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1990年3月25日活动区AR5988和1990年8月30日活动区AR6233中太阳磁场的分形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活动区中的纵向磁场分布不满足分形布朗曲面;(2)两个活动区中磁场的分形特征十分不同;(3)描述这两个活动区磁场分形特征的四个统计参置随时间演化,本文扼要讨论了这些结果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29日在太阳东边缘(E90;S12,NOAA/USAF6241)爆发了一个龙卷日珥,本文对这个龙卷日珥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分析和光谱诊断,结果表明:(1)龙卷日珥有规则地螺旋运动上升,上升到最大高度后,日珥内物质无规则地纷纷下坠,这种螺旋运动可能是带电粒子漂移运动产生的电场与日珥内冻结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2)龙卷日珥形态快速变化,最后呈规则的环状结构;(3)龙卷日珥的形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体现了局部区域磁场结构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磁场结构模型,对观测结果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陈协珍 《天文学报》1996,37(1):51-59,T001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光谱仪缝前附属Daystar滤光器拍摄的,发生在NOAA5395活动区中的三个耀斑的Hα单色光资料,对比北京天文台怀柔观测站取得的光球磁场资料,研究耀斑产生位置与光球磁场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所研究的50个耀斑亮核中,有38个位于新浮磁流区附近,另有少数亮核出现在磁对消区;(2)耀斑亮核多集中在横场方向交叉,剪切角大的复杂磁区,耀斑后多数区域磁场结构简化;(3)耀斑  相似文献   

4.
刘庆忠  胡福民 《天体物理学报》1996,16(1):77-81,T003
利用紫台赣榆站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拍摄的色球和光球照片,研究了1990年11月6日至13日NOAA6361活动区的磁位形演化和耀斑产生区域,发现该活动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11日和12日两天。还观测到新老活动区的碰撞耦合及耦合界面处小纤维(fibril)的快速变化,这些现象是由于前导黑子之一的p1黑子的连续几天的运动造成的。所有的活动也主要集中在p1黑子的周围。  相似文献   

5.
李碧强  宋慕陶 《天文学报》1996,37(4):437-442
本文利用赣榆站所取得的色球精细结构资料,并采用了前苏联强磁场资料,逐日计算了1990年10月13日至16日复合活动区NOAA6309在色球层的磁拓扑界线,并与色球精细结构资料作了比照,发现:亮谱斑或亮耀斑核均是位于界线上,或紧邻它.这个结果支持“重联是耀斑在释放能量时的主要过程,而重联发生在磁场的拓扑界面上”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活动区NOAA6891中三个X线耀斑前后的向量磁场分析,研究耀斑发生条件与耀斑发生前后横向磁场和磁剪切变化的关系。我们发现与Hagyard的耀斑发生条件不同的是,强的横向磁场和磁剪切不是活动区中耀斑发生的充要条件。我们的结果表明,活动区NOAA6891 1991年30日的耀斑发生在横向磁场和磁剪切剧烈下降后。尽管10月27日的耀斑发生后横向磁场和磁剪切变化很大,但由于有新磁流浮现,造成磁中性  相似文献   

7.
耀斑与磁环拓扑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忠先  王海民 《天文学报》1995,36(2):181-187,T004
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和美国大熊湖太阳天文台的矢量磁图系列,已经允许从观测上证认活动区内的磁环系统,及磁环之间的拓扑界面。本文作者基于1993年4月6日至12日,对NOAA7469连续的矢量磁场观测,首次对一个活动区内的磁环系统和磁环之间的拓扑界面作了观测证认,这些拓扑界面的特征是:1)矢量磁场在界面附近高度剪切;2)在界面两边,有很强的纵场梯度(约0.1高斯/公里);3)在观面两边磁对消,对消  相似文献   

8.
第22周中最强烈的太阳活动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观测资料,选取五个指标:活动区中黑子群面积,X级X射线耀斑指数,10.7cm射电爆发峰值流量,太阳总辐射流量短期大跌落以及质子事件流量,从第22周的3966个活动区中综合评估筛选出AR5395,AR6555和AR6659等13个最强烈的活动区,供太阳物理和日地物理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本文还简要分析了这13个活动区的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相对集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太阳第21周实测到3986个活动区,以黑子面积、X射线耀斑指数、10.7cm射电爆发及质子事件等四项指数,从中综合评估出AR3804、AR4474等16个最强烈活动区。与22周比较,两周都有在时空分布的相对集中性特征。但21周集中在4个时段,不如22周在2个时段集中;21周出现的5个热点,只有南半球在经度85°前后的热点,与22周3个热点之一相似;21周的整体活动水平略低,在X射线和质子事件两方面尤为显著低于22周  相似文献   

10.
AR6659是22周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区,它爆发了22周最强大的高能事件。本文用云南天文台的光球、色球精细结构照片和北京天文台怀柔站的磁场速度场资料,分析了该活动区磁场速度场的二维位形和大耀斑期间的演化特征。本文分析的4个大耀斑均爆发在中性线附近的N极区磁场梯度大的地方及色球速度场的红移区。偏带观测也显示耀斑物质是向红端移动的。耀斑波沿横场传播在离本黑子群几万至十几万公里的地方激起感生耀斑,在原生耀斑与感生耀斑之间往往有耀斑环相连。此外,本文还从演化特征出发分析了耀斑爆发前活动区等离子体的宏观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色球Hα单色光序列照相资料,Hα光谱扫描资料,黑子精细结构照相资料和日面纵向磁场观测资料,分析了1989年1月18日WLF所在活动区NOAA/USAF:5312的磁场结构,黑子结构及该WLF的演化特征,求出了视向速度场,并以理论计算的Hα谱线轮廓作为诊断工具,探讨了该WLF可能的能量传输机制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AR6659是22周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区,它爆发了22周最强大的高能事件。本文用云南天文台的光球、色球精细结构照片和北京天文台怀柔站的磁场速度场资料,分析了该活动区磁场速度场的二维位形和大耀斑期间的演化特征,本文分析的4个大耀斑均爆发在中性线附近的N极区磁场梯度大的地方及色球速度场的红移区,偏带观测也显示耀斑物质是向红端移动的。耀斑波沿横场传播在离本黑子群几万至十几万公里的地方激起感生耀斑,在原  相似文献   

13.
本以线性无力场模式下边界元法(BEM)为基础,根据Carrington1733-1742周的光球磁场观测数据,计算出相应各Carrington周日冕高度(2.5R⊙)全日面的太阳磁场,计算结果同势场模式下的级数解法(即待定系数法)的相应结果对比表明,两种方法都体现了较为一致的大尺度日冕磁场特征,但在数值上存在某些差异;有些Carrington周的磁中性线形状差异较明显;另外,两都没有反映出光球  相似文献   

14.
季海生  宋慕陶 《天文学报》2000,41(3):257-269
用时间缓变的非线性无力场模拟超级活动区(弧岛式大型δ黑子)的磁场位形。这个复杂磁场包含了向量磁场的主要观测特征:正负磁流极端不平衡性(正负磁流之比为1:6),U形磁反变线,局域磁场的二极子、四极子差异性。模拟结果厅用来解释一些观测结果:(1)大耀斑主要产生在U形中性线的磁性混杂区或四极子区(2)U形反变线的准双极性区几乎没有大耀斑很小。(3)活动区内部的大型旋转运动和磁沲运动会导致四极子场磁拓扑分  相似文献   

15.
刘庆忠  胡福民 《天文学报》1995,36(3):294-300,T001
本文分析了NOAA6361活动区中的一些现象,发现该活动区在衰亡阶段经历了两次同极性黑子的复合过程,复合后的黑子本影间均有光桥存在,观测结果倾向于支持Parker1979年提出的黑子多磁流管模型。14日复合后的黑子本影还顺时针方向旋转了约70度角,从半影纤维的同样顺时针旋转可以认为:该黑子的半影磁场并非是普遍认为的简单的本影磁场的发散部分。我们还观测到另外两个比较有趣的现象:①δ黑子中的p极性黑子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太阳活动处于极小期,太阳表面的活动区磁场处于相对不活动状态。但暗条和冕洞等活动形式仍有存在。特别是极区冕洞,其性质仍有许多疑团不被人所知。例如磁场对冕洞的影响。在中低太阳纬度,冕洞出现在大块的磁场单极区。然而在高纬区情况如何呢?冕洞在极区经常存在(极区冕洞),但并不总是存在。我们曾看到美国高山天文台(HAO)于1973观测的一幅日全食照片,其南极有明显的极区冕洞,而北极区存在有纤细而美丽的冕羽。我国1968年和1980年两次日全食所观测的资料只有中内冕(R⊙—1.5R⊙以内),R⊙大于1.5R⊙的外日冕平时还只有在空间才能得到。1997年3月9日日全食是本世纪我国国土上观测日冕的良好机会,但条件限制我们不能携带专门用于日全食观测的大型设备,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普通摄像机拍摄日冕像而再进行图像采集处理的方法,以获得R⊙大于等于2范围的日冕观测方案。另外在日全食观测前后,需要用同一台摄像机在同盘磁带上对黑暗进行拍摄以备暗场处理之用。再用同台摄像机和GG11滤光片在同盘磁带上对均匀天空进行拍摄以作黄光,白光平场背景之用。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在资料处理时,应作相应的绝对定标,大气消光及位移的改正。  相似文献   

17.
对太阳第21周最强烈活动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第21周实测到3986个活动区,以黑了面积、X射线耀斑指数、10.7cm射电爆发及发子事件等四项指数,从中综合评估出AR3804、AR4474等16个最强烈活动区。与22周比较,两周教师阴在时空分布的相对集中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月5日日面上产生的1次1N/M1.0耀斑爆发,射电1.42GHz高时间分辨率观测也同时接收到,在小爆发过程里伴有53个脉冲信号叠加在连续辐射背景上,是很罕见的现象。在AR7646的黑子前导区域,5日有2处新浮的小黑子对,磁场分别成细小磁流管平行和交又状态,是产生爆发的根源;脉冲信号是微耀斑在射电方面的瞬时辐射现象,由耀斑连续产生微能量释放而出现,单个的能量释放为(0.3—3.3)×1010焦耳。在能量释放过程里,非热电子加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桂平  尹钊 《天文学报》1993,34(4):380-388
集中分析了几个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用相同的理论框架,讨论它们内部电流分布的演化特征,以及与活动区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并探讨日珥爆发时的磁能转化机制。结果表明:(i)爆发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分布具有无力性质;(ii)利用Kuperus-Raadu日珥模型可以较好地日珥电流和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iii)日珥等离子体的宏观kink不稳定性可能是日珥磁能转化的主要机制。理  相似文献   

20.
竞赛试卷     
竞赛试卷一、选择题(共16题):①1994年6月~9月飞临太阳极区的宇宙探测器发现了太阳高纬区域,日球磁场的极性是紊乱的,磁场强度几乎不随日面纬度的不同而变化。这个探测器是。(A)太阳峰年使者(SMM);(B)太阳神(Helios);(C)尤利西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