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些成就为我们建设海洋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2014年4月25日,北京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年主题系列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正式拉开序幕。在启动仪式上,首都大学生国旗仪仗队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向北京市学生赠送了全国首套《中  相似文献   

2.
海洋经济是新一轮大国之间的经济较量,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海洋经济上遥遥领先。通过观察美国、英国等海洋大国发现,沿海国家均有一个统一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保证了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故文章将从"两化"视角来衡量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利用Eviews 8.0软件对2005—2015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两化"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最小二乘法回归。由协整方程可知,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每增长1%,会分别带动海洋经济上涨1.87%和2.96%;再由最小二乘法回归系数的方向性可知: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会促进海洋经济的增长。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我国未来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海洋第二产业,对其未来发展提出3点建议,即基层和高端人才的培养、水产品精加工和生物医药的优先发展以及法律制度软环境的构造。  相似文献   

3.
对于海洋科普工作的认识,教育界和企业界自然会有不同的出发点,但是大家所做事情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想办法让大众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重视海洋。目前,教育界所做的海洋科普(在实际工作中,称其为科普并不太恰当,而应称为海洋教育),重点是把海洋的观念变成一种意识植入孩子们的心中。企业界所从事的海洋科普,其实是在不断地利用自身已有的优势,通过海洋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促成科普事业与企业自身效益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海洋人才对于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海洋教育资源分散,海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使得我国的海洋人才供给难以有效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对于海洋类高校而言,需要进一步明确海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海洋教育资源,创新海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与现实保持密切的互动,加快我国海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江苏海洋防灾减灾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海洋防灾减灾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博物馆应立足自身,以新技术为工具,打造多空间、多方式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传播架构,让公众自觉接受并主动参与海洋防灾减灾教育,努力形成江苏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推进海洋经济建设是实现浙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海洋经济建设必须依托并大力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我们的海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世界》2012,(1):34-37
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提高的基础土壤比较薄弱,海洋意识培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应该是正式的海洋教育,以重点人群(中小学生)为切入点,通过正式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群体对海洋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推进海洋经济建设是实现浙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海洋经济建设必须依托并大力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  相似文献   

9.
海洋空间规划是重要的海洋空间管理工具,建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挪威、美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等世界主要海洋发达国家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发展状况进行概述,结果表明:各国已逐步形成基于各自国情、适应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其中既存在"国家-区域-地方"的层级控制体系,也存在"战略-结构-使用"的内容控制体系,还存在"国家管辖与地方管辖并行"的独立自由型控制体系。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实践以及开展区域海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是我国"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结点上探求深入开展生态红线工作的可能性,文章对比了实施多年的海洋功能区划与历史新阶段提出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和内涵,剖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在法律地位和管控制度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在划分目标、空间管理及划分方法上具有差异性,海洋功能区划以"使用"为主,海洋生态红线以"保护"引领。在此基础上,建议未来海洋生态红线工作的开展可从海洋功能区划借鉴经验,建立完善的管控评估制度,确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优先地位,处理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的关系。同时,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应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提高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限制低承载区的开发利用,保证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和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潮流,符合中国国情、海情的睿智决策。"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我国到2020年实现全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载人潜水器、遥控潜水器、海洋能、遥感、水下成像和海洋仪器是世界海洋勘探、开发的工具,与海洋勘探、开发密切相关的这六个方面,最近取得迅速进展。本报告按高级海洋技术委员会给出的题目编写,每一部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4,(11):74-75
9月29日下午,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海淀区教工委协办的"海洋大讲堂"第二期在北京市海淀区立新学校礼堂开讲。海淀区6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活动。本期"海洋大讲堂"是北京市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年活动之一。今年以来,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北京市教委等单位开展了海洋意识教育年活动,  相似文献   

14.
海洋区域管理的内涵界定及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的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管理的发展趋势,但基于生态的海洋综合管理在实行中面临重重困难."海洋区域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在实践中实行海洋综合管理的必然选择,但实际上理论界关于海洋区域管理的许多论断依然难以让海洋综合管理在实践中实行.海洋区域管理的实施,必须实行区域划分、典型实验和典型成功经验逐步推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海洋经济位理论与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功能海洋经济分系统的占位,定义为海洋经济位。海洋经济位是区分海洋经济系统的相异性的称谓。海洋经济位理论是研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石,是构建海洋经济集成管理思路和理论的前提。在理论与实践上明确海洋经济位的相异性并进一步认清海洋经济三位一体的全息统一性,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16.
海洋自然保护区作为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一种特殊保护和管理手段,对于日益受到开发和污染损害的海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海洋,尤其是海岸区域生态系统是比较脆弱的,为维护海洋生态的健康和生态系生产力能力,需要运用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强化对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富有成效的保护.1990年国务院首次批准建立了包括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在内的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后的几十年里又相继建立了多个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建立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基地;保留了海洋自然条件的天然"本底"和"原始"风貌;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场所,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海洋自然保护区在全球自然和区域海洋自然保护中,在对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在对人类维系、改善生存条件中均已成为一项战略性的措施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2):36-39
记者:2010年辽宁省海洋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十一五"画上了句号.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辽宁省海洋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李汪洋:一是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辽宁海洋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海洋经济主要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008.7亿元.增长16.7%;增加值1611.9亿元,增长19.9%.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14,(6):79-79
正大海是我们地球的母亲,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摇篮,她的美丽会让我们沉醉,你喜欢大海吗?你知道海洋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吗?让我们翻开《我们的海洋》,让这套教材带领我们与海洋来一次亲密的约会,踏上奇妙的蓝色之旅……"海蓝蓝,闪金光,大海大海真宽广。海风吹,掀海浪,大海大海变化忙。中国海,四大洋,大海是个百宝箱。你好,蓝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7,(7):7-7
为迎接世界海洋日,来自欧洲的250多位科学家6月8日共同签署了一份宣言,呼吁将全世界大约1/3的海洋划定为海洋野生物种保护区,以保证食物供应,防止对水下栖息地以及野生物种的继续侵害。这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能力是适应海洋自身特点、支撑国家海洋战略的核心要素,得到美、日等海洋强国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投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成果显著,正处于由"数字海洋"形态向"透明海洋"形态发展的过程中,但仍无法满足海洋强国战略发展需求。文章分析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下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以智慧化为发展目标、分两步走的实施建议,为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