋里的水、地表層和陸地的土壤,以及大气層的下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質量虽与地球的总質量比較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們在地球的歷史中却超着卓越的作用。这与生物的積極作用有关,它們处在不断变化和轉变中,夺取并積累了大量的太陽宇宙能量,使化学元素  相似文献   

10.
滇东下寒武统磷块岩中发现大量磷质藻类化石。沉积学和扫描电镜研究表明磷块岩中所有颗粒由磷质菌藻类包绕,它们可能由富磷的菌藻类周期性死亡后蚀变形成。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了原生藻磷块岩;机械分选和次生淋积作用可使原生藻磷块岩进一步富集。根据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分析植被和气候的关系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最近的全球气候动力学研究已把注意力集中在加深对植被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了解上。然而,在描述和评价植被活动中,测量手段的缺乏限制了生物气候学新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物矿物学”一词是1973年马克·康尼尔提出的,它研究各种生物作用参与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组份的固结生成物,如骨骼、牙齿、软体动物中的耳石和外骨骼、珍珠、尿结石、胆结石、唾液结石等。它的研究对象很多方面与传统矿物学不同,首先是在其结构中总有有机物质存在,这些有机物与矿物部份是完全有规律的。它们的构造主要有放射状、同心环状、柱层状、枝叉状、交错层状等,  相似文献   

13.
第四次国际生物矿化会议于1982年六月在荷兰的 Renesse召开,现由P.Westbroek和E.W.De Jong根据会议论文选出50篇编成这本书,共533页,1983年由D.Reidel出版公司出版。 生物矿物是由生物组织和矿物生长互相影响而形成的,它们属于生命和无生命世界,其成因在科学界已引起很大兴趣,并作为基本主题进行研究。 由生命系统进行重金属的聚集是与生物矿化作用紧密相关的问题。在自然界中,有很多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其结果极大地影响地球上金属循环变化与对重要的金属矿形成的作用。因而这方面就有生态的和地质的重要意义,对于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或者从稀溶液中回收贵重物质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广西西北部毗邻的南盘江地区,广泛地发育着二叠系生物礁。迄今为止,在本区已发现了42个生物礁露头区。在古代生物礁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每个礁体中的造架生物。通过对本区15个礁体的详细研究,这些礁体中的造架生物主要是:串管海绵、纤维海绵、水螅和硬海绵类;次要生物为苔藓虫、管壳石等。在串管海绵亚目中,已发现了塞巴加斯科、瓜达卢佩科、泡腔科、隐腔科和内孢粒腔科的12个属,纤维海绵亚目中有小领针属和盔海绵属。本文中介绍3个新种、2个比较种、3个种、3个未定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地质界一直认为分布在北美—西伯利亚—华北的奥陶纪碳酸盐沉积属于热带沉积。本文根据生物的两极分布和蒸发岩等证据,提出这些碳酸盐岩并非热带,而是温带产物,进而提出一个新的中国和全球奥陶纪生物地理轮廓。一、前言两极同源或两极分布从达尔文时代就引起...  相似文献   

17.
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葵联 《矿床地质》1992,11(1):93-96
生物能在其细胞内积极地富集各种元素,生成活性很大的化合物(如H_2S),这些化合物对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亲铜元素的活动性具有强烈的控制作用。生物有机残余物也多少会受到化学、微生物和成岩作用过程的改造,它们利用其固有的还原性质,酸性和螯合性质同金属发生反应。普遍认为,一些企属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遥感技术和新型传感器的发展,遥感已成为目前区域或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遥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光谱变异假说、生产力假说和种—面积关系理论等;总结了利用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直接监测生物物种及其多样性的进展与局限性;基于遥感反演的不同环境变量进行生物多样性模拟和预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相关模型的发展。最后,总结了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局限,指出增进学科合作、将遥感方法与生态学理论和模型相结合、重视地面验证数据的使用将是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生物礁岩分类方案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吴亚生 《地质论评》1997,43(3):281-289
本文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生物礁岩分类的新方案。生物礁岩首先根据次生组分的有无分为原生礁岩和次生礁岩。次生礁岩根据次生组分来源分为骨源次生礁岩和礁源次生礁岩。次生礁岩的二级分类根据次生组分的含量进行。骨源次生礁岩分为骨屑岩和含骨屑礁(灰)岩、倒骨央和含倒骨礁(灰)岩;礁源次生礁岩分为礁屑岩和含礁屑礁(灰)岩。骨屑岩根据次生组分的粒度分为巨骨砾(屑灰)岩、骨砾(屑灰)岩、细骨砾(屑灰)岩、骨砂(屑灰)岩;  相似文献   

20.
生物地球化学作为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及其产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研究无机质与有机质关系、能量输入与生物能量储存关系、能量释放和地球上主要矿物循环的科学。早在1548年Giordano Bruno提出循环发展的思想后,三十年代苏联学者维尔拉斯基提出了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发展相当缓慢。直到近年来,由于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并在生物成矿论、元素循环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